- 相关推荐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在素质教育还没全面实施的现实背景下,很多中学语文老师还是以成绩为导向,在课堂上将原本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拆解成一个个生硬的知识点,让原本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生生将语文课变得让学生厌烦。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本身有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出“语文味”就成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困惑的一个问题。由此,如何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方面。
关键词:教学艺术 导语激趣 情境教学 朗读多样化
在素质教育还没全面实施的现实背景下,很多中学语文老师还是以成绩为导向,在课堂上将原本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拆解成一个个生硬的知识点,让原本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生生将语文课变得让学生厌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接受外界事物的量在单位时间内是有限的。如果同一信息重复刺激人的大脑,信息会一掠而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讲究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导语引入,激发兴趣
导语是一篇文章的序幕,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因此,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事实证明,许多聪明的教师就是抓住了课前导语这一环节,使其课堂“先声夺人”,学生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中,自然受到文章美的熏陶。 例如笔者在讲授冰心的《母亲》《纸船》这两首诗,就课前请学生配乐朗诵《游子吟》。通过一段动情的语言描述:“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在揭示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易于理解冰心的两首诗,巧妙地完成教学重点。
二、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人类的知识不是通过外部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为学习者创造有利于他进行意义建构的条件,提供与其相关的情境,这就是教学情境的浸润性功能。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里产生、发展。综合以上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创造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本所描绘的场景中,让其身临其境,在感受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升华情感、深刻感悟。下面,我将介绍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一) 利用语言,描绘情境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而且要生动、形象。试
想,如果用毫无感情的语言去讲解文章,学生不仅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也不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老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就要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在情境教学中更是如此,情境教学讲究直观手段同语言描述的结合。在情境教学中,老师伴以语言描绘,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就更加鲜明,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通过感官的兴奋,强化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唤起情感,促使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如于漪老师在教《雨中登泰山》时,就设置了这样的语言情境:“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一想到它们,民族的自豪感就会充满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风光。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请作者作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这样饱含深情、描述生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使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泰山的雄伟、壮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感受到站于山顶、俯视群山的傲然于世的雄壮之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其激发学生的潜在情感,让学生无意识中体会文章的深意,培养其积极向上、健康的情感。
(二)结合音乐,渲染情境
不同于文学用文字语言塑造形象、表达作者情感,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利用乐音的运动给人造成听觉刺激,这种刺激形成心理反映,通过类比、联想和暗示,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曲家的情感。因此,音乐可以表达人类微妙的情感变化,利用音乐渲染情境,是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根据文本内容选取与之相适应的乐曲,渲染教学情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播放《春江花月夜》,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动情地朗读课文。那琵琶的弹奏舒缓、清幽,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将优美的文字形象化。又如在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时,教师可以播放《十面埋伏》,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来再现古战场刀光剑影、万马奔腾的激烈战斗场面,进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妨用音乐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选取合适的音乐,用音乐来强化对他们的情感培养,用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进而去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
(三)借助表演,体会情境
铁钦纳于1909年提出“移情”这个概念,它是指人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移情是通过角色承担行为而获得的,是个
体通过把其自身置于他人情境而采纳不同角色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移情者想象自身遇到了与他人相同的情境,这有利于移情者诱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他人产生很强的移情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光靠学生不断朗读还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特别是小说、戏剧这类文章,它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时学生借助于角色表演能较快地融入人物、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深层意义。
三、 多样朗读,由读知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代学者周振甫先生说过:“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气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气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了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可见,读书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朗读就是通过声音、语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本是作者情感表达的物质外壳,通过朗读,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各种感觉的综合利用来代替单一的视觉作用,利用音调的变化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立体化,引发联想,使学生由字得言,由言生意,由意生情,形成主体对象的感应与自我世界的交融,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汉字本就具有表音、表义的功能,通过朗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变得抑扬顿挫、响亮悦耳。因此,朗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情感,还可以培养语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体会作者的意。首先,老师要重视语音、语气、语调的练习,这些因素在情感的表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朱自清的《春》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句话中的“可别恼”在朗读时要加重语气,同时要注意以明快的口气去朗读。雨天本来是会让人的心情变糟,但是作者在文中连用三个比喻将春雨写得温暖、绵长,一层薄烟一改雨的阴冷、凄凉,转而带给我们的是活泼、浪漫、柔和。因此,朗读语气的不同会影响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老师在朗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语调。其次,朗读时要感情充沛,因声传情。作者将情感寄托在文章中,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因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所以为了获得这种体验,就要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情去再现作者描写的境,情动于中,形之于声。例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要让学生感受游子在深秋一人独自漂泊在异乡、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凉愁楚之情,就需要师生反复品读,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瘦马“等意象的分析,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凉之情。学生以情朗读,再现游子身骑瘦马,徘徊古道的秋郊西照图,立体的画面
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最后,教师要重视语感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看,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它是在瞬间调动起头脑中所有的知识结构,跳过中间环节,直接从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涵的高级认知形式,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语感实际上是通透言语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内心情感和思维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范读、领读、分角色读、自读等方式,鼓励学生课外多读美文,在读中培养语感。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相关文章: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07-04
浅析课堂教学活动07-03
浅析生物课堂教学设计07-04
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浅析论文07-02
浅析艺术课堂兴趣导航07-03
课堂教学的点拨艺术07-04
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07-03
浅析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07-03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浅析的论文07-03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