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

时间:2022-07-04 02:21:21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

  本来想好的一个题目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后来寻思,这是一个很庞杂的题目,我的接触面和知识面太小,难以概括全面,所以只好说说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一个表现方面,即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

  传统文化向来就很有感召力,即使当今的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也没有真心的兴趣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文化一加上传统两个字还是比较有威慑力的。譬如,遇见一个小孩子,也许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威逼下,也许真是自己感兴趣的去当众背诵类似于《论语》啊《三字经》啊《弟子规》啊的东西(我有幸在新华书店见识过),还是比较稀罕的吧。再譬如,见到一位老翁,身着唐装,鹤发童颜,大笔一挥,文人画也好,瘦金体也罢,最后再来盖个大章,落个小款,再多赘一笔,上书:“时年九十有五”,先不管作品如何,只看这气势,也煞是令人钦佩不已。上面两个例子,从年龄上来说比较极端,似乎传统文化只在孩子和老人身上才能体现出威慑力,其实不是的。就拿当代的学生来看,有名词曰“艺术生”者,就是很好的解释。何以见得?你看现在有点钱的家长,从小就要孩子去学这学那,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比如书法了,国画了,古筝了,在我看来家长也并非一心想让孩子成为所谓的艺术家,(也许是因为一般真正的艺术家都很穷的缘故吧)不过是想让孩子多点兴趣,可惜的是兴趣并非是金钱能培养出来的。至于培养出的威慑力就在于,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在面对群牛的场合下的那么一显摆罢了。不过学校之艺术生,也并非全指传统文化,有的学生也去学西洋画,不过目的和学习传统文化还是相同的,不是为了考试多追加几分,便是利用艺术去谋求证书或是利用艺术去寻条出路,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本来艺术就是哑巴东西,利用利用似乎无伤大雅的吧?

  传统文化在当代比较有威慑力,也就是说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有敬畏心,这个结果似乎很让某些人士欣喜,但是,有敬畏心不一定就真心喜欢,譬如中国人对之于鬼神就是有敬畏心,敬神而畏鬼,但是谁也不会去喜欢他们,即使是神,也没人去真心喜欢他的吧?传统文化大抵亦是如此,当然爱好者们除外。

  其实,任何以威慑力而获取支持群众或参与者的东西,都不太可能长久,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意义,我所想的是我们不需要传统文化的威慑力,而需要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贴近生活的艺术与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与文化!这不能怪传统文化本身如何,而在于群众以及参与者对于这种文化的态度如何,而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却是利用以及敬畏,我认为这是任意妄为,其本质在于心态上就不正确,而把传统文化继承和普及的比较好的日本、韩国,其国民素质的高低似乎大家都很清楚吧。

  我们需要亲和力的传统文化,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孔夫子的画像,不需要强制孩子去背诵古文经典,不需要利用艺术与文化去谋求证书和商业价值。

《浅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浅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相关文章:

浅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德育教育07-01

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论文07-04

浅谈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影响论文07-04

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07-03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07-05

对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07-05

浅论诗歌教学07-05

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论文07-03

浅论企业税的收理财07-02

论当代的HR07-13

文章
代写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浅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

  本来想好的一个题目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后来寻思,这是一个很庞杂的题目,我的接触面和知识面太小,难以概括全面,所以只好说说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一个表现方面,即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威慑力。

  传统文化向来就很有感召力,即使当今的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也没有真心的兴趣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文化一加上传统两个字还是比较有威慑力的。譬如,遇见一个小孩子,也许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威逼下,也许真是自己感兴趣的去当众背诵类似于《论语》啊《三字经》啊《弟子规》啊的东西(我有幸在新华书店见识过),还是比较稀罕的吧。再譬如,见到一位老翁,身着唐装,鹤发童颜,大笔一挥,文人画也好,瘦金体也罢,最后再来盖个大章,落个小款,再多赘一笔,上书:“时年九十有五”,先不管作品如何,只看这气势,也煞是令人钦佩不已。上面两个例子,从年龄上来说比较极端,似乎传统文化只在孩子和老人身上才能体现出威慑力,其实不是的。就拿当代的学生来看,有名词曰“艺术生”者,就是很好的解释。何以见得?你看现在有点钱的家长,从小就要孩子去学这学那,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比如书法了,国画了,古筝了,在我看来家长也并非一心想让孩子成为所谓的艺术家,(也许是因为一般真正的艺术家都很穷的缘故吧)不过是想让孩子多点兴趣,可惜的是兴趣并非是金钱能培养出来的。至于培养出的威慑力就在于,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在面对群牛的场合下的那么一显摆罢了。不过学校之艺术生,也并非全指传统文化,有的学生也去学西洋画,不过目的和学习传统文化还是相同的,不是为了考试多追加几分,便是利用艺术去谋求证书或是利用艺术去寻条出路,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本来艺术就是哑巴东西,利用利用似乎无伤大雅的吧?

  传统文化在当代比较有威慑力,也就是说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有敬畏心,这个结果似乎很让某些人士欣喜,但是,有敬畏心不一定就真心喜欢,譬如中国人对之于鬼神就是有敬畏心,敬神而畏鬼,但是谁也不会去喜欢他们,即使是神,也没人去真心喜欢他的吧?传统文化大抵亦是如此,当然爱好者们除外。

  其实,任何以威慑力而获取支持群众或参与者的东西,都不太可能长久,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意义,我所想的是我们不需要传统文化的威慑力,而需要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贴近生活的艺术与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与文化!这不能怪传统文化本身如何,而在于群众以及参与者对于这种文化的态度如何,而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却是利用以及敬畏,我认为这是任意妄为,其本质在于心态上就不正确,而把传统文化继承和普及的比较好的日本、韩国,其国民素质的高低似乎大家都很清楚吧。

  我们需要亲和力的传统文化,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孔夫子的画像,不需要强制孩子去背诵古文经典,不需要利用艺术与文化去谋求证书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