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这几个成语的典故你知道吗
投梭折齿
典出《晋书·谢琨传》。
西晋时,有个名士叫谢琨,字幼与,他少年时就很有名气,学识高远,对《老子》、《周易》尤为爱好。他平时不修威仪,善于鼓琴,歌唱得很好,被当时人认为是个奇才。
谢琨曾在左将军王敦手下担任长史之职,因有功,封为咸亭侯。
谢琨年轻时,任性放达,邻居高氏有美女,他利用一切机会唱情歌去挑逗。一次,高氏女正在织布,谢琨又去挑逗她,引得高氏女恼怒不已,拿织布的梭子打他,结果把他的两枚牙齿打掉了。
这件事在当时士人间传为笑话,人们取笑谢琨说:“任达不已,幼与折齿。”(轻佻没个完,被人打落牙齿。)谢琨听说后,傲然长啸说:“少了两颗牙,有什么了不起?我照样能长啸高歌!”
后来,“投梭折齿”这一典故,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事。
麻姑献寿
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莱州市),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有关麻姑的传说有二:①《古小说钩沈》辑《列异传》:“神仙麻姑降东阳蔡经家,手爪长四寸。经意曰:‘此女子实好佳手,愿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见经顿地,两目流血”。《述异记》卷上云:“济阳山麻姑登仙处,俗说山上千年金鸡鸣,玉犬吠”。此当为异闻。
②清褚人获《坚瓠秘集》卷三引,一统志:麻姑,麻秋之女也。秋为人猛悍,筑城严酷,督责工人,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鸡鸣,群鸡相效而啼,众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后,欲挞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按麻秋,五代后赵胡人,仕石虎为征东将军,其女当为另一麻姑。民间传说中的麻姑故事是源于第二种而有所引申变化,谓麻姑逃入山中后,其父大怒,放火烧山欲置麻姑于死地。正巧王母路经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将火熄灭。王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对麻姑爱民之心大加赞赏,收下麻姑作为弟子并带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炼,这座山就是南城县西边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就用此泉之水酿造灵芝酒。十三年酒乃成,麻姑也修道成仙,正好王母寿辰,麻姑就带着灵芝酒前往瑶台为王母祝寿。王母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麻姑献寿》图就源于此典,常用于祈福祝寿之用。
耿恭祷泉
典出《东汉观记·耿恭》。
耿恭是东汉开国功臣耿弇的孙子。他父亲早死,由伯父耿国抚养长大。他从小勤奋好学,有志报国,为人慷慨,文武双全,有将帅之才。
永平十七年冬,耿恭被朝廷任命为校尉,驻守西域金蒲城。他英勇善战,和关宠、耿秉等将领一起征服了车师、乌孙等国。北匈奴单于发兵两万攻击金蒲城,耿恭据守金蒲。耿恭先以药箭震慑,使敌军无斗志,然后开城反击,将其击溃。
耿恭知道北匈奴单于不甘兵败,必将重整兵马,复攻金蒲。金蒲城小,水源不足,不易坚守,而离金蒲不远的疏勒城旁有条河道,水源没有问题,便率军进驻疏勒城。
两个月后,北匈奴单于果然又率军前来。耿恭趁匈奴兵立足未稳,开城突袭,把匈奴骑兵杀得四散奔逃。
耿恭收兵回城后,北匈奴单于见城旁有河通往城内,知道城内用水皆赖此河道,下令将河道阻塞,不让河水流进城中,想用断水之法把汉军将士活活渴死。
河道阻塞后,疏勒城中果然断水。耿恭命令士兵在城中打井,可是深挖十五丈,却不见出水。当时正值夏季,将士们口渴难熬,只得把马粪中的水榨取出来解渴。
耿恭见情况非常严重,便鼓励士兵们说:“我听说汉武帝时有个将军,在行军途中没有水喝,便以飞剑刺山,山上顿时涌出一道飞泉。我们大汉向有神灵保佑,井中怎么会打不出水呢?”
于是,他十分恭敬地跪在井边,为将士们祷告一番,希求神灵保佑,然后亲自和士兵们一起挖井。将士们十分感动,都尽全力挖井。挖到二十多丈,井水终于喷涌而出,将士们兴高采烈,高呼万岁!
这时,北匈奴单于以为疏勒域中断水数天,必定干渴得兵无斗志,正准备攻城。耿恭知道匈奴兵只要知道城中有水,便不敢贸然攻城,便让士兵拿水拌了泥,在城墙高处涂抹一层,给匈奴兵以心理威慑。
果然,北匈奴单于及手下的士兵见了,大惊说:“城中水源堵塞了,汉军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他们一定有神灵保佑,我们是无法战胜他们的。”
于是,北匈奴单于立即下令退兵,撤围而去。
后来,“耿恭祷泉”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上级关心下级疾苦,和下级同甘共苦;也形容将士不怕艰辛,坚守疆土。
齐王舍牛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等国,一度曾经担任齐宣王的客卿。有一次,齐宣王要孟子跟自己谈谈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历史。孟子一向主张“民贵君轻”,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便推说自己不太清楚。如果要谈,他可以谈谈王道的事。齐宣王听了,便问:
“那么你说说看,一个国君要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我认为,一个国君,只要他能安抚人民,保护人民,那么他就可以称王天下。”
“那么,像我是不是可以做到这一点呢?”齐宣王问。
“可以。”孟子点点头说。
齐宣王听了,又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我是从大王的近臣和我说起过的一件事上推测的,我感到大王很有仁爱之心。”孟子说。
“什么事?”齐宣王又问。
孟子讲了以前的一件事:
有一天,齐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一个差役牵着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喂!你把牛牵到哪儿去?”
差役回答道:“牵去杀了,用它的血涂在祭祀用的钟上,用它的肉作为祭礼。”
大王看到那头牛似乎在发抖,很怜悯它,说:
“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恐惧颤抖的可怜样子,就好像一个没有罪过的人,被无辜地押上刑场一样。”
差役听了,问:“好吧!我放了它!那么是不是不要再用牲畜的血涂在祭祀的钟上了呢?祭礼要不要举行了呢?”
大王说:“祭礼怎么能废除呢?用只羊来换下这头牛吧!”
孟子说完了这件事,最后说:“大王,你连杀一头牛都不忍心,那么对老百姓一定是很仁爱的了。有了这种仁心,你一定可以称王天下的!”
齐王虽然认为孟子讲得很有道理,但他并没有采纳孟子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过了不久,孟子也便离开了齐国,到别国去游说了。
后来,“齐王舍牛”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帝王对臣民的恻隐之情。
吕安题凤
典出《世说新语.简傲》。
三国时,魏国有位隐士名叫吕安,他和当时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好朋友,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每逢相思之时,即使是远隔千里,也会不管路途遥远,前去拜访。
当时,司马氏掌握着魏国的军政大权,与司马氏有着亲戚关系的山涛(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字巨源,因不满司马昭和曹爽争权,隐入山林。山涛与嵇康也十分相好。但司马昭死后,司马师执政时,山涛应司马师之召,出任了吏部尚书。他希望嵇康也能出来和他一起做官,便找到吕安,要吕安去把嵇康找到京城来。吕安不齿山涛这样的名士出仕做官,拂袖而去。
吕安来到嵇康家中,想把山涛召他出仕的事告诉他,不料嵇康正巧出游未归,只遇到嵇康的弟弟嵇喜。这嵇喜是个很庸俗的人,一心想攀龙附凤,能够踏上仕途。他听说吕安从京都山涛那儿来,开门迎客,喜形于色地说:
“你从京城来,一定是山涛请我哥哥去做官吧!如果我哥哥做了大宫,我以后也可以为朝廷出力了!”
吕安没想到嵇康的弟弟竟是这样一个人,心中十分反感,连门也不愿进,说:
“你哥哥不在家,我就不进府了。请借我笔墨,让我题个字,你哥哥回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嵇喜听了,连忙命人取来笔墨。吕安接过,在大门上题了一个大大的“鳳”(简写为凤)字,便与嵇喜告别,扬长而去。
嵇喜看着“鳳”字,以为吕安夸赞自己是只凤凰,满心欢喜。过了一些日子,嵇康出游回来,看到大门上的“鳳”字,问嵇喜是怎么回事。嵇喜说了当时的情形,嵇康听了,对嵇喜说:
“你理解错了!‘鳳’字拆开来是‘凡鸟'两个字,吕安说你是只凡鸟,却又含蓄不露,真难为他了!”
嵇喜听了,这才知道自己受了讽刺还作补药吃,不由羞惭满面。嵇康说:
“山涛做了官,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我要和他绝交!”
于是,嵇康挥笔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喜见了,不由更如羞惭。
后来,“吕安题凤”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对庸才的讽刺;用“凡鸟”来比喻庸才。
苏仙橘井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
西汉文帝时,有个号称苏仙公(名苏耽)的人得道成仙,升天而去。临行前,他跪着对母亲说:“我已成仙,即将离去,不能在您膝前尽孝心了。”
母亲对他说:“你走了之后,我怎么活下去呢?”
苏仙公回答说:“明年天下将流行瘟疫。庭院中的井水以及屋檐边的橘树,是你生活的依靠。一升井水,一片橘叶,可以救活一个人。”
次年,果然瘟疫肆虐,远近的人都闻讯前来求治,其母以井水和橘叶疗治,无不见效。
后来,“苏仙橘井”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医术高明。
【这几个成语的典故你知道吗】相关文章:
来自典故的成语07-04
历史典故的成语07-04
魂飞魄散成语典故10-25
成语历史典故06-29
勤奋读书的成语典故04-29
典故故事成语大全07-03
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10-20
包含历史典故的成语03-11
宜家停水了~你知道吗?07-10
木兰诗中的成语有几个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