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设计

时间:2023-06-22 09:53:59 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的设计模板(通用28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教学设计的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的设计模板(通用28篇)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

  1、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3、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3)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4)小结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

  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5、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平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四、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五、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3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是一节“设计 应用”领域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通过欣赏,认识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并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

  2、情感性目标: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3、能力性目标:认识提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袋的造型设计,启发学生在基本结构基础上对形状、提手处加以变化。

  难点:款式新颖有创意,提袋的结构,一般为四个面与袋底,梯形或其他形状需计算精确才能做出来。

  四、教学用具

  (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双面胶、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 (教师)教学课件、包装纸、旧挂历纸、剪刀、双面胶、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整理用具、准备上课

  集中注意力

  引入新课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 (出示提袋范例) 师: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提袋? 师:提袋有哪些种类?

  学生回答。 生:购物、送礼、广告…… 生:布艺手提袋、塑料手提袋、纸类手提袋……

  2、师总结:提袋在生活中不但应用广泛,本身还是一件艺术品。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提袋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猜猜这个提袋是装什么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欣赏提袋的图片,了解提袋的外观设计。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的发展史,通过欣赏各民族和传统戏曲服饰、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发挥想象,用染纸的方式设计、制作服饰。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各类服饰,运用染纸等方法,选择喜欢的材料设计出服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民族服饰的不同美感,提高爱国热情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染纸的方式设计服饰。

  难点:纸张等材料的选择以及纸张的染色效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教师出示有关服装设计大赛的服装秀,让学生欣赏,请同学们根据视频中的内容说说视频中服装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我设计的服饰。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感知不同时期的服饰

  1.感知各样服饰

  ①利用课件出示服饰图片,并讲授: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灿烂的服装史!服装使人和动物有了区别。服装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服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一开始的'简单,变得越来越有特点,例如,更贴合体型、更具装饰性、材质有所改变、样式更加丰富。

  2.展现不同服饰

  出示任务:选几位同学上台来试穿老师带来的几件有特色的衣服,并进行展示。

  (二)欣赏、讨论服装设计师以及学生的作品。

  1.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①这四组作品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一组作品特点是衣服有长长的摆,衣服用到了生活中的扇子、青花瓷的纹饰。第二件衣服的特点从肩部到裙尾的设计都用了生活中花卉的样子,整套服饰都是白色。第三件服饰从头到尾用到各种彩色进行装饰。第四组优秀学生作品特点是用了很多环保材料,而这些材料包括一次性杯子、塑料袋、布条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②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材料,还有什么可以材料可以做服装?

  各种材质的纸张、线、斗笠、纸盒等。

  ③这四组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第一组给人优雅的感觉,第二组给人活泼,第三组给人调皮的感觉,第四组给人感觉很环保。

  2.欣赏染纸服装作品

  ①课件展示师生合作作品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作品用了哪些材料和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用到了纸张(宣纸、皮纸、毛边纸、餐巾纸都可以作为染纸的材料)。给人感觉很别致、有特色。颜色搭配丰富绚丽。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选择是单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测物体的质量。

  课前准备:

  1、两袋食盐,一些红豆

  2、一台盘称、一个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苹果和乒乓球),请你告诉老师,谁重谁轻?请同学们一手举起数学书,一手举起一支笔,掂一掂有什么感觉?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在生活中,称物体质量的'时候都用哪些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1克和1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估测物体的质量。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标杆题:课本86页内容学习要求:

  1、掂一掂:两粒红豆的重量,猜一猜它有多种?

  2、用秤称一称两粒红豆的实际质量。

  3、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4、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他的质量,在掂一掂。

  5、掂一掂:一袋500克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算一算如果两袋这样的食盐有多重?

  6、称一称,两袋这样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

  7、说一说:通过计算和称你发现了什么?

  8、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重1千克的。反思

  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类比训练课本89页第4题反思说说你是怎样估测出物体质量的?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个鸡蛋重约50

  (2)妈妈的体重约50

  (3)一个乒乓球约重3

  (4)一袋方便面重110

  2、下面是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请你找一找信中存在的问题。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五、反思小结

  说一说在本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本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1000克=1千克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0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各式各样的杯子为载体,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的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的各式杯子,丰富视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创新意识,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围绕杯子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杯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PPT出示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

  2、揭晓谜底,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激发创作能力。

  (一)、初步了解杯子的材料及功能。

  1、PPT出示古代的杯子。

  酒器、水器

  材质:青铜、玉、陶土

  2、实物出示现代的杯子。

  保温、旅行杯、量杯、日用杯、一次性杯等

  材质:玻璃、塑料、钢化、陶瓷、金属、纸、木、竹子等

  (二)、观察分析结构

  1、分发实物杯子给小组进行观察。

  2、小组合作探究杯说说结构。

  3、杯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欣赏有趣的杯子

  1、新颖独特的杯子。

  2、特殊功能的杯子。

  3、小朋友的设计图

  三、课堂艺术实践

  1、要求:标出物品的尺寸、物品名、及简单的功能介绍。

  2、音乐融入课堂增加学生创作愉悦性。

  四、展评学生作品

  1、自评,根据老师提供的短句,阐述自己的作品。

  我设计的杯子叫(),它是用()制作的,它主要用于()。

  2、互评

  3、师评。

  五、拓展延伸并小结

  欣赏趣味生活图片,感受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不难了解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形式、内容,学习制作参观券的基本设计要素,尝试独立设计、制作一张有主题、有创意的参观券。

  教学难点:

  设计中的图文结合;主题的突出。

  教具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课件。

  学具准备: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稳定秩序。

  二、导入新课:

  1、谈诗导入:

  (1)听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猜一猜诗中描述的地方——寒山寺。(生答)

  (3)提出想到寒山寺游览一番,问:需要怎样的凭证才能进入寒山寺呢?

  答:凭参观券。(俗称:门票)

  2、定义解释:

  师出示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3、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设计参观券。(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二)传授新知。

  1、设计主题的确立。

  (1)欣赏引导:要设计一张精美的参观券,首先要确立参观券的主题。

  (欣赏示例图片:各种各样的参观券)

  (2)那么,你想设计什么主题的参观券呢?

  (学生思考、回答设计参观券的`主题)

  a、通过已有的剪贴画思考主题。

  b、通过绘画直接表现好的主题。

  (3)给表达完整的学生以鼓励。(板书:确立主题)

  2、设计内容的分析。

  (1)想一想:我们通过哪些手段来表现和设计参观券呢?参观券中一般要表现出哪些内容呢?(学生思考、回答)

  (2)肯定学生回答,总结分析。

  a、参观券的设计主要包括图和文。(板书:图文结合)

  b、图——1内容:参观的内容或景点。

  2形式:摄影;绘画——具有纪念意义。(课件展示范例)

  c、文——1内容:名称、地点、时间、副券、票价等。

  2形式:各种美术字——醒目、整齐、美观。(课件展示各种美术字)

  3、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请学生看一看示例图片,找出设计图的问题,并说明理由(范画1)。

  (2)教师示范作业步骤并小结注意事项(范画2):

  a、作业步骤:

  1选材构图:将纸裁剪成合适的方形,预留副券的位置,构图、文初稿。

  2勾画主题: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表现主题,勾勒主题文字。

  3调整润色:将参观券的票面内容补充完整,适当修饰完成。

  b、注意事项:

  1券面比例分主次。

  2图文设计需统一。

  3文字注释要正确。

  (三)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为自己喜欢的主题,设计一张参观券。

  2、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总结延伸。

  1、欣赏课件中其他同学设计的参观券。

  2、展示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比较并提出鼓励。

  3、延伸:欣赏几张中外参观券精品,感受参观券的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8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手机全面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竞答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建构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创新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2)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苏教版)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能初步形成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教学策略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强化理解——能力展现——总结提升”。本节安排2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构建,第2课时通过竞答,强化理解,并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教学资源准备:

  手机的图片和阅读资料;

  多媒体;

  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题,并复印若干份;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1、 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小组调查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我们以手机作为代表进行学习……

  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某手机开发单位,已经开发了很多产品(老师展示手机图片),现在准备开发设计一款新型手机,在设计开始前准备做一次用户调查。把学生分为几个“用户群体”( 年轻男性用户,年轻女性用户,工薪阶层,高收入用户等),请几位学生作为设计单位的调查人员分别向这些用户群作调查。

  2、小组调查汇总,合作探究

  调查之后,他们作归纳介绍,最后由老师(设计主管),总结新型手机的设计要求(原则)。

  ① 小组调查,一起探究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手机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请小组长将汇总的调查情况写道黑板上。

  附一个班课堂实录小组调查情况:

  年轻女性:漂亮、好看、使用、体积小、能上网、辐射小

  年轻男性:个性、金属外壳、带p4、上网、结实、外壳有金属质感

  工薪阶层:经济实用,能打电话就行

  高收入用户:功能多、样式美观、显得高贵有派头

  让我们换位思考:假设我们都是手机的设计者,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让我们设计的手机受消费者欢迎呢?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现在我们将黑板上的各项需求总结一下:

  板书)美观原则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美观原则的多元性。

  板书)实用原则

  手机的各种功能满足了人人们的各种需求。举例。

  板书)经济原则

  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谁都喜欢物美价廉

  板书)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问:它们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是外观?是造型?

  请两位同学指出他们喜欢的手机。告诉他们若你的手机是水货,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五道德原则

  需求中的外壳,有金属的,有彩色塑料的,手机废弃后好不好处理呢?除了这些原则外,设计还有哪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呢?原则与原则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先看一下书。

  ②教师讲授

  老师利用多媒体和大屏幕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对学生设计中没有或难以体现的原则进行补充,对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总结和引伸。

  第2课时:

  3、抢答练习,强化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

  过程:

  ①学生按提前分号的小组就坐;

  ②分发知识竞赛题,小组长在领到题目后,不能拆开;

  ③教师发开始口令,在10分钟内,小组内合作答题,可以讨论;

  ④知识抢答,教师发出“第几题,1,2,3开始”,小组长们举手抢答,组员准备答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10分;

  ⑤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

  4、学生评价产品

  ① 阅读材料“MOTO手机当种子 竟能长出向日葵[图]”,加以评价。

  (强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

  ② 阅读材料,加以评价:

  在青岛啤酒厂包装车间的屋顶上的五彩旋转球就是无动力风机,它不使用电不使用煤,完全是无能耗的。“包装车间,它长年的温度是在35度到40度之间,它跟室外的温度形成的温度差保证了空气的对流,产生了这个动力,这种无动力风机既不消耗能源,又提供了散热的可能性,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既省电又省煤,什么都不用,就用一个热交换。

  (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设计的一般原则为标准,对上节课各组设计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予以评价,将知识内化为初步评价产品的能力。请一至二个学生做代表扮演成设计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

  5、 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月饼的各种包装”,写出一个评价小报告。

  6、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讨论达成的共识;

  强调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这样不仅理解了知识,内化了能力,而且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

  2、本节课以手机为例,学生非常熟悉,感兴趣,所以调查起来比较轻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和实事作为“话题”展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验中对设计的一般原则产生共鸣,容易将知识内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律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3、抢答练习部分,一开始设计的是学生见到题目就开始抢答,结果有个别学生光等着别人抢答,未积极动脑。上过一节课后,改为现在这种先发题目到小组,小组成员合作,10分钟后抢答的形式。

  4、设计本节内容时,我参考了好几个教案,但这些教案都设计了1个课时,我认为1课时只能实现知识的构建,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上课,感觉设计为这样的2课时效果最好。

  附:小组竞赛题目

  请问下列题分别体现什么原则?

  1、海尔显示器事业部推出“润眼显示器”,一推出市场均引起不小的轰动,除了画面显示相当清晰明亮之外,最主要是因为海尔润眼显示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润眼技术,长时间使用眼睛也不干不痛不流泪,对眼睛进行更细致体贴的呵护。(创新性原则)

  2、成都日报报道,明明没有借钱,可手机里却有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短信;在茶楼里喝茶聊天,可电话那端听见的'却是开会时的掌声和讲话声,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日前,一种帮助手机“撒谎”的软件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对此,专家认为,这种“撒谎软件”的盛行,对社会诚信是一个挑战。(道德原则)

  3、 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 (经济性原则)

  4、 汽车设计技术中,其螺丝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标准件,大大方便了维修保养,设计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国生产使用 。(技术规范原则)

  5、 计算机的操作,早期要输入许多程序,既不方便又费时,现在只要用鼠标点一下显示器上相应栏目就可以了,操作人员感到快捷、方便,人机之间建立了协调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用原则)

  6、产品的外观、款式、颜色符合顾客的审美要求,顾客就会被这种产品所吸引。瑞士SWATCH手表的成功更多地应归功于其对顾客审美需求的准确把握。(美观原则)

  7、 设计一个产品或项目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并同时设计排污净化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8、 广告宣传的信息必须全面,并且尽量同时顾全广告主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对消费者在购买并使用广告宣传产品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警告。(道德原则)

  9、空调器是一种需要消耗电能的产品,在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下能耗越低给顾客带来的节约就越大;(经济性原则)

  10、农业机械具有适合平原或山区使用的性能、特点等,深受山区及平原的居民喜爱。( 实用原则)

  11、为了展现甜美女孩般纯净、静谧的质感,资生堂、IPSA、高丝、佳丽宝等品牌,不约而同都大玩“局部整型”的彩妆调和美概念。透过蓝、黄、红等三色光影折射变化原理,以含光透膜感、四次原粉体、多种保养成分等,科技彩妆新品与技法,展现自然冰肌、浓眉、大眼、小颜、丰唇、红颊等妆感。(美观原则)

  12、(中新社兰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二十二日下午,黄河兰州段有一市政排水管排放了红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红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废水在下游五十米处汇入黄河主流。据介绍,红色污水排放约三个小时。

  经调查,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当日因锅炉补水水箱内拉筋断裂,在进行焊接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冲洗,残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剂,冲洗废水经地沟排入小区化粪池,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请你们思考以下案例,除了书上的七种原则以外,设计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A研究所接受某空调机生产厂的委托,研究一种可变频空调的电机控制模板,当时规定6个月内交货,每块价格不超过200元,该研究所在8个月后才完成任务,该控制模板各功能指标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块价格190元,但该空调厂家不能接受该项目研究成果,因为当时,已有另一研究所同时研究出功能相同的控制模板,每块价格为160元。

  (时效性原则: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截止日期完成设计,要避免使用产品制造出来后成为过时的东西,在设计开始时其拟定的功能指标可能是先进的,但在设计结束时可能已是过时的了。)

  A市电热水器生产厂发明了一项高温预热式电热水器,在室内气温太低时,启用时可以先喷出高温水蒸气(达150℃)将浴室内温度提高,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如20℃)后则停止喷射高温水蒸气,自动转入正常供热水洗澡状态。该产品开始很受北方寒冷地区用户的欢迎,但由于外壳受潮后会带220V交流电,而且喷出高温水蒸气的控制技术不够可靠,在洗澡时,间或喷出高温水蒸气,造成伤人事故,后来被破停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积累对克与千克的感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些硬币,盐,绳子等实物。

  2、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看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眼睛最明亮,你们觉得现在我们教室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

  教室里最重的是老师,老师的体重是100斤,最轻的是XXx,她的体重的XXx斤,而100斤,XXx斤,这些表示物体有多重的量都叫做质量,而我们说的斤,公斤,千克等都是质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通用质量单位

  克与千克、(板书:克与千克)

  二、探究新知。

  活动

  一、认识新朋友克

  小朋友们,请你拿出纸盒子里的2分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重呢?那么小朋友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到称量的工具,秤。

  1、初步认识各重秤

  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量,秤的种类有很多,(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在市场上面称量大袋的粮食用的磅秤,有实验室用的天平,有超市里经常使用的电子秤,还有水果店经常使用的盘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物体的轻重程度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秤,我们现在要测量的是2分硬币的质量,我们就需要用到电子秤。

  2、初步认识1g我们一起来称量一下吧,,那么这个2分的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再次用手掂一掂,说一说,你认为质量大约为1克是什么感觉呢?1克是很轻很轻的,我们用一只手就能很轻松的掂起来,我们在计量较轻的物体时,用的计量单位是克,又叫g(板书:计量较轻的物体——克、g)

  3、几粒黄豆大约重1克

  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小小的黄豆,大家拿出一颗黄豆,用手掂一掂,说说,它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掂的时候我看见有很聪明的宝贝,他一手拿黄豆,一手拿着硬币,一起掂,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宝贝啊,那么,你得出你的结论了吗?

  对了,黄豆比1克轻,那么,你知道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g吗?动动小手,掂一掂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那么刚才小朋友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用天平进行验证)原来6粒黄豆大约重1g。那么5粒对不对呢?也对,6粒小一点的黄豆和5粒大一点的黄豆

  4、猜猜我是谁

  老师昨天晚上在给大家准备学具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就不知道我称量好的物体谁是谁呢?你能帮帮我吗?

  (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一起掂一掂,猜一猜,请组长说一说纸巾12g、1元硬币6g、盐500g、细绳比1g轻

  生活中也有很多是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小朋友们昨天回去找到了那些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展示课前题单)

  活动

  二、认识新朋友千克、kg

  1、认识1kg一包盐是500克,那两包盐呢?500+500=1000g,那到底是不是1000克呢?我们就需要用到另一个称量的工具了,盘秤

  简单认识一下盘秤,盘秤的单位是千克,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我们来称量一下两包盐,指针指向1,即为1kg。

  思考:为什么计算出的答案是1000克,而称量出来的答案是1kg,因为1000g=1kg,刚才我们学习了1枚两分的硬币大约为1g,1000枚2分硬币呢?那么2kg的质量大约会有多少枚硬币呢?1kg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请小组长拿出两包盐,放在袋子里,左手掂硬币,右手掂两包盐,小组内轮流掂一掂,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重的感觉,1kg用一只手掂一下就有一点困难了,说明计量较重的物体用的单位是千克,kg(板书:计量较重的物体用千克、kg)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吧,小组一起合作,用手掂一掂,1kg大约有几本数学书。

  小组长汇报,教师盘秤验证,大约4本书。

  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生活里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千克来做单位?老师也找到了一件质量为千克的物体,一起来看看吧。洗衣液净含量5kg,苹果净含量25kg。

  这瓶洗衣液的上面写着呢,净含量2kg,那么这个净含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秤一秤,咦?怎么会比2kg多那么多呢?净含量就是指这瓶洗衣液不包括瓶子的质量是2kg,包含了瓶子就会比2kg多。

  (展示课件)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吧,看看谁最棒。学生独立完成,展示题单,集体订正。

  三、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四、拓展

  刚才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了体重,其实我们8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如下:只有在标准体重内,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健康,长的更高,更强壮,小朋友们,回家后去秤一秤,自己的体重吧,看看你是多少kg?看看你达标了没有?最后啊,老师还有四句口诀来送给大家,我们一起读一读(展示课件)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下课!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0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由于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仅靠观察使不够的,因此,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而言,要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还是有一些挑战性的。

  三、我的.思考

  学生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了解能有多少?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六、教学资源

  天平秤、两个球、绿豆、铅笔、鸡蛋、苹果、盐、2分硬币盐(每组2袋)、2分硬币(每组1枚)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扩大经验范围,了解这些用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在欣赏、对话、交流中,让学生由最初对设计的表象描述,自主进入到与设计内在表现语言的对话,在探究中懂得设计艺术需要创意,而创意的形成需要想象。

  2、教师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出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内涵。这种情境的创设、情感性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教学的创造目标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等。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冷暖色、对比、协调等)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去设计身边的物品,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有好的设计。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设计”。

  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描述。

  3、能将本课所学的设计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1世纪什么最金贵?——人才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培养设计师的课。——身边的设计

  二、新授

  1.你知道什么是设计吗?你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设计吗?

  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地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满足人们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审美需要。

  2.感受设计设计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时给生活带来了很美的视觉享受,当你还来不及去注意它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在改变你的生活了,一个很出色的设计,将会推动生活的进步,引导着生活迈向简便、合理化、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说好的设计始终是在引导和改变生活。

  3.了解设计的目的

  我们已经知道: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满足人们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审美需要.如果你是设计师那你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写在问卷纸上)

  将学生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归纳:实用、造型新颖、外观美观……

  实用是最基本的,但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多个要求。

  分析:灯、垃圾桶、书包、椅子(两层图片,第二层是对比,)

  基础设计能满足人们实用的需要,优秀的设计能满足人们的多个不同的需要。

  4.拿出自己带来的没有设计感的物品

  介绍给同学,分析说出它的设计目的。

  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便、合理、科学与艺术

  5.再来看几张图片

  发型设计、概念汽车

  杰出的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灵感与创新意识的。

  6.山寨设计剽窃别人的设计,没有自己的独创性。

  三、布置作业

  今天课上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都已经扎下了一颗设计的种子,回去后可以继续培育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

  用今天学到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意设计练习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赏析中初步认识展示设计,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和设计类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学习实践中感受展示设计的实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评述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展示设计的基本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特点进行评价和改进生活中的展示设计。

  一、导入

  假设学校将组织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你们将怎么布置?

  生:……

  师:……其实布置一个美术作业展,将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场地的安排、现场的布置、海报的设计制作与张贴、展板的制作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同学们静静地去思考。这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设计,也是我们今天美术课上的主题:展示设计。

  二、赏析

  1、综合性艺术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图片。仔细观察,在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摩托车展示设计包含了哪些设计?

  生: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展台设计、照明设计……。

  师:从这个展示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正是展示设计的一大特点,综合。

  师小结: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2、主题性艺术

  师:在正大摩托车展示设计中,所有设计门类的全面出动,都指向什么目的?为了宣传产品,为了让观众能够购买产品,这是这个展示案例的唯一的目的,也是展示设计的又一特点,主题性。师小结:展示设计是具有主题性的综合艺术。

  3、审美性艺术

  师:是不是所有的展示设计都能够让人怦然心动、过目不忘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是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照片,你会喜欢哪个设计?为什么?生:……

  师:形态、色彩、照明、文字、图像,这些正是展示设计的设计元素,有效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小结: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评判展示设计的好与不好,肯定不是简单的标准。但若要非用一个角度去评价展示设计好坏优劣的话,这个角度就是审美的角度。这是展示设计的第三个特点:审美性。

  三、展示设计的类型

  师:生活中类似刚才欣赏的展示设计场景,你还能举例吗?生:文峰中的服装展示设计、电器展示设计、化妆品展示设计等……。师:这些都属于商业展示设计。师:除了商业展示设计以外,你还看到过哪些展示设计?生:讨论、交流。(江海风情园中的海门历史博物馆、文化展、刚才讲到的画展布置、校史陈列室的布置等……)。(图片展示活动照片)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活动照片中也包含着展示设计,不管精彩与否,总之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展示设计的存在。它包含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展览会

  设计、科技馆设计……展示艺术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

  四、归纳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展示设计有没有更深的认识?请大家归纳一下。生:……师:刚才同学们归纳了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综合性、主题性、审美性和展示设计的主要类型: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科技馆等。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字的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3、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施教老师

  向阳小学 朱其峰

  施教班级

  三(1)班

  教学准备

  范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材料。

  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师生问好

  引入课题

  1、猜字比赛(日、马、鱼、龟)

  2、和其它的字(比如:英语)的区别是:象形文字、表义。

  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文字不断地变化着,(展示)

  3、现在我们有些字的变化更大、更奇特了。揭示课题:变变变——字的创意设计

  1、激发兴趣。

  3、了解我国文字的变化。

  4、明确任务。

  合作探究

  1、我们先到街上去欣赏一番。(展示)(好看在哪里?)

  招牌的字变化了后,有什么好处?(生)

  2、象这样有创意的字哪些地方也可以见到?(广告、黑板报等)

  展示: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设计?。

  3、看了这么多美术字,能不能给他们归归类。

  4、说说你是按什么来归类的?

  笔画、偏旁形象变化。

  “衣”字主要抓住了哪一笔画的变化?

  变点为花朵形、鸟形形、蝴蝶形……

  笔画相连:

  5、学生练习(雨、云、绿、草)

  展示:(象形、简洁)

  整个字形体变化,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1、感受有创意的美术字的奇特与美。

  2、归类分析创意美术字设计的方法。

  3、尝试练习设计有创意的美术字。

  活动体验

  1、给商家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招牌。

  2、展示,推荐优秀设计

  1、体验设计。

  下课

  1、小结。

  1、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4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科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文字的处理与交流》的第一、二节,主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电子小报。电子小报作为展示文字和图像的便捷手段,是在Word基本的操作都学习完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综合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制作电子作品和修饰各对象的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想像力丰富,已具备利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插入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等操作。但对小报的版面设计和美化、修饰还欠缺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Word中艺术字、剪贴画、图片、文本框的插入和设置,培养学生利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的能力,通过本次任务的练习使学生能体会到在综合任务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电子小报的版面大小、报头制作、文稿及图片的插入和编排等设置。

  【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电子小报进行排版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中汉字录入的基本操作及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等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Word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二、设计电子小报

  1、确定小报内容

  一份好的小报应该主题明确、内容充实、题材多样。设计电子小报,首先得确定小报的主题,再根据小报的主题、版面大小准备所需各类稿件。

  步骤1:确定小报主题。

  步骤2:确定版面内容。

  步骤3:收集与选择素材

  2、设计小报版面

  步骤1:初步确定版面布局。

  步骤2:绘制版面草图。

  三、制作电子小报

  1、制作小报

  制作小报时,首先应设置好版面的大小,再根据版面的设计,分别插入文本、图片等素材,完成报头、专栏的制作。

  步骤1:新建小报文档,设置版面大小。

  步骤2:制作报头。

  步骤3:插入、编排文稿及图片等。

  四、美化小报

  五、教师演示:

  ①设置页面,包括设置纸张大小等。

  ②制作报头。常用技巧和方法: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插入图片等

  ③编排文稿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插入标题

  ◎ 录入文字

  ◎ 插入图像:包括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等。

  ◎ 插入文本框:包括横排和竖排,篇幅大的还可以采用分栏编排,文章与文章之间以文本框的形式加以区分,也可在自选图形中加入文本框。

  ◎文字围绕:选中要实现图文混排的图形,选择设置环绕方式、环绕位置等。

  ④版面整理和修饰

  ⑤美化小报。

  六、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成果展示

  【课堂总结】

  同学们都能根据小报的制作要素去设计制作小报,在使用艺术字和图片时能做到与版面的整体布局谐调统一,做得非常好。课后我们还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完善。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置了互动交流、基础知识学习、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成果展示、课堂小结,总体感觉教学环节相对较多,学生在完成各个教学环节过程中时间比较紧,应当适当删减部分环节,如基础知识学习,小报的版面设计可提前给学生先学习,这样就可以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制作作品。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教学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区分-an与(-a)n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其实有理数的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种游戏叫“算24点”,它是一种常见的扑克牌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那我们现在约定扑克牌中黑色数字为正,红色数字为负,每次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为24。

  师:假如我现在抽取的是黑3红3黑4红5 (幻灯片放映图片)如何算24?

  师:如果四张都是3呢?

  生答:-3 - 3×3×(-3)=333324

  师:现在老师把扑克牌拿掉一张红3,变成2个黑3,1个红3,大家有办法凑成24吗?

  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同学会想出33(3)的答案

  师:观察这个式子,有我们以前学过的3次方运算,那它是不是乘法运算?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种乘方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运算都是乘法运算,它与乘法运算又有怎样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方”,相信学过之后,对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共同探索乘方的定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 2

  (2)对折二次有几层? 224

  (3)对折三次有几层? 2228

  (4)对折四次有几层? 222216

  师: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师: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怎样去列式?

  生:20个2相乘

  师:写起来很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有没有简单记法?

  简记:22 23 24

  师:请同学们总结对折n次有几层?可以简记为什么?

  2×2×2×2×2

  n个2

  生:可简记为:2n

  aaa?师:猜想:a生:an

  n个a

  师:怎样读呢?生:读作a的n次方

  老师总结: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教师解说乘方的特殊性),在an中,a

  的因数),n叫做指数(相同因数的个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小试牛刀:

  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6×6×6= (-3) (-3) (-3) (-3)=

  2.1×2.1×2.1×2.1×2.1= 1

  21

  21

  21

  21

  21

  2=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弧,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练习二、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意义

  543431126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

  师:我们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我们知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用幻灯片出示表格,计算后,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再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在七年级数学晚会上,有6个同学藏在盾牌后面,男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正数,女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负数,这6个盾牌如下图所示,请算一算,盾牌后面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15 ;(-5)8;(-7)6;(-10)25;123;(-16)9

  乘方的运算是本节内容的第二个难点,符号确定后,学生往往容易犯直接拿底数和指数相乘的错误,所以准备了下面的例题,且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过程,加深对乘方运算的理解

  例1:计算(教师板演一题后请学生板演)

  (1) 26 (5) 62

  (2) 73

  44(3) (3) (6) 3

  33(4)(4) (7) 4

  比一比:(1)与(5)一样吗?(3)与(6)一样吗?(4)与(7)一样吗?

  小结:一定要先找出底数和指数,确定符号后再去计算。

  例12:计算:(1) 2522,(2)()3,(3),(4),(5)4 53533334

  比一比:(2)与(3)一样吗?(4)与(5)一样吗?

  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和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5、课外探究

  一张纸厚度为0.05mm,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将是珠峰的30倍。试着去计算一下,这句话对不对。

  6、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谓特殊就是所乘的因数是相同的;

  特别提醒: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负数和分数括起来

  2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要确定符号要先确定底数和指数。

  7、作业布置:习题2.6第1、2题;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6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2、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

  3、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教学难点:研究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彩球数个,旧挂历纸,胶水等。

  学具: 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旧挂历纸,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欣赏彩球了解彩球在什么场合使用

  常用于节日或现代居室装饰,很受人们的喜爱。彩球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

  2、板书课题——彩球的.设计

  三、新授

  1、提问:这些彩球是由什么基本形组合而成的?基本形在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彩球的什么地方吸引你?它是怎样组合的?

  2、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与方法。

  自主探究:每组桌面上都有一个已完成的彩球,请组长带领大家将彩球打开,分析一下再重新组合。研究讨论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

  一组:正三角形彩球作品。二组:正方形彩球作品。三组:正五边形彩球作品。四组: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分析什么样的基本形适合制作彩球?开口处开在哪里最为合适?

  3、欣赏书中作品。打开教材第14~15页。

  4、学生总结制作方法,教师演示部分制作的要点彩球设计与制作要点

  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作业提示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用卡纸设计多边形的基本外形,并进行复制和装饰美化,然后组合成彩球。

  学生: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课堂作业总结:

  1、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表扬作业认真,效果好的同学。

  五、展示与评价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7

  [展示]

  1、分析流程的现状;

  2、确定改进的目的和要求;

  3、确定改进方案。

  [任务]

  分析、改进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开始—到各班级报到—到财务室交学费—到宿舍管理室交住宿费并领住宿证和锁匙—到食堂购买饭卡—到教材科交书费购买教材—到体育室交费购买运动服—到校医务室交体检费—体检—结束。

  学生通过分析流程现状,确定改进的目的`和要求,最终确定改进方案,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师巡堂辅导,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提示要点。

  展示学生改进流程方案,点评。

  [拓展任务]

  学校饭堂就餐流程的改进设计。由于学校饭堂的就餐条件有限,现在学校为了缓解就餐压力,采用了错峰就餐的方案,对此同学们有什么建议?

  [拓展]

  流程的改进条件:

  1、技术、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升;

  2、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3、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总结]

  1、对流程进行优化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流程优化应充分考虑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

  2)对于工作流程,应该综合考虑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规范等问题。

  3)对于工艺流程,应综合考虑设备条件和工艺水平,同时要考虑节约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等因素。

  2、常见的流程优化方法有哪些?

  1)对时序进行调整改进(失踪的汤勺)

  2)对环节进行改进(合并、增加、删减等)(空盒子难题)

  3)对环节和时序都进行调整改进(新生入学报到流程)

  3、流程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它更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和方法。

  2)“顺序”的思想和方法。

  3)衔接的思想和方法。

  4)流水线的思想和方法。

  5)优化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19

  【教材简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山谷中的谜底》是作家刘燕敏撰写的一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的小品文。本文讲述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即山谷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两个旅行者在大雪纷飞中仔细观察,揭开了谜底——东坡雪大,只有雪松枝丫富有弹性,没被积雪压断;西坡雪小,各类植物都能存活下来。两位旅行者获得启示,启发人们“对于外界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篇课文是根据作者原作改编成的,原文内容为一对婚姻濒临破裂边沿的夫妻,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打算作一次浪漫之旅。他们来到这个山谷,不仅发现了谜底,而且得到启迪,感情重归于好。树的智慧,给予人智慧的启示,学会智慧地看人生、看自己……

  【设计理念】

  生本教育理论,同样给予我们智慧的启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就是应着力将教,最大限度转化为学,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真正将学习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一种学生自主的、灵动的、深刻的、丰富的、充满魅力的活动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所关注的不应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课文教材末尾要“告诉”我们的感悟结论,更具价值的,是自主学习过程的展开及过程中的经验唤起、情感体验,阅读积累的内化运用,学生的智慧生成、心灵启迪等等。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大堂生生互动中经历“感受谜、联系生活与已有读书积累感悟雪松特点、产生自己的体验发现、读原文进行比照历练智慧”的过程,即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在老师设计的智慧话题的深入探究学习中去思索、去联系、去体验,和教材中的精神、情感、智慧进行对话,和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进行对话,和学习同伴进行思维碰撞、智慧启迪,从而丰富智慧,提升精神境界,逐渐建构起自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读题质疑解疑,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研读描写雪松的句段,联系生活与已有积累,感悟雪松的特点,引发思考,自己尝试给课文写结尾。

  3、朗读原文,与本文比照,产生新的启示,读书读己,历练智慧。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解疑,了解主要内容。

  1、这节课学习新的课文:揭题齐读。

  2、初读课题时,你曾产生了哪些疑问?

  (交流:山谷中有什么谜?谜底是什么?板书)

  聆听点评:题是文的眼睛,读题时产生问题,就为读书思考开启了一扇窗户。

  3、通过自学,你又解决了哪些问题?

  (交流:谜:£1;谜底:东坡雪大,很多树没有雪松的本领,渐渐丧失生机,只有雪松存活下来;而西坡雪小,少量积雪压不断树枝,所有的树都存活下来。)

  师评点:读书就要这样:读中质疑,思考解疑,渐渐把握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一种整体性的把握能力,到了高年级,就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在自读思考中有整体把握,运用已有读书经验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渐渐提高阅读能力。本课教学,就由读题质疑开启,在自读自悟中,既检测了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又积累了读书概括的经验方法,更培养了自能阅读的习惯。在生生互动交流中,老师不仅关注学生读书内容的感悟,也注意读书习惯的养成。)

  二、品读句段,感悟雪松特点。

  1、师捕捉谜底中话语:刚才在交流谜底中,大家都谈到雪松有一个反弹的特殊的本领,关于这个本领,文中有一段细致描写,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文字,细细品读。

  2、出示文字:由于特殊的风向……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自由多遍朗读→指名朗读。

  3、用心品读这段语言文字,你产生了哪些感悟?将你的读书思考与学习同伴分享,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并商议好小组汇报方式:是中心发言人负责还是人人汇报。

  预设:

  A、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弹性”表现雪松的枝条机动灵活,“弯曲”读出雪松面对压力与困境作出暂对的退让,随机应变。

  B、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老挺拔的身姿……“反弹”:雪松伺机行事,以退为进。

  C、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感悟到雪之大之猛烈,松树得承受多大压力!但在承受压力时又适时退让,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最终让自己生机勃勃。

  (交流中学生随机板书)

  小组大堂展示后,引导生生互动交流:或对某一句段的感悟作补充,也可由语言文字想开去:在你的知识积累中,也有像松树这样“弯曲”、“反弹”的人与事吗?师作适时点评,引导联系阅读过的名人故事,身边故事,自己亲身经历等用具体事件类比感悟。

  (设计意图:生本语文课堂中的老师角色,是指引者、帮助者,提供话题、创造思维碰撞情景舞台的总设计师。根据教材特点,关注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知识经验与学习需求,本着生本理念语文教学“大阅读、大积累、大思考、大表达”的特点,与学生产生意义关联,设计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成长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题,真正将教材看作是学习的开启,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建构人格、提升精神、丰富情感、学习生活的一种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紧扣住语言文字品读,而且由文字想开去,联想到阅读所积累的“以退为进”的名人故事、身边故事、有关名言、自己的亲身经历,由此谈及自己的感悟与启示,对故事中蕴涵着的哲理,产生自己的真切感悟。学生在用心倾听、积极思辨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感悟、真正将学习成为超越教材、超越自我的过程,学生也在师生共赏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读、表达习惯。)

  三、书写启示,读写课文。

  1、普普通通的雪松,却拥有如此可贵的品性,面对如此困境,承受着那样巨大的压力,最终却生命依旧,生机勃勃,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能尝试着做回哲人,用几句精练的话语写一写吗?

  2、投影仪展示:组织赏评。

  3、引导朗读课文结语:你们用自己的感悟诠释了文中两位旅行者的启示,真是慧心慧眼啊!

  (设计意图:课文的.收尾表达比较直白,如若直接“读知”,对于开启学生新智意义就不大。此处环节设计,旨在对语言的品读、理解、感悟、运用于一体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在读书亲历、体验探究中历练智慧能力,在与智者交流、切磋对话、得以印证中建构积极情感与智慧。)

  四、原文比照,历练智慧。

  1、师:其实,课文是根据一篇文章改编成的,想读读原文吗?刚才我们读出了雪松的智慧,用心读过原文,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启示?

  2、出示原文,师生共读。

  3、交流新的读书收获、启示。

  预设:A、松树面临困境,凭借自己反弹的性能度过生命危机。这是松树的智慧;而这对夫妻能以雪松特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危机,得到启示,从而破镜重圆。人能以自然现象得到启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人的智慧。B、拥有发现的慧心慧眼。C、谈及自己:面临过重压力,不正向抗争,可随机适度退让,或从别的事物得到启示,以求反弹。

  (最后板块,如学生还没谈及旅行者,即引导:你的感悟很真切,但是还没有跳出松树的智慧感悟框架,还能换个角度来思考吗?如果谈到,即引导:你还能从旅行者身上读出他们的生活智慧,思维很是新鲜独特,其他同学也能来谈谈吗?谈充分后引领至自己的为人处世学习,谈自己的感悟)

  4、小结:很欣赏同学们的智慧。的确,我们从夫妇身上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可以退让一步,这不是弯曲也不是倒下,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与艺术;另外,我们读书、读人、读己、读世界要从多个角度,来丰富思维,提升认识,历练智慧!

  (设计意图:读书,终极目标还是审视自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学生徜徉在乐趣无穷的智慧挑战之中,这一设计又为学生思维的认识提升提供平台,学生走进了这对夫妇的心灵世界,在交流碰撞、快乐生成中启迪智慧,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生活。语文课堂,也真正成了学生语言、精神、智慧同生共构的过程。)

  附板书:

  17、山谷中的谜底

  谜弹性、弯曲、反弹

  雪松以退为进、随机应变、不屈不挠

  谜底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0

  教学目的:

  1、提高审美情情趣,培养创作能力

  2、学习封面设计知识

  3、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

  2、构思、构图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封面设计范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我设计的书(一)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一本好书,若无精美的封面,就不容易引人注目;一本内容有趣的书,若加上生动的插图,就会增添阅读的`乐趣。

  2、设计知识学习

  书的装帧设计主要包括封面、封底、书瘠设计和内面设计。而书的封面设计中一般必需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名,内页设计主要包括书的文字和插图的版式编排。

  3、设计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

  4、欣赏封面设计数幅,讲解设计方法

  (1)根据书的内容立意

  (2)根据阅读对象选择适当的形式

  如儿童读物要选用活泼、生动、写实的拟人形象,色彩上宜多用鲜艳色,字体要活泼。科技书籍要体现代感,纹样可适当笼统。

  (3)要符合印刷等条件

  5、制作过程

  (1)设计

  (2)画铅笔稿

  (3)上色

  6、同学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自已动手设计一本书的封面,书名、内容自定

  7、作业讲评

  (1)搞一个封面设计展

  (2)谈一谈喜欢哪些设计

  教后札记:

  构图不简练,并且很碎,在涂色时,颜料水加得过多,使颜色泛开。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4、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1、同桌互读。

  2、抽生读,检测读音。

  3、说:

  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4、谈体会:

  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教后反思】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崔峦先生指出“教师的教,要切实转到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练、辅导员,学生是主角、主人。‘教’是为了‘学’,要服从、服务于‘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中指导朗读小木偶头疼被误认为撒谎一部分时,孩子们强烈要求与我合作朗读,我快乐地答应了,并让孩子们自己挑选了两个同学来与我配合,我当小木偶,他们一个当小白兔,一个当老婆婆。读完,我笑盈盈地走到“小白兔”跟前:“可爱的小白兔,你读得真好,咱们来个拥抱吧!”然后又踱到“老婆婆”前,向她鞠个躬:“老婆婆,您的亲切让我感动,您的指责真让我伤心,我真的是头疼哪!”此时,教室里已炸开了窝,孩子们都绽开了灿烂的笑脸前仰后合。随后,我又赶紧调整情绪收回孩子们的思绪。我将自己变成了他们的大朋友,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这篇精彩的童话。从孩子们放着亮光的眼睛中我深知他们已非常向往学习童话了。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2

  教学要求:

  1、了解认识桥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学生对桥的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桥的新造型。

  教学难点:造型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堂课同学们画了自己喜欢的桥,画的真不错。但是,如果同学们再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2、现代桥梁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对于河两边的地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桥梁设计得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讲究美观。桥梁设计专家也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比如: 南京长江大桥 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 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 29日竣工。上海黄浦大桥、九曲桥等。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做桥梁设计专家,如果要你来设计这座大桥,你会怎样设计?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各种桥的优美姿态。欣赏图片中各种各样的桥。

  (苏格兰钢架铁路桥、英国伦敦塔桥、日本现代夸海桥、立交桥……)

  2、分析教材范画,范作。

  ① 可用多种铅画纸、硬板纸、细木条、泥土等制作。② 可用多种用色工具,合作绘画。③ 让学生说说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设计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3、学习绘画、制作方法。

  ㈠、学自行设计

  ① 构思自己设计的桥有何新的功能。② 学生画简略草图。③ 可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描绘。

  ㈡、同学之间可相互合作完成制作。① 进行制作的同学分成各小组,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构思所设计的桥。② 考虑怎样制作,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三、布置作业

  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画自己幻想中的新桥,造型功能有新意,也可以帮还没造好的一些大桥设计,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用你们的巧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四、学生练习

  播放音乐,老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成为桥梁设计专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错。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板书:

  绘制方法①构思 ②草稿或制作 ③涂色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3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挑剔、胆怯”等词语。

  2、通过自主阅读,体会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且能够初步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3、激发对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小说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准备

  学生在上课前,自读课文两遍;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指导“魔”书写,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导读,自读自悟。

  (一)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梳理人物,借助人物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学习导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三、交流碰撞,感知形象。

  (一)感知托德的板块。

  1、学生默读描写托德的段落,想想托德是怎样一个人,划出有关的句子,写写批注。

  2、学生自由谈理解,交流句子,谈感悟,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概括的托德的特点的词语。

  预设一: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

  预设二: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预设三: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3、聚焦托德的神态“笑”的具体描写,感悟托德的见钱眼开。

  (1)理解托德的“笑”。

  再读描写笑的句子,联系自己所知道的笑,并归类。

  看到托德的笑给你什么感觉?

  (2)感受托德的“笑”的独特之处。

  通过比较作者与学生自己,以及其他名家对笑的描写,感受马克吐温描写的独特之处。

  (3)对神态“笑”的整体感知。

  教师引读。

  小结人物特点,板书“神态”。

  (二)感知老板的板块。

  1、小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老板的板块。

  2、汇报交流老板的特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的写法。

  预设一:“把这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样类事情。把每一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这是老板在通过贬低托德来达到他的目的)

  预设二:“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老板搜肠刮肚,极力奉承来达到目的。)

  预设三:“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老板已经语无伦次了,反反复复,啰啰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的那副奴才相。)

  3、小结老板特点,板书“语言”。

  (三)归结人物。

  1、展开想象,尝试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自由练写。

  2、交流练笔,评价反馈。

  (四)回应课题。

  课文的开头,“我”遭遇的是那般冷落;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待遇,这一切都是——缘于金钱的魔力。托德前后的变化,老板这样的热情也都是——缘于这张钱,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出示《百万英镑》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质疑激趣。对《百万英镑》这部小说,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么?

  附课文:

  24、金钱的魔力

  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我把它穿上。衣服并不合身,而且一点儿也不好看,但它是新的,我很想把它买下来,便没有挑剔,只是颇为胆怯地说道:“请你们通融通融,让我过几天再来付钱吧。我身边没有带着零钱哩。”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们说:“朋友,你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他的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吧。这套衣服的钱我完全出得起,我不过是不愿意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那好极了,我向你道歉。”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老板赶紧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他兴致勃勃地问道:“喂,怎么回事?出了什么岔子吗?”

  我说:“什么岔子也没有。我在等到他找钱。”

  “好吧,好吧,托德,快把钱找给他,快把钱找给他。”

  托德回嘴说:“把钱找给他!说说倒容易,先生,请你自己的看看这张钞票吧。”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类事情。把每一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啊,我要找的那一套在这儿哩。请您把您身上那些东西脱下来吧,先生,把它丢到火里去吧。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你个公爵穿得那么考究。这是一位外国的亲王定做的——您也许认识他呢,先生,就哈利法克斯公国的亲王殿下,因为他母亲病得快死了,他只好把这套衣服放在我们这儿,另外做了一套丧服去——可是后来他母亲并没有死。不过那都没有问题,我们不能叫一切事情老照我们……我是说,老照他们……哈!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好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

  我也表示了满意。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好说得很对。这可以暂时对付着穿一穿,您等着瞧我们照你自己的的尺寸做出来的衣服是什么样子吧。喂,托德,把本子和笔拿来,快写。腿长三十二……”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并且吩咐赶制晚礼服、便装、衬衫,以及其他一切。后来我有了插嘴的机会,我就说:

  “可是,老兄,我可不能定做这些衣服呀,除非你能无限期地等到我付钱,要不然你能换开这张钞票也行。”

  “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儿,先生,还不够劲。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先生。托德,快把这批定货赶出来,送到这位先生公馆里去,千万别耽误。让那些小主顾们等到一等到吧。把这位先生的住址写下来,过天……”

  “我快搬家了。我随后再来把新住址给你们留下吧。”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4

  一、目标设计:

  (1)了解流程的含义与意义

  (2)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

  二、教学资源:

  教材、圆珠笔、钢笔 、玩具

  三、重点、难点设计:

  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程如下:

  有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流程的文字表述

  教师讲授,学生活动,师生互动

  教学的具体过程:

  (1)流程概念的讲授

  教学中注意:一般情况下,高一的学生对流程的.概念理解不成问题,教师可一笔带过。

  (2)时序和环节概念的理解

  通过圆珠笔、钢笔或玩具的拆卸,安装来体验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概念。

  步骤:①、全部同学各自拆卸和安装自带的笔或玩具。

  注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观察学生的活动细节。根据学生拆卸、安装的对象,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多方案进行拆卸、安装?并比较各方案的工作效率,成果等。

  ②、引导学生体会在他们活动过程中,时刻都伴随着的“时间”“阶段”两个基本元素,以及这两个基本元素对过程的影响。

  注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体会”。

  ③、最后引出“时序”和“环节”的概念。

  (3)流程的表达:

  强调“流程图”的说法以及“流程图”的表达方式。主要的教学手段由学生用文字、表格、图示来表达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流程。

  (4)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

  ①、由学生说出设计一个作品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及优化

  ②、由学生体会改变上述环节给整体设计带来的影响,可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

  (5)总结:

  要求学生把这堂课的教学用流程图表达出来,作为总结内容。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知领域:指导学生欣赏卡通,使学生了解什么卡通及卡通画的不同类型。

  2.能力目标:动作技能领域:在欣赏各种卡通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卡通画的表现方法,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以及通过学生的临摹,让学生逐步掌握卡通画的表现方法。

  3.情感目标:情感领域:在欣赏卡通的同时,逐步激发起学生对卡通画的热爱,以及树立为我国卡通事业的提高做贡献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并学习描绘卡通形象。

  2.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看似简单,但其幽默感,鲜明个性,思想内容均由外在形象体现,因此创意十分花费心思,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

  三、教学教具

  1.师生共同收集的卡通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

  2.学生画的卡通画作品

  3.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以多媒体方式导入

  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

  播放卡通片《大闹天宫》,让学生很快进入卡通天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以问题带出新课

  1、什么是卡通?(答案很多:动画就是卡通;动画片中的'动物就是卡通;小朋友喜欢的就是卡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欢的、非常好玩的就是卡通,等等,也有学生把个体称之为卡通)教师小结:通常我们把动画片中的形象称之为卡通。(这儿教师强调所有形象,即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因而把动画片称之为卡通片。

  现在我们又把漫画、连环画、插画以及电脑上的动漫都归纳为卡通,因而卡通现指青少年图形读物及动画影视等。

  2、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那些卡通画?为什么?(在学生讲地过程中,教师在屏幕上出示相应的图片)(这里学生过多的会回答是颜色、造型很漂亮;卡通片很好看,顺而喜欢主角;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6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通融、刻薄、武断、窘况、雅致”等词语;

  2、体会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抓住“冷漠”和“热情”两条主线,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去把握“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在对“托德、老板”和“我”的对比体验中,体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金钱面前表现出丑态;

  4、培养学生树立一种文学欣赏的意识:欣赏文学作品时,要融合作者的经历、作者生平,以及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5、积累“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描摹人物金钱丑态的词语;

  6、激发学生阅读《百万英镑》的兴趣,并通过好书推荐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马克、吐温代表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抓住“冷漠”和“热情”两条主线,从人物形象上去把握“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ppt课件;选有《百万英镑》全译文的书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2、了解学生课前读了几遍课文,是否已经标上小节号;

  3、和学生协商两点:a、认真聆听、积极举手发言、回答声音要响亮;b、交流句子时,要明确是哪一小节哪一句话,如果要交流的句子很长或者是成段的,你就只需要说明是哪一小节或者哪一小节哪一句,不用完整地读下来。

  4、聊一聊学生阅读过的书籍,以及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作家

  5、出示马克、吐温的生平资料,简单提取一些有效信息(你们从这些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一、检查初读,了解主要内容

  1、板书并齐读课题(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的一个故事,就是由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这是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的节选)

  2、检查朗读,出示一个长句检查读书情况(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初读了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长句: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3、理清故事

  出示理清主要内容的填空,指名反馈。交流反馈后,顺势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作者在故事中重点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是谁?(板书:托德、老板)

  明确这是一张多少面额的钞票(如果有学生在反馈时就已经指出这是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则追问学生是怎么判断出的。可以结合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来推想)

  4、从主要内容中抓出主线(总结板书:冷漠热情)

  二、抓住“冷漠”和“热情”两条线,品读人物性格

  过渡:因为一张面额为百万英镑大钞的出现,托德和老板对“我”的态度经历了由“冷漠”到“热情”的转变,那么作者马克、吐温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刻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的呢?

  1、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两个人物对“我”态度冷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对我分外热情的句子;用心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能读懂这些句子背后的什么信息,在这个句子旁批注一个关键词语。

  2、交流反馈,由学生结合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来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人物性格,师适时作点拨引导(链接关键句子)。根据学生反馈,教师适时板书“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等刻画人物性格的词语。如果学生反馈的关键词语不是很丰富,则及时出示相关词语读一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在当堂应用中加深理解。要积累的词语如下:

  藐(miǎo)视轻视贪恋贪婪势利眼以钱取人以衣取人金钱至上

  拜金主义见钱眼开傲慢无礼市侩(kuài)小人唯利是图世故圆滑

  献媚讨好阿(ē)谀(yú)奉承十分怠慢刻薄的嘲讽极尽奉承之能事

  交流读书体会,感悟人物性格

  a、“冷漠”背后的信息

  我等候着,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托德对我的不以为然、托德眼里的鄙视、我的胆怯……)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是一种怎样的语气?——讥讽、嘲笑。从人物语言上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读出托德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补充拓展:不但店员托德对我态度极其冷漠,那个老板更是如此,他自始自终都没有出来招呼过我,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对我呢?我本应该是被他们称之为上帝的顾客啊!

  指名反馈交流(因为“我”看上去是个穷光蛋)

  当时的我究竟是怎样的处境呢?(如果有学生看过这部小说,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请看《百万英镑》这部短篇小说的一二两个小节(出示《百万英镑》一二小节,默读,从中知道了什么?

  过渡:如此冷漠的主仆两人却在顷刻间,变得热情非常,那全都是因为什么?(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

  b、“热情”背后的信息

  (重点探究体会)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好好读一读,这是怎样的一种笑?虚伪的、丑陋的……(如果学生一开始只能点到这种笑容是难看的,那么追问:微笑背后隐藏的什么呢?朗读,感受语言的讽刺幽默)

  这是一张怎样的钞票哦,竟然会让一个人在顷刻间换了嘴脸。(出示关于一百万英镑和人民币之间相互换算的信息,以及一百万英镑对于世纪中期的英国人来说,需要工作一千多年,从客观层面感受这确实是一张大钞票,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理解钞票之巨后,指导朗读,读出人物对金钱的贪婪

  猜想心理活动:那一刻拖德在想什么啊?(为刚才藐视“我”的行为懊悔;对眼前的巨额钞票浮想联翩……)

  课堂小练笔,用两三句话来描写托德当时的心理活动

  学生写完后,指名两三位学生交流

  齐读原句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你从“望”“吹”“钻进”等动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请您把您身上那些东西脱下来吧,先生,把它丢到火里去吧。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像个公爵穿得那么考究。(你是不是觉得这些话很有意思呢?有意思在哪?引导学生体会老板极尽奉承之能事的嘴脸,感受作者辛辣讽刺的语言特点)

  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让学生结合句子说说人物性格即可,即过分热情的背后隐藏的是对金钱的贪婪。)

  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儿,先生,还不够劲。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先生。托德,快把这批定货赶出来,送到这位先生公馆里去,千万别耽误。让那些小主顾们等一等吧。(让学生结合句子说说人物性格即可,即过分热情的背后隐藏的是对金钱的贪婪。)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礼仪性告别啊,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翻来覆去地写呢?——透过这言语,我们清晰地看到老板的那副奴才相,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反反复复、罗罗唆唆)

  补充:如果有学生讲到了第10小节有关老板批评托德的话,则顺势引导:这时的老板为什么要在“我”面前批评托德呢?那完全是为了讨好我,金钱至上的嘴脸跃然纸上。

  (说明:以上几个片段,重点体会描写托德笑容的句子,其他句子则主要由学生自读体悟、简单交流为主,视课堂情况而定,不一定一一讲到)

  c、拓展材料、加深理解

  过渡:像这样的人又何止托德和老板呢?请大家看看我从《百万英镑》这部短篇小说中引用过来的几节译文吧?

  出示《百万英镑》中的几节译文:

  我在那儿坐着发愣,望着那张钞票直发愣,大约足有一分钟才清醒过来。然后我首先发现的是饭店老板。他定睛望着钞票,也吓呆了。他以全副身心贯注着,羡慕不已,可是看他那样子,好像是手脚都不能动弹似的。我把那张钞票伸到他面前,满不在乎地说道:

  “请你找我钱吧。”

  这下子他才恢复了常态,百般告饶,说他无法换开这张钞票;我拼命地塞过去,他却连碰也不敢碰它一下。他很愿意看看它,把它一直看下去;他好像是无论看多久也不过瘾似的,可是他却避开它,不敢碰它一下,就像是这张钞票神圣不可侵犯,可怜的凡人连摸也不能摸一下似的……

  读了这几节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这家饭店的老板也和课文中的托德和老板一样见钱眼开)

  对于这些人,金钱就具有神奇的魔力,莎士比亚关于金钱的精辟言论就是为这些人量身定做的。

  “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美的,错的变对的,卑_变成高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莎士比亚

  d、体会反差、强化主题

  ①深挖“金钱魔力”的内涵

  师:故事的开头,“我”遭遇的是那搬冷漠,可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热情,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那都是因为——那一张百万英镑大钞的出现,看来,金钱真的具有一股十分神奇的魔力,箭头指向课题,再次齐读课题。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7

  设计分析:

  大量的信息、高度的概括、浓缩在极简练、标志的设计美观的图形中,在人们视觉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因此在形的选择与设计上就要做到一形多用,标志的设计既要信息传达准确,有要做到形象美观、简练,而组合形式更要单纯,标志的设计整体形象又必须个性鲜明,设计要求是比较高的。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标志的设计特点,学习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设计,最终使学生掌握用形来传递信息,表达概念与情感的能力。

  本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标志设计而设置的。人们用形来表情达意是不言而喻的。而标志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典型。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设计的创作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欣赏评议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标志的强烈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标志的艺术特征。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标志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程序:

  导入:

  同学们好,有一种饮料风靡全世界,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 展示可口可乐广告纸,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饮料是什么了吗?学生回答可口可乐。为什么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识别出来呢?学生回答:因为上面显示了可口可乐的标志。

  因为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它在生活中犹如语言,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练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象征性,所以我们称标志设计为视觉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一、 标志的起源:标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炎黄子孙则是以龙做为自己的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所以说国旗又是一个象征国家的标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象征祖国的国旗、国徽,自觉的维护国家形象和尊严。

  二、 解读标志的不同种类:

  标志的种类繁多,我们知道的有运动标志、旅游标志、交通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企业标志、汽车标志等等。

  三、看书上的不同标志。你认为标志应该包涵哪几要素?举例说明。

  要素:(1)、结合具体情况设计(2)、标志的形象:有具体的、抽象的(3)、色彩的冷暖(4)、标志说明

  四、 解读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结合四要素谈:

  会徽标志状如中国印章,图似运动人形,色呈喜庆热烈,设计者选中国印进行创作,意在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同时印章又是一种诚信的标志,也寓意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庄严承喏和必胜信心。

  把汉字“京”应用书法形式巧妙幻化成一个张开双臂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会徽的主体标志选用红色,吉祥、喜庆、热烈的红色,寓意北京2008年红红火火。

  五、作业安排

  今天我们学习了标志的类别、设计要素,看了这么多的标志,大家想不想也成为一名设计师,现在,我这里有几个标志需要大家来设计,大家有没有信心来完成这些设计?学生分组设计标志,教师做指导。

  1、选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标志进行临摹,并作设计说明。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若由你来设计,你打算怎样设计?

  3、 能否为我们菱塘回民中心小学设计一枚校徽标志,并且作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的设计 篇28

  【教学内容】参观券的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范畴,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可了解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先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参观券。

  【教学难点】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准备】

  教师:参观券、港城景点资料、课件、示范用纸、彩色笔。

  学生:各种不同的参观券、彩色纸、彩色笔、资料、图片等。

  【课时安排】总 19-20 课时 第 1-2 课时 13周 11 月 23-24日

  【教学流程与设计】

  一、景点导入,引出课题

  (1)师:今天有远方的客人来到我们连云港,我们先来向客人们介绍一下港城,请看......

  (★播放课件-内容:背景音乐西游记 花果山照片)

  (2)师:刚才我们为客人们介绍的是什么景区?

  生:花果山

  (3)师:其实我们港城还有很多的景点,你能做个导游给客人们介绍一下吗?生:能。(介绍港城的其他景点,如海滨浴场、枫树湾、苏马湾、桃花间、孔望山等)

  (4)师:港城很多的景点都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连云港,同学们愿意为家乡做好宣传吗?

  生:愿意。

  (5)师:你能想到有哪些好的宣传方式呢?(是既经济又方便携带的方法)

  生:参观券(门票)、名片、光盘、宣传单等

  (6)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其实一张小小的参观券是既经济又方便实惠的宣传窗口,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参观券的国家,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正式的旅游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课件播放课题— 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课程标准第11册10课 参观券的设计)

  二、欣赏研究,认识参观券

  (1)欣赏书上的参观券

  师:我们的美术书上有一些参观券图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了解一下参观券。看到这些,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知识?(小组互相交流)

  生:……

  (2)欣赏师收集的参观券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几个研究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参观券,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自主学习,看看参观券上到底都包含着哪些内容呢?(小组讨论)

  (★播放课件- 内容:参观券有哪几部分组成?)

  师:哪一组的同学来说说看? ……

  生:包括--景点(照片\图案),文字内容,地点名称,副券,票价等

  师总结研究结果:参观券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 图案 副券 票价

  (★播放课件- 内容:枫树湾图片— 主题 图案 副券 票价)

  三、加深了解,提升设计理念

  (1)师:好,我们已经解决了参观券的结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美观实用,有纪念意义的参观券呢?

  (★播放课件- 内容:怎样才能设计出美观实用,有纪念意义的参观券?)

  (2)师:下面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来欣赏世纪国宝展 、神秘的玛雅、非洲艺术大展这三张参观券,你最喜欢哪一张?能说说它的设计意图吗?

  根据同学们分析的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主题文字 鲜明突出②图案美观与主题内容相符(具有代表性)③主题 副券比例恰当

  (★播放课件- 内容:①②③ )

  (3)分类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参观券有了更深的认识,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参观券,请同学们拿出来,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形式?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它们分分类?

  生:摄影、绘画、电脑制作等

  (★播放课件— 内容: 参观券的形式 摄影 绘画 电脑制作)

  四、教师示范,直观表现

  师: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给花果山设计参观券的?

  生:电脑制作

  (★播放课件— 内容:电脑展示操作步骤)

  五、多种形式,自主创作

  师:你准备为港城的什么景点设计参观券?

  生:花果山、孔望山、渔湾、海底世界、科技馆、郁洲公园、枫树湾、桃花涧、海滨浴场、东海水晶馆、草莓基地......

  师:同学们有那么多的想法,你们一定能够设计出最有特色的港城参观券,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身边的工具进行制作。

  (★播放课件-内容:作业要求 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展示各种各样的参观券)

  五、成果展示,多元评价

  展示作品 (南墙展示区)

  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

  提出修改建议

  六、联系实际,课后拓展美

  谈这节课感受和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我们把作品送给客人

  (★播放课件—内容 景点门票的收藏与其他收藏一样,具有历史、艺术、欣赏等多种价值,同时,它是一部五彩缤纷、包罗万象,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百科全书。每张小小的参观券像是在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使我们为之惊叹、为之感动、为之惊喜。让我们享受参观券带给的美好回忆,好好欣赏身边的事物,不断追求,学会珍惜。)

【教学设计的设计】相关文章: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教学设计09-05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5-20

《牧童》教学设计07-19

《农业》教学设计07-12

《雨后》教学设计07-15

《江南》教学设计07-11

《背影》教学设计08-08

《咏柳》教学设计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