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油画始于写实,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多年来,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使人们误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提出要多样,不要统一和追求艺术个性等口号,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促使中国油画更趋向多元与个性化。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并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使中国油画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主义产生了某种共鸣。由此,中国油画开始从写实走向写意,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印记与某种感情经验,写意与表现成为油画家整体性的文化诉求。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美学因素。它基于中国人对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通过特定的内容描绘和特定的笔墨意趣表现,追寻心灵与精神的共鸣和满足。所谓写意,就是借物抒情,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内心主观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心与物交融的产物,这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所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味。究其内涵而论,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现代西方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这源自两者完全不同的精神文化模式。西方文化很早就把物质与精神区别开来,形成二元论的世界观。而中国文化则长期受老庄哲学及《周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有无相生。老子认为宇宙天道之妙用全在于阴阳动静,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 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阴和阳的相互转化,它们最后都在气中得到统一。气 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万物生命产生的根源,没有气就没有万物的生机与造化。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影响十分广泛。老庄哲学理论中很多关于气的论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王充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在此基础上,南齐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观点,并成为历代绘画艺术的要求和作品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气,包含有宇宙万物本体和生命与艺术家自身元气的综合,韵则指的是物象的风姿神貌。气和韵构成了物象表现的生命力,也是构成画面耐人寻味的重要因素。中国画追求空灵,讲究虚和空的处理,其理论也是由阴阳观演化而来的。
虚空是画面产生气的重要元素,这气不单指具体物象,也指表现物象之虚空。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灵气流动的迹象,更不可能产生气韵生动的生命力。关于虚空,老子也有精妙的论述。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即风箱。他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就诸如虚实、疏密、空白、通灵、动静等美学原则。空白处是虚,也是实,亦可以是其他的物象,如天空、地面、河水等,观赏者自然会产生联想。由此可见,中国绘画最重空白。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正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所在。
味作为审美范畴的提出,也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在这里说的淡乎其无味,提倡的是一种恬淡的人生境界和特殊的审美标准。淡味并非无味,而恰恰体现了老子崇尚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崇高境界。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艺术家人生与品格追求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表现主义所强调的自我,是与外在世界对立的、割裂的自我,是一个自由、纯粹的自我,它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意识对于群体制约的敌视与抗争,其自我表现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因此,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时常出现的诸如发泄、梦幻、怪诞等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都源于这种思想观念。这一切,都和我们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系相去甚远。自然,其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西方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倾向于激情、冲动和呐喊,而中国艺术则含蓄、委婉,倾向于性灵与心象的流淌。
相对于西洋绘画的焦点透视,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其神思可以浮游在宇宙乾坤之中,飞来飞去,飞上飞下,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见。于是,东西南北,天上地下和万里河山皆可尽收画中。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真正超乎自然真实的约束。
就作品的造型而言,中国绘画无意于物象造型精确的研究与描绘,而重视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达意为目的,这正是中国画艺术的特点。写意之妙,全在于画家心灵深处与宇宙万物精神的交融。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已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单纯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不是纯主观的表现,而是主客互渗、物我相融的意象,这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写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一片坦然,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淌。写更是一种功夫、一番感受,并经由一个写字,把画家的性情感怀淋漓尽致地表白。写还是一种充满着道的意识,伴随艺术家主观精神的意,使内心情思得于表达。这正是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实质内涵。除此,则很难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写意。
中国油画的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精深广博的沃土上,汲取丰富的滋养,使之真正在主流风格与总体倾向上坚持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精神和新的生命。它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早在1957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在《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中国油画风》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绝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的油画一模一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由此可见,老一辈油画家也早已意识到油画中国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喜的是,经过一段迷茫与困惑之后,中国油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谓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其中,最能体现油画中国风实质内涵的意象油画,经过油画家们多年努力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展现了可喜的成果,而且正处于新的发展势头。意象写意油画的出现,在艺术语言、表达样式逐渐模糊的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确切地说,真正实现油画中国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尤其是中国绘画特有的笔墨韵味,在油画表现中如何体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与理解,深刻领悟意象写意的深层内涵,这是实现油画这一外来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立血脉联系的关键。中国的写意概念并非以工具材料来界定,也不是以作画速度的快慢去体现,更不是简单的样式模仿,它是由写意性精神的内涵决定的。内在精神才具有实质性价值和意义,才是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含义。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勇于去探索。
以写意或意象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切入点,使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开创一条油画民族化道路,是切实可行的。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使写意或意象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独具风貌的特征。在中国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人早已经习惯并接受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和审美趣味。把笔不到而意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审美意味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因此,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偶然,不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是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我们有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特定的精神文化模式,将引领我们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自觉去吸取和融化他民族之文化滋养料(蔡元培语),使之化生为中国文化语境的样式。从此,中国油画将更加丰富多彩,走向世界。
【论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相关文章:
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07-01
论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论文03-24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影响论文07-03
雷锋精神是什么及雷锋精神内容03-01
听论团队精神讲座有感04-19
论中国教育作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