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救赎的故事。
我感动于哈桑的真诚、忠心、勇敢以及善良,那中国娃娃似的脸,永远燃烧着微笑的兔唇少年。也为曾懦弱、自私的阿米尔感到失望和痛心。但当最后,阿米尔终于正视自己的内心,踏上自我救赎的道路(当然他确实也做到了),并对索拉博真诚的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我看到了阿米尔的成长并对此感到欣慰。
所以,除了哈桑的真诚和奉献,震撼我内心的,还有阿米尔的成长。
故事的开始,阿米尔和哈桑是喝同样乳汁长大的兄弟,是一起玩耍的朋友(在年少的阿米尔心中他也这样认为)。但当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赏,赢得了放风筝比赛,在让哈桑替他捡回掉落的风筝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哈桑被人在小巷子里侮辱却没有挺身而出,他背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他说,“说真的,我宁愿相信自己的是出于软弱,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哈扎拉人,不是吗?”
我承认,在阿米尔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为此深深感到羞愧。正视自己,我并不否认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自我以及自私。也许,这是我成长的过程中必经的历程,只有正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慢慢的成长,可能自己永远也做不到像哈桑那样的正直善良品德高尚。但是,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持续成长并不断进步的过程。
当阿米尔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阴暗,不敢面对哈桑的时候。谎言和背叛的十字架日日夜夜折磨着他,当他朝哈桑扔石榴,渴望哈桑还击的时候,他多么渴望说出事实的真相从而得到解脱。可是,他不敢。得到爸爸的所谓的赞赏以及软弱不允许他这样做。可是,他太渴望解脱了,为了从谎言和背叛的虚空中彻底逃离出来,他决定赶走哈桑。于是,他说了一个谎:哈桑偷了他的钱以及手表。
当哈桑的回答简单得只有一个字,以他嘶哑孱弱的声音说:“是”的时候,阿米尔随即明白那是哈桑最后一次为年少的他牺牲。同时也明白了另一件事情,他说:“哈桑知道,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子里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道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的毒蛇,湖底的鬼怪。我不配他做出的牺牲,我是撒谎蛋,我是骗子,我是小偷。”阿米尔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在哈桑面前,自己阴暗、卑鄙无所遁形。他感到了自责和痛苦。
哈桑走了,带着阿米尔的谎言和痛苦远走他乡。可是,生活还在继续。俄国入侵阿富汗,阿米尔跟随爸爸逃往美国开始他新的生活。
在逃难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俄国士兵。当阿米尔的爸爸为了维护妇女和那个俄国士兵正面交锋的时候,他直面了爸爸勇敢,也再一次正视了自己的懦弱。
在俄国士兵怒不可遏,打开保险栓,将枪口对准爸爸的胸腔的时候,其实阿米尔可以有很多选择解救自己的爸爸。可是,他选择了用双手把脸捂住……然后,枪声响起。而他心里想的确是:完了,完了。我十八岁,孤身一人,在这个世上举目无亲。爸爸死了,我得埋葬他。把他埋在哪儿呢?埋完之后我该去哪里呢?
爸爸没有死,让他停止了脑海里荒诞的想象。然后他看到,被解救的妇女的丈夫亲吻了爸爸的手,他意识到了勇敢的力量。
时光在流逝,阿米尔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成长。
在美国,他第一次勇敢的向索拉雅求婚。
读到这,我很开心,阿米尔终于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我由衷的为他鼓掌。人生总得跨出勇敢的第一步,不管用了多久的时间,可是,总得跨过这道坎,才能赢得自己。
美国的生活在一成不变的时光中平稳的向前行驶着。直到,阿米尔接到拉辛汗打来的电话。他拾起在睡梦中从未忘记过的来自喀布尔的记忆。那个在雪地里奔跑、举臂挥舞的兔唇少年,那句魂牵梦萦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拉辛汗说:“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然后,他坐上了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不得不接受两个事实,其一:哈桑为了捍卫他阿米尔在喀布尔的居所,再次以他不求回报的忠贞为阿米尔牺牲,他付出了生命。其二:自己的父亲也背叛了情如手足的朋友,以最不齿的方式侮辱了朋友的妻子,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回想总总,他得赎罪!不仅仅是为自己,还有自己的父亲。他想起爸爸跟他说过:他的问题是,总有人为他挺身而出。如今他三十八岁了,头发日渐稀疏,但还没有老到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地步。
哈桑已经走了,但他的一部分还在(他的孩子索拉博),在喀布尔!然后,阿米尔告诉拉辛汗,他要去喀布尔。
回到喀布尔,儿时的噩梦再度上演。他愕然的发现,曾经侮辱过哈桑的阿塞夫正以同样的方式侮辱着他的孩子—索拉博。毫无疑问的,阿米尔做出了早在儿时就应该做的正确抉择:挺身而出。尽管被阿塞夫打得很惨,但是他不停的笑着,大笑着。因为他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他大笑。
故事的最后,得到解脱的阿米尔和开始新生活的索拉博在一起放风筝,一如儿时的阿米尔和哈桑一般。
“你想让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
索拉博点头。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