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带动科技进步论文范本
无论怎样抬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位和作用,似乎都不过分。请看最新统计数字:到目前,全省各类产业化组织发展到9809个,其中符合国家农业部统计标准的龙头企业4188家,创汇型龙头企业1300多家。各类产业化组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55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带动农户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1·2%,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多万人。有40%的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产业化发展。
一、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产业化经营,龙头是关键。我省采取各种扶持措施,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基地、带动农户的能力。
扶优扶强,膨胀大中型龙头企业的规模。“九五”以来,全省每年用于龙头企业的技改资金都在100亿元左右,共引进农副产品加工成套生产线300多条。乳山市中鲁果汁集团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先后在省内外建起7个果汁厂,年加工能力由2万吨猛增到10万吨,带动果农120多万户。与此同时,我省还引导龙头企业拓展经营领域,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诸城市外贸集团在肉鸡加工能力持续扩大的同时,新上淀粉加工和色素生产项目,年加工淀粉110万吨,占全国淀粉年产量的25%,加工黄色素2亿克,占世界饲料用黄色素的33%。
加快发展县域中小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的群体优势。打破所有制界限,国有、集体、民营、股份制、外资一齐上,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产业化经营。安丘市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发展龙头企业,形成千家万户搞加工、千军万马闯市场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00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
在大大小小龙头企业带动下,全省形成了鲁中、鲁西瓜菜生产基地,胶东、鲁中、鲁西北生猪、肉鸡、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养殖基地,胶东、鲁北、鲁中山区干鲜果品生产基地,以及半岛地区、黄淮流域的渔业养殖基地。这些产业化基地的形成,有效地拉动了全省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完善经营机制龙头与农户紧密联结
各地根据这几年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在探索和创新中建立新型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公司+农户”模式,密切了龙头与农户的利益连结关系。
发展订单农业,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近年来,各地根据物价波动大,产品价格低的新情况,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和利润返还等形式,加大对基地农户的扶持。省和各地还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和举办产销洽谈会的方式,强化龙头与基地的衔接。去年省农业厅组织的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销洽谈会,分别签订购销合同15·5亿公斤和7·5亿公斤,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10%左右。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目前全省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7万个。这类组织大都由几十户、几百户农民自愿组成,小群体共同对接大龙头,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莱阳市已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200多个,通过这些组织,全市一半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了稳定的利益联合体。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吸收农民入股,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农民既是职工,又是股东,连利又连心。莱阳宏富食品公司是1995年由78户农民入股筹资200万元兴建的蔬菜加工企业,到2000年,入股农民达到120户,公司总资产增加到2000多万元,农民每年分到的红利一直保持在15%以上。
三、龙头企业拉动科技兴农
通过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全省科技兴农的有效组织形式。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全省实施了科技兴农三大工程。
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龙头企业加大了基地建设的投入。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2000多万亩,高油、高蛋白专用玉米400多万亩。瓜菜面积发展到3700多万亩,花生、果品、茶叶、桑园、黄烟、花卉、药材、牧草等3000多万亩。目前,全省80%以上的生猪实行圈舍饲养,鸡、鹅、鸭的设施化养殖率达90%以上。
农业标准化工程。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要求,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逐步推行标准化生产。我省采取龙头带基地的办法,先后启动寿光、苍山、安丘100万亩放心菜,龙口、栖霞100万亩放心果,日照10万亩放心茶,诸城、阳谷的放心肉,以及荣成、蓬莱的放心鱼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每家每年用于基地农民科技培训的支出平均在5万元到10万元,合计一年投入大约在2亿元左右。诸城外贸集团公司每年都拿出50多万元资金,聘请国内外专家对基地饲养户按期培训。龙头企业的培训促进了基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