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堂宣扬的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借语文课堂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从而达到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
语文教学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用祖国的山川之美、风俗之美、历史之美陶冶学生;用民族的传统之美、文化之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让学生在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我在黑板上写“雅正”一词,请学生释义,无人能答;我又写“物色”一词,也是鲜有人知;至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也大都不知所云。在如今中学生的“字典”里,似乎只有“指教”“寻找”“我爱你”这类浅俗的词句,而稍富传统文化色彩的“文辞”,他们却知之甚少。语文教学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研究,“少慢差费”问题依然摆在广大师生面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生连我们古老而优雅的母语都掌握不好,何以在其他方面有更高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工具性”自不必说,而我们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这种“人文性”的开发。我们不否认别国优秀经验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但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要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以补足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低下。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如今,大部分中学生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匮乏,因此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自然不如人意。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用祖国的山川之美、风俗之美、历史之美陶冶学生;用民族的传统之美、文化之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让学生在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当语文学科的性质重新确定为“文化载体”时,我们更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向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重铸新世纪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语文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它本来就该满载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
语文教学就要起到文化传递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感受到传统文化特有的甘甜与魅力。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特定思想情感、特定生活情景、特定文化传统的写照。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我们必须着意引导学生去把握汉语言文化的内在特质,体会作品中蕴涵的精神价值、道德观念。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鼓励学生读背,使学生养成品读古诗文的习惯,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唤醒学生的心灵夏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汉语言婉转和谐的音乐美,揣摩汉字的形式美、意蕴美,唤起丰富多彩的意象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汉语言的内在美有更加丰富、细腻、深刻的理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交流,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觉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在体验中深入作品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实物的展示、音乐的渲染等方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氛围之中,真正感染学生的心灵。
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庄严使命。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是新世纪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证。
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象。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借语文课堂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从而达到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飞跃。语文教学要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铭刻下传统文化的记忆,真正培养学生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语文教堂宣扬的传统文化】相关文章:
教堂结婚誓词07-03
教堂婚礼誓词07-06
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07-01
语文教学中的培养传统文化07-01
《科学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语文阅读07-02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的语文阅读题07-02
教堂山上班第一天07-10
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的传播论文07-03
高中语文教学及传统文化的契合论文07-03
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影响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