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蝈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5 12:01:57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文蝈蝈教学设计

  1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一段蝈蝈鸣叶的录音。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吗?(蝈蝈)这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响亮,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生活中,你们听到过这种叫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弄明白,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文章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课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善待小动物有什么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美美地读课文,想一想对话描写在作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蝈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05-21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1-27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01-02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7-04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7-05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4篇06-07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5篇06-01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5篇)06-01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15篇02-10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