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5 19:29:18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

  《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以江南农村为背景,《社戏》展现的则是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社戏课堂教学实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人物。

  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文中的“我”对美好童年的追忆与眷恋,以及对家乡小伙伴和乡亲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

  3. 理解文中结尾怀念罗汉豆怀念社戏的感情和理由。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并能够把这种体悟与自己的生活感触相联系。

  三、本课创新设计的设想及理论依据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内容又是写童年生活的,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全方面地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并力求让学生与作品之间展开对话,体会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共鸣。

  三 课堂实录部分是第三课时的内容,下面先就第一、二课时的内容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落实文学常识、生字词,朗读文章,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带领学生一起品读文章。重点是体会看社戏对于文中的“我”的意义,以及这次看社戏前的一波三折,从而为后面的第三课时作铺垫。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轻缓的乐曲、江南水乡月夜画面、江浙一带月夜航船、小伙伴偷豆等)

  五 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接着讲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上节课讲到“我”随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这里可是我的“乐土”。(学生纷纷呼应)“我”在这里可高兴了,既可以钓虾放牛,又可以不读书。不过令我最高兴的事情还是去看——社戏。

  师:但是我们前面讲过,“我”盼望去看社戏的心情可算是一波三折。在小伙伴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去看戏了。到了赵庄,戏并没有我想象的精彩,所以我们就乘船会回来。回来的路上,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生:回来的路上,他们去“偷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师:“我”和小朋友一起偷来的豆子,大家觉得味道如何?

  生:文章接近结尾处,六一公公问道豆子好不好吃,迅哥儿回答好吃。

  生:文章结尾也写到,再也没有吃到过那夜似的好豆,说明那夜的豆最好吃。

  师:这里刘老师有个疑问。六一公公给我送来的罗汉豆,那一定是经过了精心挑选才用来招待客人的。那为什么,我并不觉得六一公公送来的豆子好吃,反而觉得那夜的豆最好呢?

  生:并不是豆子本身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这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豆子,所以豆子中有了不同寻常的内涵。

  生:这是小伙伴们集体劳动的成果。滋味自然不一般。

  师:同学们都体会到,不是因为豆子特别,而是因为这豆子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摘一起吃,所以才令人难忘。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生:前几天学校组织大家去北海做实践活动。其实北海大家都去过,不过这次是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这才显得非常不一般。

  师:看来,小说中的这种情感我们也有所体验。

  师:那我们回到文章中来,“我”和小伙伴们那天吃的豆子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是我和小伙伴一起偷来的。

  师: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偷”,跟我们寻常意义上的“偷”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生:不是。小伙伴们只是背着家长到自己地里去拿了些豆子。不是偷窃。

  师:看来 这只是小孩子的一种行为,带着孩子之间特有的乐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童趣”。“偷”是童趣的一种体现。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幅“归航偷豆”图。里面画了几个小伙伴,你们能不能根据文章中对小伙伴的描述,猜猜他们都是谁?

  生:跑在最前面,装了最多豆子的是阿发。因为他是在偷自家的豆子,阿发看到自己家里的豆大,就让小朋友偷自己家里的豆子,很淳朴厚道,非常热情地招待迅哥儿。阿发很大方。

  生:双喜是个处事非常周到的孩子,很为小伙伴着想。文章第26段中说道,双喜怕伙伴被家长骂,非常关心自己的伙伴。

  师:可见包含了小伙伴们之间深切友谊的豆子,那味道定然是令人难忘的。

  师:同学们能不能透过文字去想象出一幅那晚的图景,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我想象在悠悠的小船上,伙伴们边说笑边包豆,不一会水就做开了,豆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生:那是一个晴朗的月夜,微风徐徐,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映照着伙伴们可爱的脸庞。

  生:芦苇荡里静极了。在一片喧闹之后,我们静静地坐在船上,只听到柴火噼啪作响的声音,还有豆子咕嘟咕嘟煮沸的声音。我们享受着月夜的美丽。

  生:我们耳边听到悠扬的笛声,闻着淡淡的水草的香味,当然还有越来越浓的豆香……一切都令人沉醉。

  师:同学们的想象美极了。你们的想象来自于哪里呢?

  生: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景物的描写,根据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个月夜的美丽。

  师:那么请每个同学闭上眼睛,老师带着你在轻柔的音乐和优美的文字中,再次感受那个偷豆吃的月夜带给小伙伴们的美好。

  (配乐朗读 幻灯片 图片 文字“月朦胧,水潺潺,草清香,笛悠扬”)

  师:在美丽的江南月夜,“我”和情意深切的小伙伴,一同偷豆煮豆,这难得的经历让我对那夜的“豆”念念不忘。

  师:那夜是美丽的。除了豆以外,那夜的戏也令人难忘。那夜的“戏”精彩吗?

  生:结尾说,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说明那夜的戏给迅哥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是好看的。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戏不算精彩。因为想看的全没有,最怕看到的老旦却出现了,而且依依呀呀长了很久。

  师:这么看来戏本身并不是很好看,那文章结尾为什么还要说再也没有看到过那夜似的好戏呢?

  生:戏外的经历令“我”难忘。比如开始时想要去看戏的一波三折,令他对这个戏充满了期待。所以看些的经历令人很难忘。

  生:看戏回来时,偷豆的经历弥补了看戏的遗憾。

  生:小伙伴们一起,独自出行去看戏,这种独特的体验平添了戏的精彩。

  生:在江南水乡的月夜中行船,那么美丽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以后再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那是独一无二的。

  师:文章的结尾,作者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那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我”真正怀念和眷恋的到底什么?(写在在课堂用本上)

  生:“我”成年以后真正怀念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的美好时光。

  生:“我”怀念的是童年的无限乐趣。童年的时光是一去不返的。

  生:“我”怀念和那里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美好的情谊。

  师:“我”怀念童年,怀念美丽的过往。人总是对美好的东西充满向往和留恋。而文中提到的“戏”和“豆”就像是一根红线,牵引着童年里众多美好的人和事,让“我”充满了眷恋。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在生活中,一提到某一样东西,某一个人就可以让你想到一段美好的时光?

  生:军训使我们难忘的一次经历。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今年在那里过中秋节。部队里发的月饼非常大,味道不怎么好,不过同学们吃的很香。我想以后一吃到月饼,我们都会想起军训的时光吧。

  生:我家现在有一个变形金刚,是我妈妈送给我的。那是他奖励我外语得了92分的礼物。为了这次外语成绩,我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每天听听力背生词读课文,通过这次努力我知道我可以学好外语,增强了自信心。所以这个变形金刚记录着我的奋斗,一看到他,我就会想起这段经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鲁迅先生写了这么好的文章,也让我们一起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又想起了这么多美好的事情。

  师:童年是美好的,也是易逝的。我们无法挽住童年或者一切美好事物的手腕,让它多停留一会。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珍惜现在。

  惜“戏”

  平桥归省乐趣多,钓虾放牛多快活。

  登船看戏心难耐,月夜行船景动心。

  船头看戏难尽兴,月下归航拾豆趣。

  童年美好易消逝,劝君惜取眼前时。

  希望同学们以后再读到鲁迅这篇《社戏》时,就能够想起同学们和刘老师一起学习的时光,想到初中阶段美好的生活。好,下课。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社戏教学实录07-01

《社戏》课堂实录07-02

社戏的课堂实录07-02

社戏课堂实录07-02

社戏优秀教学实录07-01

关于社戏课堂实录07-02

社戏优秀课堂实录07-02

关于社戏的课堂实录07-02

《社戏》教学课堂实录07-02

课堂教学实录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