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15:34:38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教学实录

  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教学实录,欢迎阅读参考。

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教学实录

  一、情景导入

  课前交流

  课前学生看自己这两年参加活动时的照片,师板书课题:动作描写,让人物“  ”起来。

  师:同学们,从刚刚的这段视频中有没有找到自己或你的小伙伴?

  生:找到了。

  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场景?

  生1: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吃烧烤的照片,它让我想起了我们和老师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的有趣情景。

  生2: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到实践基地的照片,它让我想起了不爱运动的我们攀岩时怎么也爬不上顶峰时的窘态。

  生3:……

  师:是啊,一晃两年过去了,视频里的照片都是这两年里,你们参加各种活动时老师偷拍下来的一些镜头,一下子就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让我们记住了小伙伴们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别之处。今天我想带着大家,用另外一个镜头——我们的笔,去捕捉自己或小伙伴们在每次活动中动作上的特点。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笔记下你喜欢的小伙伴或自己动作上的可爱、可笑、可学之处?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让照片上的人物 “动”起来吧!(补全板书: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

  上课

  二了解概念

  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叫动作描写。

  生1读:“动作”描写的概念

  师: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你来读。

  生2读:“动作描写”的作用

  师:那么怎样进行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更突出呢?我们来读读我们学过的一些文章中写人物动作的片段,学学那些作家们动作描写上的诀窍。(板书:诀窍)

  三、技法训练:

  1、诀窍一:认真观察,细化动作

  师:认真观察,细化动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诀窍。请你来读(板书:细化动作)

  生读:动作描写的要领。

  师:这个打虎片段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谁来读上句,下句呢?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生1读:①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抡起哨棒用尽力气打虎。

  生2读:②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

  师:你们认为哪句好?好在哪里?

  生1:第二句好,写得很详细生动。

  生2:第二句用了很多动词,写出了武松的勇敢无畏。

  师:同样是写“打虎”,前一段写得很粗略,没有写出具体的动作,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生动;后一段则分别抓住了“抡、劈、揪、按、打”具体动作,细致入微,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细化动作的妙处。

  师:我们来看这张照片,看同学们是怎么到终点的?

  生:合作着走去的,只有李奕帆和王翔是爬去的。

  师:知道李奕帆为什么要爬到终点吗?他是怎样爬到终点的呢?我们来看一组慢镜头,谁来细化李奕帆和王翔爬到终点的过程。

  生1:烧烤那天,在玩两人三足的比赛中,李奕帆和王翔那组在半途摔跤了。

  生2:王翔想试着站起来,李奕帆见同学们一队队都奔向了终点,他着急起来,怕浪费时间,拖着王翔拼命朝终点爬去。

  生3:快站起来的王翔,再次摔倒在地,他们的腿搅在了一起。王翔两手撑在地上只顾笑。李奕帆,移左腿移右腿,拖着王翔朝终点爬去。最后在同学们的狂笑声中他终于把王翔拖到了终点。

  师:通过细化李奕帆爬到终点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李奕帆?

  生1:不退缩。

  生2:困难面前不低头。

  生3:永不言弃。

  师:细化动作的妙处是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服输,永不退缩、永不言弃的李奕帆。学习上他也是这样的,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哦!

  2、诀窍二:仔细推敲,选准动词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细化动作可以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其实,细化动作只是动作描写的初步要求。要准确地描述动作,还得注意第二个诀窍——仔细推敲,选准动词。(板书:选准动词)请大家自由地读描写林海音小时候去书店看书的片段描写,对比一下括号里面和外面的动词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自由地读:我跨(走)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走)到里边来了。——林海音《窃读记》

  生1:括号外面的动词好。

  生2:“跨”字写出了林海音想快点看书。

  生3:“挤”字写出了书店里的人很多。

  师:括号外的“跨、踮、挤”几个动词,写出了书店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读书的如饥似渴。正因为林海音如此地爱读书,所以她才成了今天的大作家。我们要想写好作文,也要多看些好书哦!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情景,揣摩人物心理,填上准确的动词。(请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讨论好了请举手。)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1:“推”、“走”、“穿”、“穿”、“跨”、“拿”、“刷”、“拉”、“洗”、“跑”。

  生2:天啊!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跳)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窜)进洗手间,(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下,飞快(冲)出屋子。

  师:他们谁的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生1:第二句的动词准确,用上这些动词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生2:第二句的动词准确,写出了时间紧迫。

  师:同样是写“迟到”,经过仔细推敲,用上 “蹬、跳、拉、套、窜、抽、戳”等动词,将人物在要迟到的情形下抓紧时间洗漱的动作描写的细致入微,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诀窍三:抓住情态,恰当修饰。

  师:其实,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状况下)做同样的动作,也会有轻、重、快、慢的差别;其神情姿态,也会有明显的不同。在动词前面加上恰当的修饰语,就会使文章更富于表现力。抓住情态,恰当修饰,这就是动作描写的第三个诀窍。(板书:恰当修饰)

  片段描写: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项冰如《鱼游到了纸上》

  师:还记得这个片段描写的是谁?在干什么?

  生: 这个片段写的是青年在观察金鱼。

  师:看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 从“呆呆地、静静地” 可以看出青年观察金鱼投入、入迷。

  师: “呆呆地、静静地” 这两个修饰语不仅写出了青年观察金鱼入迷,也为下文青年让鱼游到纸上做了铺垫。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诀窍,我想请吕昕妍同学给大家当模特。吕昕妍同学你愿意吗?

  生: 愿意。

  师:等会不管同学们用上怎样的词形容你,你都不会介意吗?当然,这些词都是文明的。

  生:不会。

  师:请大家看这一组照片,想象吕昕妍同学吃烤肉时的情态,在动词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语。

  吕昕妍(        )地吃着烤肉,连(              )。

  生1:津津有味地吃。

  生2:大口大口地吃。

  生3:连最后一点也不放过。

  师:通过想情态,加修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吕昕妍?

  生1:想快点吃完照相,而不顾淑女形象的吕昕妍。

  生2:贪吃的吕昕妍。

  生3:……

  师:谢谢大度的吕昕妍同学让我们学到了恰当修饰这个动作描写的诀窍。

  4、诀窍四:把握特征,巧用修辞

  师:学会了修饰,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把握人物特征,巧用修辞。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四个诀窍。(板书:巧用修辞)请你来读这段话。

  生: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艳丽奇葩,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的插上几枝,那就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大胆夸张,灵气飞扬;多用排比,富有气势;反复吟哦,绵绵含情……

  片段描写: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人物描写一组》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师:请快速默读这段文字,说说“塌”等这些动词写出了小胖墩的什么特点?那小嘎子又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写小嘎子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1:这些动词写出了小胖墩粗壮、沉稳的特点。

  生2:从“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

  生3:写小嘎子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嘎子比作猴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嘎子如猴子一样的灵活,为文章添加了色彩。

  师:还记得我们跳绳比赛时的情景吗?

  生:记得。

  片段填空:跳长绳比赛时,陈老师一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天空的欢呼声。张老师和谢老师随着这一声哨响用力挥动手臂,抡起绳子,把它抡得“嗡嗡”直响。我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像(       )一样跳起了那优美的“8”字舞。抡到半空的绳子如同一道银弧。银弧之中,我们像(    )一样上蹿下跳,像(    )一样左右跳跃,像(    )一样往返疾飞……

  师:想一想,该怎么填?我们来看一看现场,看看参赛者们各自是怎么跳的?(观看跳绳比赛小视频)

  生1: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生2:像(袋鼠)一样左右跳跃。

  生3:像(燕子)一样往返疾飞。

  生4:像(蜜蜂)一样跳起了那优美的“8”字舞。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比喻、排比。

  师:用上了这些修辞手法是不是为这段动作描写增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

  生:是。

  师:请问周天宇同学,你是怎么知道蜜蜂跳“8”字舞的?

  生:我从一本有关昆虫习性的书上看到过。

  师:看样子要巧用修辞我们不仅要学会细致地观察,还要广泛地阅读才行哦!

  四、妙笔生花

  师:刚刚讲的这四个关于动作描写的诀窍大家都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说了不算,眼见为实。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要抓住人物动作,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四个诀窍,描写一个片段,看大家是否能“绘其行,现其人”。这些题目可供同学们参考。

  好题借鉴:《爱抢镜头的——》、《书迷——》、 《贪吃鬼——》、《捣蛋鬼——》、《搞笑大王》、《权力王》、《点子王》、《女汉子》、《喜剧大王》……

  师:可以把我们学过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结合起来写;可以写视频中的小伙伴;也可以写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注意准确使用动词,借动作描写凸显人物形象,开始吧!

  生:边看视频边写。

  师:谁想上来展示自己的片段描写?

  生1:读片段描写“吃货”李奕帆

  师:他写得怎么样?

  生:他写得好。对李奕帆烧烤时的动作描写很形象,抓住“刷、撒、转”等动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烧烤动作娴熟的李奕帆,听着听着我也掌握了烧烤的步骤了。

  生:“闻一闻”、“舔一舔”这些修饰语,使李奕帆吃货形象跃然纸上。

  生2:读片段描写“娘娘腔”谢善武

  师:他写得怎么样?

  生:他写得很形象。通过描写谢善武生气时的动作,写出了他那像女孩子一样掩面哭泣,边哭边诉,还摇几下身子的“娘娘腔”形象。

  生:他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还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进行了描绘,使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五、课堂小结

  其实,还有很多同学也写得不错,下节课我们来一一展示,看谁学会了妙用动词,让笔下的人物“动”起来了!

  六、板书设计

  动作描写,让 人物“动”起来

  诀窍:{ 细化动作

  选准动词

  恰当修饰

  巧用修辞

【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关于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实录04-12

人物描写课堂实录07-02

《北京亮起来了》课堂教学实录07-04

关于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07-04

北京亮起来了课堂实录07-02

人物传记课堂实录07-02

白鹅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案例反思07-03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课堂实录素材07-02

《北京亮起来了》精品课堂实录07-02

激活个性活化人物课堂实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