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庖丁解牛教学实录
庖丁解牛一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庖丁解牛教学实录,欢迎大家浏览。
一、引
师:今天我们要和一个人对话,这个人是很神秘的。有人说,他极大,如鲲鹏展翅击水三千里,拍风而上九重宵,遨游于碧海长空,不慕恋滚滚红尘;有人说,他极小,小如蝴蝶款款而飞,悠游自在,心之所适,行之所安。今天让我们翻开书本和庄子展开一场对话吧。
二、读
师:早自习,根据大家的质疑,我们基本疏通的字词,现在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评论。
生:读(有点紧张,有的地方断句不清晰)
同学举手评论。
生:句读不是很清楚,语速还有点快 。
师:请你再读一遍,注意刚才提及的问题。
生:读(效果很好,句读清晰,很有韵味)。
同学评论:句读清晰,富有古典韵味,姿态从容,给我们很美的感觉,抑扬顿挫时缓时疾,他是用心在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文章。
三、问
师:布置大家预习时,要求大家用纸条提出自己的疑问,现在老师归纳出这么几个问题
(投影展示同学提出的问题如下)
(1)《庖丁解牛》标题中的“解”该如何理解?是“杀”还是“剖”?
(2)我觉得文惠君话语中的两次“善哉”含义有区别,但说不清,请教
(3)“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是指什么?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标题中的“解”该如何理解?
生:是“剖”,分解的意思。如果是“杀”那就是结束生命,庖丁解牛文章中大部分是展示庖丁解牛技术高,是切中他分解的技术高,而不是在结束牛的生命的技术上。(学生基本都能思考得到结论,由浅入深)
师:请看第二个问题 ——文惠君话语中的两次“善哉”含义是否相同?
请大家由词语本意出发,联系上下文,思考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我们先来看第一处“善哉”,出现在文章哪里?
生说:“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是对庖丁技术的赞美,我觉得含义是“真好啊”!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真厉害啊”)
师:请你翻译下这个句子。
生: 翻译为 啊!好啊 !技术怎么会到这样(出神入化)的境界?
师:这个善哉 是一种赞叹
板书善——(赞)技
师:庖丁解牛的技艺是如何出神入化?竟会引起文惠君这么大的赞叹?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庖丁解牛动作的语句,并朗读。
生: 读 。
请同学点评。
生 : 庖丁解牛动作有音乐美。何于音律。
师:请找到文章中的相应文句说明
生读: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前面分说用拟声词体现庖丁解牛时的声音,“砉然向然”“ 騞然”最后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句互文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解牛变成了艺术。
师:还有表现庖丁技术出神入化的句子吗?
生:“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
师:这16个字怎么说明庖丁技艺高超?
生:运用了动词 “触”“ 倚”“ 履”“ 踦”分别是“接触 靠 踏 支撑”
师:请你示范下动作,并提出这点说明什么?
生: 动作是麻利 、熟练。
宰牛本是血污之事, 在这里变成了富有美感的艺术,牛成为了庖丁的作品。不由的文惠君发出“嘻 ,善哉!”的赞叹,
“啊,真是太好了!”
板书 善——(赞)技——动作娴熟
音韵优美
再朗读相应语句 ,用心品味解牛动作的传神描绘!
师: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善哉”的含义。
请大家看上下文,齐读: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生:这里的善哉不同于先前的赞,是因为得道,是得道之后的一种感叹。
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字准确的体现“善”的含义?
生:悟!
板书 善——(悟)道
师 :那么 “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请大家朗读“庖丁之言”(第三段),大家一起来悟道——
生:齐读第三段。
师:由庖丁之言 如何悟“道”(请找文章中的句子来体悟)(庖丁得了什么道)用一个字概括?
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根据牛的天然生理结构进行解牛。这个是庖丁之道,他说明了道是一种规律,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之道就是根据牛体的天然结构,反映到事物上就是规律。
师:这就告诉了我们 这个是道之所?
生:道之所在。
师:换一个字?
生:道之所——存
板书——存道
生:十九年,刀刃如新发于硎
用了十九年 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过的那么新,说明刀刃的新是庖丁履行道的结果,也是体现了庖丁躲避主要骨节,才能保持刀刃。
师:刀刃的描写是庖丁之道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从这个细节表现出庖丁对其解牛之器的珍惜第一是避开骨节处 第二是善刀而藏之,这个是要善于积道。
板书——积道
生:“每至于族,……视为止,行为迟” 这个是在行道中要很小心,越到最后部分,越要小心谨慎。
师:这个是行道中要保持的一种心态
生:得道者要对道要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
师:板书—— 敬道
生:“以无厚入有间……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个说明行道的一种方式,要以无厚的刀刃入有间之骨节间
师:这个就是依道 或者是循道
板书——依道
四、联
师:庄子在短短的语言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之技,更借庖丁之口让我们体悟了存道、悟道、用道、得道,对道做了充分的阐发,不过仅仅200多字的短文 有如此的文化含量,我们现在不仅是要喜欢庄子,更应该尊敬。文惠君从庖丁的一席话中悟出养生之道,那是他个人的内化,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庖丁解牛给你如何启示?
生:因为庖丁他利用了牛的那些间隙去解牛,而没有像平常的屠夫那般硬碰硬地去砍,去切,最终导致了两败俱伤的地步:伤了牛的筋骨,断了牛的脉络,同时也伤了自己的刀。每个人都寻求的是两全其美的境界,而不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梁惠王看见了庖丁用自己的睿智去解牛,顺应了天理。而这种顺应了天理确是一种不争的境界,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这是养生的最好办法
生: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它是从一种社会文化的角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应该如何去对待人生。 生:一篇文章,初读的时候往往只可能得其大意,这就像庖丁所说的“所见无非牛者”。在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如果你能细读善思的话,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发现表情达意的精妙,并理解作者独运的匠心。这时候,也就“未尝见全牛”了。
生:我觉得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很类似王国维读书的三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三句话。第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以和庖丁‘所见无非牛者’相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生:这也类似我练琴的过程……
五、结
2300多年前,甲骨文中的主,字型下面是灯盏,上面是灯火,就是后来的“炷”。养生主就是点亮我们生命的火柱。
2300年后的今天,这灯盏丝毫没有犹豫岁月的流逝而黯淡,相反,它却支撑着我们的生存,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涵养了我们的生命。
【庖丁解牛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庖丁解牛》名家课堂实录07-02
庖丁解牛优秀课堂实录07-02
庖丁解牛名家课堂实录07-02
白鹅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案例反思07-03
识字的教学实录07-04
《恐龙》教学实录07-04
《左右》的教学实录07-04
《zcs》的教学实录07-04
《雪儿》的教学实录07-04
《林海》的教学实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