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新闻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一、 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突出这种真实性,写作者往往会从三方面考量:一是使用准确数据,二是客观反映新闻现场,三是还原采访经过。明乎此,考生即可较好的解答该类题型。如《专题训练用书》第153页《买楼定金也刷卡》的提问 “这则消息行文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和《系统复习用书》第168页《歌声传出难民营》的第一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新闻材料真实性及其作用的理解。
二、 研究新闻主体的时效性
新闻报导讲究事实主体的时效性,而及时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正是纪实类作品价值之所在。众所周知,记者总是抢先以真、短、快的方式告知受众第一手有价值的事实,那么包括考生在内的受众也要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影响,迅速捕捉基本信息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语文月刊》2008年1-2期“模拟试题(三)”选考文本《与罗中立对话》的问题“哪个访题最具新闻价值”答案中将该访谈的时效性放在了首位,而2007年广州会考题《赤几授予广东医生银质勋章》的最后一问也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
三、 体会新闻凸显的时代精神
任何一则新闻都负载着贴合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的特殊使命,考纲又把“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分别纳入能力层级E和F,足见考生在考试答题时对时代特点葆有高度敏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的重要性。《专题训练用书》第148页《一老人在街头摔倒》阅读探究点“四则报道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再如“金鸡蛋”70页《当代毕升》文本阅读第三问,答好此题的考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公众意识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四、 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因为“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规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这就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考生若在答题时把握了所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含义,注意了遣词造句上的准确精炼性,则极易夺得高分。2007年新考纲调研卷( B)《银牌,重似金牌》中设置的这样一道题“标题表达有失准确,你怎样看”,“金鸡蛋”80页《易中天现象解读》提出的“解释‘平民学者’”的问题,即可经由此途径得到确切解答。
五、 了解新闻手法的巧妙性
新闻虽属实用文体,但也少不了多样化的表现手法。特别是访谈与通讯,离不开巧妙的艺术技巧,比如提问方式和细节描写就涉及相当程度的智慧。只不过相比文学作品,其手法运用显得隐蔽一些,需要考生自己去发现和分析,从而根据文章特点迅速找到该手法的“藏身点”,进行内容与表达效果上的剖析。2007年广州一模卷《中国天然气之父》第二题“你认为本文提问质量如何”,《当代毕升》(出处同前)第二题“简析本通讯细节描写特色”,就带给考生不少启示。
六、 领会新闻材料的详略处理
无论什么文体,丰富的材料都是血肉,但并不意味着一味堆砌或零散分布是好事,以真、短、快见长的新闻更不例外:在材料的详略得当与谋篇布局的缜密有序上下足了工夫。怎样摆好详略位置才能让文章视野更开阔、问题更具普遍意义、大众更易关注和接受,这是新闻工作者与考生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文本《银牌,重似金牌》(出处同前)最后一问“为何详写失败而略写成功”极具代表性。
【高三语文新闻阅读专题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08-03
新闻性电视专题节目进行策划应注意的问题07-13
高三生物教学专题总结02-24
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阅读教学07-02
语文阅读教学07-02
语文阅读的教学反思07-02
语文阅读六要素07-04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07-30
浅析语文阅读教学07-02
关于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