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于永正教学实录

时间:2023-03-02 16:08:12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将相和于永正教学实录

  第一板块 梳理文章 练习归纳

将相和于永正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将相和》。大家已经读过课文,文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

  生: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

  (板书“廉”和“蔺”,讲解容易写错的笔画。)

  师:《将相和》是一个大故事,里面包含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什么?

  生:完璧归赵

  师:第二个故事呢?

  生:渑池会上

  师:你也用了四个字,很好。还有其他说法吗?

  生:渑池之会

  师:你的说法更好,加上一个“之”字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古代的故事。第三个故事是什么?

  生:负荆请罪

  (教师依次板书小标题)

  师:能不能针对“完璧归赵”提几个问题?

  生:为什么要把和氏璧还给赵国?

  生:谁让和氏璧回到了赵国?

  生:和氏璧如何回到赵国?

  生:和氏璧怎么会送到秦国去的?

  (教师随机板书:谁   如何做  结果 原因)

  师:我们学着刚才的样子再针对渑池之会提问。

  生:谁和谁相会?

  生:相会时做了些什么?

  生:为什么会在渑池相会?

  生:渑池相会的结果是什么?

  师:针对第三个故事可以怎么问?

  生:谁负荆请罪?

  生:在哪里请罪?

  生:请什么罪?

  生:如何请罪?

  生:请罪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谁  做了什么   结果   原因

  谁   如何请罪   结果  原因  地点)

  师:请大家观察板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问题中都有人物,都有原因,都有结果。

  师:是的。所以当你在归纳一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时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思考,组织语句。接下来,请大家从三个故事中选择一个,同桌合作将其大意写下来。

  (学生练习)

  生:我写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不顾国家利益很不应该,所以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里请罪。最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师:如果你能把廉颇怎么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写出来,就更好了。

  生: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觉得自己不顾国家的利益是不对的,于是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面前请罪,最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师:蔺相如到底说了什么话呢?

  生:廉颇因为职位比蔺相如低所以不服气要和蔺相如作对。而蔺相如说,不能因为私人恩怨影响国家利益。后来廉颇觉得自己做错了,就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

  师:请大家把掌声送个这位同学。

  (学生鼓掌)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要为他鼓掌吗?

  生:因为他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还有过程都交代得很清楚。

  师:谁来交流完璧归赵的故事大意。

  生: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但是他看出秦王没有用璧换城的诚意,于是用自己的机智保住了和氏璧,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哪位同学来交流渑池之会的大意。

  生: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为了羞辱赵王,叫赵王鼓瑟,蔺相如为了挽回赵王的面子,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结果秦王没有占到便宜。

  师:刚才发言的几位同学都能利用我们讲过的方法,将故事大意归纳得非常好。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蔺相如和廉颇的特点。

  第二板块 比较句子 感受人物

  (学生朗读句子: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廉颇是怎样的人?

  生:廉颇对自己很自信。

  生:廉颇争强好胜。

  生:廉颇有些小气

  师:大家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

  生:我从“很不服气”这个词中感受到廉颇好胜心强。

  师:你依据文中字词谈感受,真不错。

  生:我从“战无不胜”这个词语中感觉到廉颇有些骄傲自大。

  生:我从“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中的“他”感受到廉颇的争强好胜。

  师:你对语言真敏感。这句话中多一个“他”和小一个“他”,读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

  (教师范读,学生比较。)

  师:类似的不起眼的字还有,请大家关注这个“爬”字。从这个字里,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可以感受到廉颇的不屑。

  师:是啊,蔺相如出身卑微,廉颇很瞧不起他。让我们带着这些阅读体会再读句子。

  (学生朗读)

  师:请大家再读描写蔺相如的句子。

  (学生读: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师:大家读这句话时,声音怎么变轻了?

  生:因为廉颇的话要读出不服气,所以读得响。蔺相如不愿意和廉颇发生冲突,所以要读得轻一点。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蔺相如有些胆小,竟然为了不和廉颇见面而不上朝。

  师:你的感觉很对。蔺相如不仅不敢上朝,他还怎么做?再读下面句子——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师:从句中找出描写蔺相如胆小的词语。

  生:我从“远远”中感觉,两个人离得很远时,蔺相如就已经害怕了。我从“赶紧”中感受到蔺相如当时很紧张。

  师:你分析得真清晰。所以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描写,因为它们能将人物特点表达出来。

  蔺相如真的是一个胆小的人吗?请大家读句子——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这话是对秦王说的,秦国当时是个大国,而蔺相如只是赵国一个小官。他居然敢这样对秦王说话,说明他的胆子并不小。再请大家读句子——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觉到蔺相如胆小吗?

  生:不能。

  师:非但不能,还能感觉他的胆子——

  生:很大。

  师:甚至连——

  生:死都不怕。

  师:再次读这些句子。

  (学生朗读)

  师:作者先是写蔺相如胆子大,后来又写他胆子小。蔺相如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

  生:我觉得蔺相如胆子很大。

  师:下面我来扮演蔺相如手下的小官,请同学来扮演蔺相如,解释一下胆大胆小的问题。

  (随机挑选学生)

  师:蔺大人,你连秦王都不怕,怎么现在会这样怕廉颇呢?

  生: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师:你太厉害了,用课文中的句子就解答了疑问。通过比较句子,我们对蔺相如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请大家再找出一些前后对比的句子,分析一下廉颇的特点。

  (学生找句子)

  生:我找到了“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和“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前面一句写出了廉颇觉得自己错了,后面一句写廉颇高傲。

  师:如果能按照句子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来分析,会更好。

  生:“我廉颇攻无不克”这句话写出了廉颇一开始自大好胜的一面。而后面的句子则让我们感受到他知错能改。

  师:你分析得真棒。通过比较句子,我们对廉颇和蔺相如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感受到一个人物身上存在着多种特点。

  再请大家读句子——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

  能否用关联词将这两句话连接起来?

  生:因为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所以廉颇很不服气。

  师:课后有道习题问我们,三个故事是什么关系,现在你们看得出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了吗?

  生:是因果关系。

  师:因为蔺相如立功被封赏,所以引起了廉颇的妒忌所以第一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形成了因果关系,正是有了这层关系,三个故事也就能合在一篇文章中。这些结论都是我们通过仔细品读句子得到的。可见,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是阅读的一个好方法。

  第三板块  比较原文  拓展视野

  我还找到了这三个故事的原文,选了一段给大家看看: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学生结合注释自学)

  师:这段话与那段话相对应?(交流,出示相应课文)原文比课文多出了什么内容?

  生:多了“左右欲刃相如”。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旁边的卫士要杀蔺相如。

  生:还多了“左右皆靡”。

  师:请解释一下。

  生:旁边的卫士都退下了。

  师:为什么会退下?

  生:因为他们被蔺相如无畏的样子震慑住了。

  师:“相如张目叱之”就是这个意思。可见,原文写得更为细致精彩。司马迁还说,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可以买王伯祥先生注译的《史记选》来读。

  最后留两项作业给大家,同学们可以从中挑选一个来完成。

【将相和于永正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于永正翠鸟教学实录01-27

绝品教学实录01-27

斑纹教学实录01-27

理想教学实录01-27

杞人忧天教学实录08-04

风筝教学实录01-27

《画风》教学实录01-28

赵州桥教学实录08-11

《颐和园》的教学实录01-2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