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性解析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由商品层次深入到生产层次,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不断增强,微观层次上无法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宏观层次上日趋扩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二者的互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为分析前提,认为基于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可以增加全球的经济福利,国际直接投资既无存在的必要,也无存在的可能。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具有完全不同于国际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的理论假定:市场的不完全形成垄断,进而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而国际贸易理论也在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中,不断修正传统的假定前提,从不同侧面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分析,在贴近国际贸易实践的同时,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分析内容形成部分重叠。弗农通过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描述了出口贸易是如何逐渐转化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做了初步尝试。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则使二者具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石——比较优势:国际分工既导致对外贸易的产生,也是对外直接投资兴起的根本原因,而国际分工又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对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三种特定优势的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融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将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自身的分析框架,使二者的分析基础和基本结论日趋一致,理论融合更加深化。
二、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关系
1.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实关系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一种替代关系,这与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大量发展的实际并不相符。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无论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证分析,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均说明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对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互补关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绝对垄断某项技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产业和国家层次上。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向海外企业提供机器、设备、原材料和成品,扩大母国的出口规模;在绕过贸易壁垒,维护原有出口市场的同时,通过在海外的经营活动搜集当地市场的信息,开辟新的出口渠道;推动母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进而使母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2.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状况
(1)对外贸易对海外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相当有限。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取得突破性进展:1981年初级产品出口102.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6.6%,而200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7.9%,工业制成品出口4036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到92.1%,其中资本、技术密集特征明显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快速提高,已占到出口总额的51.9%和25.2%.
积极引进外资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达到527.4亿美元,我国取代美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2003年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实际利用外资535.05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设厂,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点。1996年,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2003年已占到全国外贸出口的55.2%,承载了近9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增长源泉。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所占份额超过70%,2003年更是达到79.6%.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积极利用外资相结合,使企业缺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忽视对外直接投资规避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效果,特别是在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积极意义,对外贸易对海外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相当有限。
(2)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生产加工型企业少,对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
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初衷是带动出口增长,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自1980年从海外贸易型企业起步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设立境外中资企业7470家,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方协议投资金额114.27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9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67亿美元。虽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投资依存度仅为2%左右,与出口贸易相比处在较低水平。50%以上的海外企业都是与贸易相关的进出口公司,这种结构虽然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生产加工型企业较少,对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
(3)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对滞后限制了利用外资积极效应的发挥。
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只有保持适当的比例,才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国外的实证研究已经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截至200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42%,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比例为1:0.07,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1:1.28,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0.36.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利用外资积极效应的发挥。
三、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1.基于理论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动力机制
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赶超战略,进行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既能使发展中国家在自身静态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国外廉价的资源,不断开拓出口市场,逐步形成动态的比较优势,又能追踪世界先进技术,谋求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最终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
(1)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在本质上有利于产品的对外销售,投资国应从两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对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保留本国比较优势产业并扩大出口,相应增加中间部件的对外输出,借助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获得最大贸易利益。对外直接投资是顺贸易导向的,不会产生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效应。
(2)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各种投资诱发要素相互组合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经济区域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为规避贸易壁垒,享受经济集团内部的各种优惠政策,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获取先进技术信息和资源,就有可能走上对外直接投资这条相对便捷之路。
(3)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对竞争优势来自与本国市场特征紧密联系的低生产成本,集中体现在其所拥有的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规模生产技术。东道国较小的市场规模往往使发达国家的制造技术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技术是具有灵活性的劳动密集型技术,通过利用同样的机器设备,或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添少量其他设备,就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生产,有效突破市场规模的限制,获得较大的投资利益。
(4)Sanjaya Lall的适应性技术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自身的技术创新、对国外进口技术的消化和改进。虽然都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却能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要素价格条件和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使之具有特有优势。技术进步的不可逆性使发达国家不可能再次有效地使用和转移那些由于某个产业整体采用新技术而被淘汰的旧技术,这为发展中国家利用通过对成熟技术创新而形成的技术,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2.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真正抓住机遇、享受权利
我国加入WTO既有应履行的义务也有应享受的权利,既面临挑战也拥有机遇。义务和挑战更多地体现在国内:随着入世承诺的不断兑现,贸易壁垒大量减少,国界的保护作用不断减弱,企业的国内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权利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国外:企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了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均等机会和平等待遇,国际发展空间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投资自由化的步伐,普遍采取了更为优惠的引进外资政策与措施。因而,只有“走出去”、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才能真正抓住入世后的机遇,享受入世后的权利。继1999年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明确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而在目前情况下,实施“走出去”战略最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是适度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3.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性
2003年我国人均GNP已达1000美元,即使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轨迹论,也已具备了从出口贸易向国外生产转变的基本条件。某些企业通过外向型的经营活动,拥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和人才优势,已经有能力走出国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迈出海外经营的关键一步。因此,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克服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畏惧心理,逐步树立全球资源配置意识,明确在现实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获取更多贸易利益的可行性选择。
(1)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国内厂商争夺出口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寻求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一种必然。
《关于调整进出口经营资格标准和标准程序的通知》再次降低了外贸门槛:2003年9月1日起,对申请外贸流通经营资格的内资企业,其注册资本要求从原来的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降低为100万元,并取消了成立1年以上的时间限制;对申请自营进出口资格的生产企业,其注册资本要求由原来的100万元降低为50万元;核准登记的权限进一步下放到地方。这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涌入外贸领域,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即使在国内也不可能避免来自国外对手的竞争,有些行业市场几近饱和。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到2010年基本实现投资体制自由化,2020年全面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国界对企业的保护作用日趋有限。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从事进出口贸易所积累的资金和营销优势,及时走出国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外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2)随着区域性经济集团的不断增多,贸易壁垒日益增强,海外生产成为规避贸易壁垒的最有效途径。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外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使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和保障措施案,自1979年遭遇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截至2003年6月已达532起;仅从1995年至2003年6月底,就遭受了32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立案调查总量的14.2%,而我国对外贸易额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连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据国家商务部调查,贸易壁垒每年影响我国400—500亿美元的出口。我国出口企业惯用的低价竞销手段,不仅造成当前外贸出口的“量增价减”,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企业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利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小规模适应性技术,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既可以带动相关国产技术、设备、材料和半成品的出口,又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更好地利用经济集团内的各种优惠政策,形成较为稳固的海外市场。
(3)某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应将比较优势外移,形成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
目前,我国的某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家电、轻工、电子、食品等已经形成买方市场,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能力过剩的趋势还在不断增强。这些产品大多使用的是极为成熟的生产技术,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市场价格,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货币大幅贬值形成了较低的出口成本,成为我国日益强劲的竞争对手。特别是从今年起我国的出口退税率平均降低了3个百分点,生产成本相对上升,国外不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从这些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边际状态的产业开始,将生产进入成熟期的产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延长产品盈利时间。
(4)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日益严密,海外生产成为获取先进技术信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越来越倾向于采取一种更有利于自身核心技术垄断及保密的方式——独资经营,技术外溢效应随着独资比重的日渐增大而逐步减小。同时,依靠技术进口取得先进技术的困难也逐步加大。日本有关部门将高新尖技术当作不传之秘,曾以技术水平领先20年为标准来核准对华投资项目。因此,我国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获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资源,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动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不甚合理,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事实上,我国具备更多的是向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实行“梯度转移”的条件,这种投资在与利用各国贸易政策如普惠制的相互结合中,更能发挥现有比较优势;而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地区,则应建立研发机构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合资企业以达到跟踪和开发高新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果。在投资方式上,应借鉴跨国公司的做法,克服传统的国内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思想,树立共赢的竞争理念,积极主动地构建企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效应,谋求更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利
[参考文献]
[1]苏丽萍:《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7期。
[2]逄增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3]梁志成:《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型关系——对芒德尔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的重新思考》,《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4]王迎新:《论海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财贸经济》2003年第1期。
[5]成思危主编:《中国境外投资的战略与管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性解析】相关文章:
我国的对外贸易高中政治知识点04-03
高中政治必修一我国的对外贸易知识点04-03
浅析外商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中的问题07-03
我来解析解析著名摄影师的作品!07-09
对外汉语就业前景07-14
对外投资协议07-29
温泉对外广告语02-19
对外加工贸易03-14
对外汉语前景分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