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教学上的中庸
教育教学上的中庸是怎么样的?《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战国初年子思的作品,一起看看下面吧!
1.本体论的角度
在《中庸》的体系里,人与自然、内在与外在并不是对立的,也不是从属的,而是相通的。人是自然的人,自然又是人的自然。因此,《中庸》的本体论并不只具超越的自然的属性,就其内容而言,正是人所认识到的自身的本质投射,是人格化的超越。其理论价值,只是整个理论体系的说明的媒介与来源。把人自身的东西抬上天,再从本体反观自身,从而肯定人自身的价值,这就是这种本体论的理论功能。实际上,在《中庸》的体系中,本体论和人性论都是在为人的价值及其完成寻找至上性和内在性的根据,即人伦的永恒性、神圣性、合理性和可能性的说明。
作为天下之大本的"中",其具体的描绘是人的情感、情感处于未发的恰当状态,它只是人的本性的扩大和演化,而"中"的表现,即"中节"的"和",即是"天下之达道五",(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也就是说,天地自然的秩序就是人间的秩序。这种赋予天的人间色彩再流衍到人身上而具有的"性"的"天命",也就是"道'的同义语,是人间秩序的超越形式。
因此,在《中庸》里,"天命"也罢、"道"也罢、"中"也罢、"性"也罢,都只是在说明人及其价值实现的内在自有的根据。教育所要做的、所追求的都是人作为天地自然之物而自身具有的,不论是教育的目的、内容,还是教育的途径、方法,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可能的说明,从而架起了内在与超越、主观与客观、现实与永恒、可能与目的之间的理论桥梁。
2.人性论的角度
在《中庸》教育哲学的逻辑中,人性论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前提,又具有形而上的来源,其取向的价值核心是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它既是本体论的实际内容,又是教育论(修养论)的理论基础,而其实际内容则是现实社会的伦常秩序。
《中庸》并没有直接解释"天命"是什么,但认为"天命"反映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而顺着人性去行为就是合乎天地之道的。这就是说,"道"就是人性的具体内容,而"天命"的内容必然就是"道"。这就不是从天命去理解人性,从人性去理解"道",而要反过来。从"道"去理解人性,从人性去理解天命。
那么,"道"是什么呢?"道"是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不可离的"道"就是"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 其具林的内容规定,《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又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由此看来《中庸》的"道",实则是封建社会的伦常道德,就是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
这也就是天命,人性的具体内容。所以《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样,不管是天道自然,还是人性本体,抑或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其实又都是社会伦常秩序的投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因素的宗法制小农社会的生产关系的要求,是整个《中庸》理论体系酌实际内容。
《中庸》人性论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主体性的自觉和确立。
《中庸》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指向在对于人的心灵的形而上的发掘与构建,强调人的主体的内在追求意识,其基本形式是将哲学出发点立足地的"修身"赋以世界观的形而上基石,从而把人性提到了"天命"的高度,进一步再把"天"与"人"联结起来,在先验的善性中,奠定起人必须依靠本性的力量努力实现自己的善性的主体追求的依据,这也就是"道"及"修道"以至"性"的原委。
不仅如此,《中庸》又把"人性"视同"天命"并且以"天"之命来要求人为,故曰"至诚无息",又大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强调人为修养的主动性。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这与《易》的"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正是一脉相承的。
在《中庸》的体系中,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人性的完善,是人的道德的延伸和扩张。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理想,从内容来说,就是人的道德的实现过程,而从理论过程来说,又回到了本体的规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的指向并不是人在天地万物之外去作为,去改造、塑造天地自然的形象,而是人作为具有完善的本性,也即具有天地之性的一员在天地万物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价值,"赞天地化育"、"与天地参",即是完成了的人性以与天地平等的地位,参与天地的运行与流转。其根本意义即在于肯定客观世界的自在性与主体存在的目的性的同一,从而肯定经由个体修养而达到主观精神的高扬,肯定人的至上和永恒的价值。因而,主观意识的追求在这里是第一性的和本源的。
3.教育论的角度
《中庸》之论"天命"、"人性"、及"道",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关系,都是在教育和实际修持的过程中来实现的,没有脱离教育和人生实践过程的"天命"、"性"、"道"的存在。教育过程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解释。
《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而所以行之者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就是说,要依靠"知、仁、勇"这三达德,才能使"五达道"天下流行,才能实现社会的伦常秩序。而"三达德"是什么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就是说,善于学习并实践,就是"三达德"的实行内容,是"天下之达道"得以实现的保证。
《中庸》又论"知":"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又论"行":"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都是说,不管那种情况,人都必须求知,都必须努力修持,就是要知道怎样才符合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道,并且努力实践这种关系。
《中庸》又论知行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修"道",才能真正掌握它们。所以《中庸》提醒道:"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不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笃实貌)尔!"
【教育教学上的中庸】相关文章:
教方法的教育名言12-28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07-03
教育心得:我教白杨礼赞06-09
中庸读书笔记03-14
早教一班教育随笔10-22
《大学中庸》读书笔记04-01
《中庸》心得体会11-05
教师教育教叙事文章11-10
早教儿童教育必读书籍12-01
读《中庸》心得体会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