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的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21:03:48 语文 我要投稿

渔歌子的教学实录

  引导语:想必大家都学过不少古诗,而其中亦或有很多关于写景的,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渔歌子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渔歌子的教学实录

  渔歌子的教学实录模板

  一、简练而富实效

  由一幅优美的山原风景画,赵老师引出本课所学的词──《渔歌子》,齐读题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渔歌子’,知道这是一首词的什么?”

  当学生说这是一首词的“词牌”后,赵老师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词牌”的意义,使学生明确了词牌的用意。课至此,对“词牌”的理解教学老师还是没有放弃,紧接着赵老师又让学生说说“我们先前还学到过哪些词牌?”

  生:忆江南

  生:满江红

  师:读一读这首词。读三遍:一遍读准字音,二遍读通顺,三遍读出点词的味。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尽情地诵读词句,美美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空。

  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先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西塞山白鹭鳜鱼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先由个别学生读,再由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师:读会了这些词语,再来读这首词,就容易多了。请同学来展示一下。

  (朴实无华的课堂教学语言,清新自然的课堂引入,折射出赵老师清淳和谐的语文教学风格。没有刻意地渲染,只有掷地有声的课堂提问,扎实有效的引导训练,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对“词牌”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它在一首词中的意义,更将先前学过或课外看到过的词牌也在课堂上作了交流,使学生对“词牌”的理解更真实贴切了;三遍诗词的朗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尽相同的训练要求,大家可以择其所需而做到。词语的朗读教学,是理解一首词的基础。每一首词都有属于自己的意境,这些意境正是由这一个个事物所组构而成。读词语,便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事物,为接下来对诗词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赵老师简练而富实效的课堂预设,开篇之时便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浓浓的语文味,简简单单教语文或便是如此吧!)

  二、细心呵护每一位学生

  师:刚才,我们已经读了这些词语了,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词。

  站起来一位学生,他读得很快,根本就没有任何读诗词的感觉。赵老师没有急着让他坐下,而是面带笑容地走到这位学生的跟前,轻声地对他说:“请你读得慢一点,如果能读得再响亮点那当然是最好。”

  学生再一次朗读了这首词,听着显然比第一次的朗读有了明显的提高。

  (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朗读的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对待他们,我们更需要有一位语文老师所特有的细心与忍耐。赵老师的轻声细语,呵护着这位学生。从赵老师的言行举止中,这位学生感受到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也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事实也便是如此。这便是赵老师的语文课堂。)

  三、尽展想象的臂膀

  师: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要在读一首词中,想象词中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首词,想象词中的画面。

  赵老师范读《渔歌子》,生闭眼,聆听,想象。

  (赵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感染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大家都静静地听着,尽情地畅游在诗词所描绘的恬淡的乡间风情之中。)

  师:你觉得哪个画面最美?

  生:我觉得溪水叮咚,桃花夹岸,鳜鱼肥美,那是天堂般的秀丽。

  生:我觉得西赛山前白鹭高飞的情景最美。

  生:我觉得作者在斜风细雨中垂钓,肯定很自在。

  师:你有没有看到这画面里的人?画中是他的背影,想象一下此时他会是怎样的面部表情呢?

  生:他肯定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生:应该是很开心的。

  生:他看着周围如此优美的风景,又自在地垂钓,肯定很愉快。

  师:还有谁能发现这首词中优美的东西?

  生:诗词中将事物的各种颜色都写出来了。有青色的、绿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

  师:是呀,作者所给我们展示的是多么清淡悠闲的画面呀!

  师:一首词走进去,你不仅会看到什么,还会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用心去闻一闻,还能闻到什么?

  生:能听到白鹭的叫声。

  生:能闻到桃花淡淡清香。

  (“想象能使儿童生活丰富,情感深化,它是儿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中,一旦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其中,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一首词所展现的画面是无尽的,赵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不仅展现的是一幅静止的画面,更可贵的是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的镜头。清幽的远山,流动的溪水,高飞低鸣的白鹭,悠闲垂钓的老翁,在赵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尽情想象,直至听到了鸟儿的鸣叫,闻到了淡淡的桃花香,那是多么深刻。)

  四、灵动的课堂练笔

  当同学们尽情地想象着诗词所带来无穷魅力,看着、听着、闻着一切的一切,赵老师适时地提出了练笔写作的要求:“书上写下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切。”(此时学生经过想象交流后,头脑中已经呈现了清晰的画面,适时地提出练笔的要求,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既练习了写作,又将诗词的理解疏理清楚了。)

  五、新语文,深度的语文

  在听取了赵老师的《渔歌子》一课后,我对“新语文”的理解是那是一种有“深度的语文”。它是我们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开拓其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并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和积累语言等的同时,挖掘蕴含在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语文素养。

  生读,“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师:想到的是哪句词?

  生:桃花流水鳜鱼肥

  生读,“吹面不寒杨柳风,风里带着些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花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是怎样的细雨呢?“雨丝细细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师:不须归,轻轻地读,慢慢地念──不须归

  师:要学好一首词,不光要理解词的意思,还要了解诗词作者写这一首词时的背景,那有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情感。

  师:和张志和的《渔歌子》相对,他的哥哥也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张松龄、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兄弟呀,为什么不归呀?

  生:作者厌恶官场

  生:作者为太湖美景所沉醉

  师:作者在那里悠闲垂钓,又钓到了什么?

  生: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游与山间的田园生活

  (深度的语文,并不是单单指挖掘深层的人文内涵,还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感悟人物深层的情感等等。这首词虽色彩鲜明,初看也只是一幅风景画而已,为什么千古传诵,回味无穷?原来在这青山绿水中,还有一位超脱名利的渔父在,他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乐其乐,无复风波之患。而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尘世的风波中颠颠簸簸,或者经历过狂风暴雨,或者受不了凄风苦雨,很少有时间领略人生的乐趣,忽然面对着这不须害怕不须愁的斜风细雨,能不别有一番感慨?新语文的课堂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赵老师旁征博引,对同一景色的描写用不同的词句进行对比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词汇。这些使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深刻了)

【渔歌子的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渔歌子》课堂教学实录07-04

有关于渔歌子的课堂实录07-02

张志和渔歌子课堂实录07-02

白鹅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案例反思07-03

《左右》的教学实录07-04

《zcs》的教学实录07-04

识字的教学实录07-04

《恐龙》教学实录07-04

《雪儿》的教学实录07-04

《林海》的教学实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