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橡树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19:38:1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路边的橡树教学实录

  通过教学,让学生从“沉默不语”中感受到了工人们的为难,从“长久”中体验到工程师的无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路边的橡树教学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路边的橡树教学实录

  路边的橡树教学实录

  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

  师:刚刚听了对老师的介绍,你们对老师现在有些什么了解?

  生:老师已经从教28年了。

  生:老师是徽师毕业的。

  生:老师以前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很好,学会倾听也是一种本领。刚才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朗读的声音。

  生读第二组课文单元提示。

  师: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摇头晃脑的,我知道你们带入感情去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保护环境。

  生: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人与自然。

  师:对,本单元说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课。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是橡树,而不是花,不是草,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橡树。

  指名读课题,突出“橡树”。

  师:是路旁的橡树,而不是河边的,山上的,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路旁。

  指名读课题,突出“路旁”。

  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谁和谁之间有联系呢?

  生:路旁和橡树。

  师:对,是路和树之间有联系。其实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以后预习课文或是看课外书,从课题入手,就会明白得更多。我们再齐读课题。

  赏析:“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被程兰老师奉为教育格言。但程老师并不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学会倾听是一种本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多好的学习方法啊,就在师生自然的谈话交流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当真是润物细无声。着眼文题,让学生明确“路”与“树”有联系,导入环节提纲挈领,简洁高效。

  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

  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

  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

  生:粗壮、结实、挺拔。

  师:请说完整。

  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岗。

  师:为谁站岗啊?

  生:为草原站岗。

  生:为大自然站岗。

  师:哨兵也是解放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卫家园。

  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赏析: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逐段教学,直奔“橡树”,提高课堂效率。由“哨兵”一词引申,让学生体会树对人们的重要,足见程老师提炼文本的功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

  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

  师:你都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了,真了不起。谁再来复述一下?

  生:根据筑路的计划,未来的树要经过橡树这里,橡树不能砍,而计划也不能改变。

  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4、5、6、7自然段。

  生齐读片段。

  师:请四个同学分段来读一读。

  生分段朗读。

  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沉默不语”?

  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

  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

  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

  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是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

  生:很着急!

  师:着急、无奈,所以他——

  生: “长久”地看。(掌声)

  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工人们怎么说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加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加强: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我强调的是——

  生:计划。

  师:你们强调的是——

  生:橡树。

  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

  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

  生:因为筑路计划不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很坚定的。

  生:坚定地保住橡树。

  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

  生:左右徘徊。

  生:为难。

  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

  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

  生:拿出、走到、打进。

  师拿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楔子。现在它成了楔子。

  师在黑板上动作演示楔子打进地里。

  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经——

  生:改变了。

  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

  生:马蹄形。

  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

  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圆的。

  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

  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

  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什么意思?

  生:纯洁。

  生:品质优秀。

  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1、道德水平高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生:第一个。

  师: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

  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师: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

  生:筑这条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住这棵橡树,就把计划在这里修改成马蹄形。

  师:概括得真好。

  师:这棵橡树在两座大城市之间,原计划是?

  生:要把这条路修得笔直笔直的。

  师:计划怎么改变的?

  生:在一棵橡树那儿弯曲成马蹄形。

  生:这条路笔直笔直的,但是到了橡树这里,为了保住橡树,就弯曲成了马蹄形。

  师:一篇长文章用一两句话说出主要的意思来,这叫做概括。我们以后要学会把长长的文章进行概括。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师课件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照片:他为什么对这棵橡树感兴趣呢?他写这棵橡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他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生:他认为,这棵橡树虽然在地球上并不起眼,但是它有着我们爱护它的心。

  师: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写这棵橡树,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生:受到惩罚。

  师:谁的惩罚。

  生:大自然。

  师: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们是怎么做的?

  生:因为那儿的人们不爱护树木,所以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村庄和人们一起——

  生:毁灭了。

  生:如果人们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一样,村子和人们最后统统消失了。

  生:如果不爱护环境的话,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那么各种灾难都会向你袭来。

  师:善待自然,就是——

  生:善待自己。

  赏析:研读课文,带着学生咀嚼文章字里行间的味道,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从“沉默不语”中感受到了工人们的为难,从“长久”中体验到工程师的无奈。工人和工程师的简单对话在程老师的演绎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读文本,挖掘文本,程老师在这里为我们做了精彩生动的示范。

  四、联系生活,感悟路旁的橡树

  师:爱护环境,没有国界。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教育理念,在我们歙县已经得到传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师播放自摄歙县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和马蹄形高速路的视频,并配乐解说:在离歙县县城8公里的南乡,有一棵大樟树。这儿也有一条徽杭高速路通向远方,这棵大樟树有着和路旁的橡树一样的命运,在这儿的马路也成了马蹄形。这棵大樟树有着500年的历史,它的保护级别是国家一级,现在被列为黄山市重点保护林木。如此粗壮的树干,如粗硕大的树冠,古朴中透着苍劲,它是徽文化的象征,它是文明古城历史的见证。如今,大樟树上,许多小鸟依旧在这婉转,树下,许多儿童的欢笑声依旧在这回荡。这棵大樟树矗立在这蓝天白云下,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面对这棵大樟树,我们不禁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更要感谢那一颗颗高尚的心灵!

  师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你们对高尚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你们的老师说徽文化的重要,古迹需要传承时,你们会由衷地赞叹: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当你们的爸爸妈妈驾着车从徽杭公路经过,看着这棵古老的大樟树,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不能只挂在嘴边,我们要付诸行动。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课件出示)

  生齐: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

  赏析:

  当程老师伴着优美的音乐解说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视频时,我们突然感到:语文和生活竟是如此贴近。课文中的“橡树”似乎一下子跳出了书本,生气勃勃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缺忽略了给学生搭建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桥梁。这段精心准备的视频,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文中自由飞翔后,稳稳地着陆在实际的生活上,使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路边的橡树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致橡树》课堂实录07-02

路旁的橡树课堂实录07-02

致橡树课堂实录07-02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04-06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05-23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02-08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07-29

白鹅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案例反思07-03

《致橡树》优秀教学设计03-03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