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精选5篇)
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小编收集了中国神话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 1
一、导入神话
师:有一种感觉叫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大家其实都有这种感觉,我们先来试试自己的语言联想力。教师板书一个“神”字,由这个“神”字,你能想到哪些与他相关的词语?
生:(先后有十多个学生提到神秘、神气、神思、神奇、神妙,精神,神仙,神通,神话,神力,神机妙算,神采奕奕,神乎其神,神气活现……等)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故事,它们都是特别古老,也特别神奇的故事,我们将这类故事,叫作“神话”。神话出生在人类文明的最初期,是先人们关于世界的想象。我们是不是也知道一些神话?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或神话人物?
生:女娲补天。
生:精卫填海。
生:孙悟空大闹天宫。
……
师:你们的语感力强,知识面也广!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学的这篇神话,叫夸父逐日。
二、学习《夸父逐日》
(一)整体把握文本
师: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以前应当听过吧?谁能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述故事)
师:你讲的其实是夸父逐日的现代版。从先秦到现在,这个故事流传至少有三千多年,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个奇妙的故事,最初用文言记录下来的时候只用了37个字——当时还没有标点。37个字,只比一首七言绝句的字数多一点点。如此精短的文字居然浓缩如此精彩的故事,这是不是一种神奇?这是语言的神奇。
《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最先记录在一本叫《山海经》的先秦典籍中,你想想,《山海经》是先秦时代的经典,它会像我们今天的书籍一样吗?
生:不会,那里的书还基本上是竹简。
师:我没有看过《山海经》,根据书名,能猜猜它的内容可能是写哪些方面的吗?
生:可能是地理方面的书。因为,书名中出现了“山”“海”这个的字。
师:真是太聪明了!真是这样,这是中国古代很早的一部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里面收有很多神话。看看今天学的这个故事的标题——夸父逐日。 夸父,神话人物;跟奔月的嫦娥,闹海的哪咤一样。逐日,就是追逐太阳。先想找个同学来朗读故事。
(生读故事,之后正音。)
师:别看这则神话只写了37个字,故事有起因,有发展,有结果,曲折而有致。看谁能用最少的字来归纳故事发展的过程。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并板书:“走”——渴、饮、死——“化”
师:汉语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即使几千年前的文章,我们今天还能读懂。但是,毕竟隔着那么久。相当多的字义跟今天依然一样。你觉得有哪些文言字的含义跟今天出入特别大?
生:今天的“走”,是行走;文言中的“走”,是“跑”。
师:还能举例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中“走”是什么意思?
生:跑。
生:今天的“河”是“河流”,文言中的“河”即黄河。
师:对!河南,河北,大河上下中的“河”都是“黄河”。
生:“泽”,今天有“沼泽”“润泽”之意,古代是“大湖”。
师:孟浩然有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里的“泽”是什么意思?
生:湖。
生:欲得饮,“得”是什么意思?
师:在这里相当于“能够”。得过且过,“得”也就是“能够”。
师:一下就找到这多次古今意义差别大的字词,可见你们的语感力不错。我们齐读这篇神话。
生:(齐读故事)
(二)细品文本内涵
师: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关于“入日”出现过两种解释,一是书上说的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二是将它解释为“进到太阳里面”。第二种解释其实不妥,为什么?能不能结合上下文说点理由?
生:太阳是个密封的圆球,根本进入去。
师:你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能不能结合上下文说?
生:下文提到“未至”,即没有到达太阳。
生:“道渴而死”,半路上就死了,说明最终没有到达。
师:对!太阳是炽热的,又是快速移动的。几千前的古人,肯定都能感觉到这一点。想想啊,那么高的温度,那么快的速度,夸父与太阳赛跑,注定了他要口渴;并且温度那么高,又注定了那不可能是一般的渴。渴了要喝水,那么干渴,注定要喝的水也是多得不可思议。哪些地方写得夸父渴得厉害?
生: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师:(让学生看本册教材最前面关于黄河的彩页)黄河滔滔,水够多了吧?喝光了依然不够;渭水荡漾,水够多了吧,喝光了,依然还不够。还得北饮太泽。
这里,我有一个问题,在这个37个字写成的故事中,写夸父口渴喝水就占了16个字。你说这是为什么?
生:这样写,为了突出夸父逐日的艰难。
生:这样为下文写夸父的“死”埋了伏笔。
师:真是太聪明了!从下文看,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了过程艰难?
生:道渴而死。在半路上就死了。
生:弃其杖。说明夸父逐日时一直拄着拐杖。
师:(课件显示)
比较句子: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饮于大泽。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发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吗?
生:课文写的是“北饮大泽”而不是“饮于大泽”。
师:第一句连用两个“饮于”似乎语势更足一些。何必用“北饮”?
生:这从侧面说明夸父一直在“逐日”,他始终在追着太阳走。
生:我觉得,“北饮”能显示位置的变化。
师:夸父逐日的结局是“道渴而死”。你觉得先人们对夸父的“死”究竟抱着怎么的感情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尊敬。
师:似乎这个词还不足以表达感情?
生:赞扬。
生:崇尚。
生:敬仰。
师:都对。你怎样看出来的?
生:我们从结尾看出来的。结尾写道:“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
师:邓林,今天是个地名,在河南、湖北、安徽交界处。但文中的“邓林”即桃林。据说是“弥广数千里焉”,即有数千里的桃林。数千里的桃林都是由夸父手中的拐杖变化而成。这样的结局,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很美丽。
生:很悲壮。
生:很有浪漫色彩。
师:很好!我们带着对夸父的感情,将故事齐读一篇。
(三)评价神话人物
师:在这个故事里,夸父到底更像一个人,还是更像一个神?哪些作为人的特点?哪些又是作为神的特点?
生:夸父是一个人。因为他跟一样口渴,饮水。
生:夸父是一个人。因为他中途就“死”了。
生:夸父是一个神。因为他追逐太阳。
生:他是神,因为将黄河、渭水的水都喝完了还不足,还喝光了大湖的水师:这是神话中惯用的想象与夸张笔法。
生:夸父的手杖都化为了数千里桃林,这太神奇了。
师:我在想,夸父为什么不是追一只兔子,一只小鸡,偏偏要去追太阳,这样的故事安排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太阳带给人类以光明,“追日”就是追求光明。
生:太阳带给藏们以温暖,“追日”就是追温暖。
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太阳就是时间。“追日”就是“追时间”。
师: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追日”是不是也是“追生命”?
三、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问题引入
师:第一则故事暂学到这,等会儿两则都学完,我们再来背诵。默读第二则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
(学生朗读)
师:这篇神话同样只有两句话,才46个字,也不足一首七言律诗的篇幅。这个故事记录在《淮南子》里。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的一部书。知道它的得名的由来吗?
生:这本书由淮南王刘安与其门人编辑的。这部书里记录了不少神话故事,除了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外,还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正音:颛顼,神话人物。“顼”别写成了“须”。水潦的“潦”是个多音字。)
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个故事的标题?
生:共工发怒碰撞不周山。“共工”是部落首领,神话人物。触,碰、撞。
不周山,昆仑西北。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多媒体显示“不周山”)
师:如果我们将标题换成“共工触不周山”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生:有影响。因为“怒”是一个题眼。
师:那我们看共工为什么“怒”?“怒”到什么程度?“怒”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生:共工“怒”的原因是“争为帝”,争着当天帝。
生:怒的程度很厉害。
师:表现在哪里?
生:天柱折,地维绝。
师:天柱何其坚,都折了,都断了,可见是“大怒”。地维绝,维是绳子,绝,也是断。我们学习要善于迁移。比如,折是“断”的意思,还可以举带有“折”的成语为例吗?
生:不折不挠。
生:宁折不弯。
师:绝,也是“断”的意思。还能举其他成语为例吗?
生:恩断义绝。
生:绝情。
师:“韦编三绝”的中“绝”也是“断”的`意思。
(二)问题深究
师:上面那则神话故事中,夸父的性格很突出,很显明。在这则神话故事中,“共工”与“颛顼”的性格很显明吗?为什么?
生:写出了共工的“怒”。
师:标题中是“怒触不周山”,正文里是“怒而触不周之山”这有什么区别没有?
生:多了一个“而”字、一个“之”字。
师:这个“而”表什么?
生:表连接关系。
师:对情感表达有作用吗?
生:加了这个“而”字,在“怒”的后面在停顿一会儿。有强调“怒”的感觉。
师:共工相对于夸父来说,性格显明吗?
生:不够鲜明。
师:为什么人物没有那么鲜明呢?因为,这篇神话主要还是表达先人对于中国地形的一种原始想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生:“天顷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师:“故”是什么意思?
生:因此。
师:可见,这类神话不是英雄神话,而是解释性神话。看最后一句“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什么意思?
生:“移”即移动,太阳月亮星星都移动到那里,焉,“在哪里”;江湖流水与泥沙都归附到那里。
(学生齐读故事)
(三)问题讨论
师: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在先人的空间观念中,天是圆的,笼罩着大地;大地则是方的,有四根柱子撑着,还有绳子系挂着。今天,稍有知识的小学生都知道,地不是方的,地球原来是圆的。也没有柱子与绳子存在,地球的运动是因为万有引力。
在神话中,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是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所形成的;而从科学来看,中国地形的成因与共工无关,而与地壳板块的巨烈运动、地表岩石的许多变化有关。在这里,一是神话对世界作出了解释,二是科学对世界作出了解释。你觉得这两种解释有高下之分吗?你更喜欢哪种解释?
生:我喜欢神话提供的解释,因为特别有趣,有想象力。
生:我喜欢神话解释,因为更诗意一些。
生:我喜欢神话解释,因为它更神秘,更有个性。
师:都喜欢神话吗?因为我们今天学了神话就否定了科学呀?
生:我喜欢科学解释。因为,它提供的是正确的知识。
生:我喜欢科学解释,它是人类创造性的表现。
师:是的,神话有它的神奇,科学也有它的美丽。神话的诗性思维与科学的逻辑思维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我们该追求的就是两者的相互融通。我们自由朗读两则神话,准备背诵。
(学生读、背两则神话)
师:神话作为一种故事,它有没有很特别的地方?神话是古老的,神奇的,浪漫的,天真的,当然也是一种不朽的美丽。能不能给神话打个比方?
生:神话是一片钥匙,打开一个神奇的世界。
生:神话是一杯奶茶,温暖而香甜。
师:你喜欢喝奶茶,所以有这样的比方。我不喜欢喝奶茶,喜欢喝酒
生:(大笑)神话是一杯陈年老酒,越久越迷人。
师:都很好!还知道世界上哪里的神话故事最多吗?
生:希腊神话。
师:都知道希腊神话中的哪些神?
生:宙斯、赫拉、雅典娜、阿婆罗、波赛冬、缪斯……
师:课后,我们可找来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古代神话读一读。神话真是一种神奇的文本。走近它,就是走近一个诗意的世界、神秘的世界。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 2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提问引导
教师:同学们,谁能给我讲讲你们听过的神话故事?
学生分享: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等。
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识(20分钟)
中国神话的`概述
教师讲解中国神话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主要的神话角色,如盘古、女娲、伏羲等。
播放短视频:介绍中国神话的主要故事与其历史背景。
故事分析
《盘古开天》:讲述宇宙的起源与创造的过程。
《女娲补天》:反映了神话中的责任与人道主义精神。
《嫦娥奔月》:探讨爱情与追求自由的主题。
深入讲解几则经典神话故事:
三、分组讨论(15分钟)
分组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并分享原因。
你认为这个故事反映了哪些价值观或文化信仰?
小组发言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点评与补充。
四、手工活动(15分钟)
制作神话角色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使用准备的材料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为角色加上新的设定。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神话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这些文化?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 3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中国神话故事的动画片段,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故事叫什么名字吗?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故事呢?引出课题。
新授(20 分钟)
中国神话的特点(8 分钟)
讲解中国神话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中国神话的特点,如想象力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愿望等。
中国神话的价值(7 分钟)
介绍中国神话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神话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中国神话故事(5 分钟)
分发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材料,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指导学生阅读故事,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巩固(10 分钟)
小组讨论(5 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引导学生思考神话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
班级交流(5 分钟)
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神话的特点和价值。
鼓励学生多读中国神话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业布置(2 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 4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中国神话故事的动画片段,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故事的名字吗?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故事呢?引出课题。
新授(20 分钟)
中国神话的特点(8 分钟)
讲解中国神话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中国神话的特点,如想象力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等。
举例说明中国神话中的`一些特点,如《夸父逐日》中夸父的形象和他追逐太阳的情节。
中国神话的价值(8 分钟)
讲解中国神话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分析中国神话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如勇敢、善良、智慧、团结等。
举例说明中国神话中的一些价值,如《精卫填海》中精卫的坚持不懈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阅读中国神话故事(4 分钟)
推荐一些中国神话故事书籍,如《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的方法,如精读、略读、批注等。
巩固(10 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神话故事,并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神话的特点和价值。
鼓励学生多读中国神话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业布置(2 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神话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 5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中国神话故事的动画片段,如《女娲补天》。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引出中国神话的主题。
讲解中国神话的特点和价值(15 分钟)
讲解中国神话的特点,如想象力丰富、充满奇幻色彩、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等。
讲解中国神话的价值,如传承文化、培养品德、激发想象力等。
举例说明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
阅读中国神话故事(20 分钟)
分发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材料,如《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指导学生阅读故事,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15 分钟)
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勇敢、善良、智慧等。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如冲突、转折、结局等。
提问学生: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思想和价值观?
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神话的特点和价值。
鼓励学生多读中国神话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神话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神话《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通用9篇)09-11
语文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实录(精选5篇)09-19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03-06
赵州桥教学实录08-11
《画风》教学实录01-28
卖炭翁的教学实录07-01
《比的认识》教学实录03-02
风筝教学实录01-27
理想教学实录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