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的内容是叶圣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还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一、课前谈话
师:前几天,我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能不能和雷婷老师一块上一个同课异构的课?”接到这个电话,我先是很高兴:有机会认识雷婷老师,认识这么多的大朋友小朋友,多好呀!可是我又很紧张,知道我紧张什么吗?谁来说一说?
生:您担心会上不好。
师:有这个担心。你很会猜!还有吗?
生:您担心在老师面前出丑。(大家笑)
师:是这样的。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生:(齐声)愿意!
师:你想怎么帮助我?想想。
生:尽量多举手回答问题。
师:你想说就说,不用举手了。这就是对我的支持。还有吗?亲爱的孩子。能不能这样,我说错了,你们告诉我;你们说错了,我告诉你们。反正谁知道正确答案,谁就告诉大家。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那我就没那么紧张了,反正有那么多小高手。那么,我们就开始上课了。
二、导入新课
欣赏一组图片(爬山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齐声)爬山虎!
师:那么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起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叫做……?
生:(齐声)《爬山虎的脚》。
投影出现一段话
师:我读绿色的字,你们读红色的字。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生配乐齐读)
师:请问作者呢?
生:(齐声)叶圣陶!
三、人物介绍(投影)
师:就是这位老人。我在网上搜集到他很多的资料。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他曾经当过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后来又当了我们国家教育部的副部长。想了解他这个人,想了解他的事,想了解他的作品,下了课,同学们可以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
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读得真好!预习了课文没有?
生:(齐声)预习了!
四、检查预习(投影生字词)
师: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准备听写。(一分钟后)拿出你觉得最好用的一支笔,摆正姿势。没有特殊情况,我一个词只报一次。
(听写中)
师:写完的同学坐正,用眼睛看着老师,那我就知道,你写完了。写得出来吗?
生:(部分)写得出来。
师:有写不出来的吗?都写得出来?要说真话,写不出来的举手。(个别生举手)正常,写不出来,正常,写得出来,超常!(生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果写错,今天晚上让爸爸妈妈再带你听写一次。
五、讲读课文
师:用眼睛看着我,谁来告诉我,你在预习课文的时候,知道这一篇课文是讲了叶老先生和谁之间发生的事?(拿到话筒就说,不要管老师有没有点到你,好吗?)
生:肖复兴,作者
师:就是文中的……
生:“我”
师:(板书 我)我这么写对不对?
生:不对。我 要加双引号。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不是我,也不是你,是肖复兴,是作者。
师:(加上双引号)非常好!那么课文写了他们之间之间发生的什么事呢?你们不是预习了课文吗?亲爱的同学们。
生:叶老先生修改“我”的作文。
师:(板书“修改作文”)修改作文。说得很好,还有吗?还有谁知道叶老先生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
师:谁能把两件事情连起来说?这篇课文写了……
生:这篇课文写了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暑假,叶老先生请“我”到叶老先生家做客。
师:前一件事情说的很好,后面说得有点啰嗦,谁能说得简洁一点?
生: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还请“我”到他家做客。
师:说得真好,就是这样。(生鼓掌)
师:同学们,其实写人记事的文章,只要你说清楚了,谁干什么,谁怎么样,差不多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1到5自然段,先来看看,叶老先生是怎样帮“我”修改作文的。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边读边划叶老先生是怎样帮“我”修改作文的句子,并把你的体会用简单的词写在这些句子的旁边。明白了吗?
生:(齐声)明白!
师:不出声,会思考,这就是默读的最高境界。(提醒生默读要求,拿起笔)同桌两个同学先交流一下。刚才下去看的时候,有的同学划了一处有的同学划了两处,如果你和你的同桌交流的时候,他划到了这个地方,讲的又很有道理,但你却没有划到,你怎么办呢?
生:我要这些地方划下来。
师:通俗一点,就是抄下来。别不好意思,抄也是一种学习。现在交流一下,开始。(提醒交流方式,一个人讲,一个人听,不要同时讲。)
(交流结束,生坐正)
(师请生汇报,知道汇报方式:请同学们看第几自然段……)
生:请同学们看第三自然段……(生读句子)
师:你读得很好,找得也很准确。找到这一段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生举手)这是最初“我”看到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的情景。我的表现是?
生:(齐声)“愣住”。
师:什么叫“愣住”?
生:呆住。
师:有没有不同的理解。做一个表情,我看谁做的最像。(生做表情)傻了对不对?为什么?我们再读一读这段话。(生齐读)同学们,看看叶老先生的修改,你对这段话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投影)这可是一篇获奖的作文啊,所以我一拿到被修改的作文,一下子就愣住了。(板书“愣”)当我细看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生:同学们,我讲的是第四自然段(生读句子)。
师:亲爱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大声地告诉老师们。(生答)你今天很有勇气来读,虽然读得不怎么样,但是你经常练,一定会读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你们班谁是读书读得最好的,这段话比较长,我就请他代表大家读一下。(生推荐,生读)
师:请坐,谢谢你的朗读。你读得确实非常准确,字字有交代。但是,如果练习多几次,你会读得更流利,对不对?其实,我们每个同学,只要不断的对自己进行朗读训练我们就会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看,在这篇文章里,叶老吧“一张画像”改成了“一幅画像”,为什么这么改?
生:因为“幅”比“张”准确。
师:我们平常都说一张纸,一幅画,所以用一“幅”画像,我们就会感到用字准确。(投影:用字准确)我们再看这个句子,去掉“包”字,“书皮”改成“包书纸”。同学们都知道,这个书皮可以是指包书纸,也可以指书的封面,(生提供书本示范)改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感觉更加确切,也感觉到句子更加干净、规范。(投影:句子干净、确切、规范)
师:这里有两个符号,一个是删除,一个是删改。想知道这个“删”字是怎么来的吗?同学们看,古代的人都是把自卸在竹片上,然后用一根绳子把它串起来,就变成了这样的一册书。(投影古代书籍)最早人们是把文字写在龟壳或者兽骨上面,我们把这样的文字叫做?
生:(齐声)甲骨文!
师:你们真有知识!(投影甲骨文字)这就是甲骨文的“册”,后来演变成了金文(投影金文),再后来演变成了篆文(投影篆文、隶书),你看着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册”字(投影楷书)。你们知道吗,古代的人写错了字,怎么办呢?
生:那本书都没用了。
师:把它扔到火里烧掉?不对,再想。
生:用刀把那个字刻掉。
师:对呀, “删”字就是加上了立刀旁。(投影删字)有意思吧。在这一段话当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请你快速地用波浪线划出来。画完的同学举手说“一”,第二说“二”。谁来读这句话?
(生朗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想一想,叶老先生是国家教育部的副部长,他平时忙不忙?
生:忙!
师:可是他还是这么认真地给一个初中生批改作文,所以我有这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音乐已经为你响起来了,和着柔柔的音乐,读:
(生朗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看,(投影叶老批阅图)这幅图就是叶老先生年近七十,在灯下为我们批改作文。
(生再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这春风仅仅是吹在脸上吗?
生:更是吹在我的心里。
师:一起读读。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叶老先生还给我们写了这么一段评语,大家轻轻地读。(投影)
(生齐读)
师:有两个词对我们写作特别有帮助,请找出来。哪两个词,划出来。
生:深受感动。
师:我们写作要深受感动?
生:具体事实、亲切自然。
师:作文要有具体事实,这样写出来会亲切自然。非常棒。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在这篇作文当中,一千五百个字,叶老先生给他改了一百五十多处错误,他为什么在评比当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呢?
生:因为叶老先生想鼓励我。
师:如果叶老先生这样说,我就会怎样?
生:失去信心。
生:自暴自弃。
生:崩溃。
师:我就再也不写作文了,是吧?你们的表情是这样告诉我的。(生读句子)刚才还春风拂面,现在树立了信心。
师:三十多年以后,肖复兴走上了文学之路,也成为了一名大作家,现在是北京市文联的副主席,但是对这件事仍然不能忘怀。让我们就和肖复兴一起再来重温一下这件事情吧。
课件出示:
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师:你们可以用上课文当中的话,选择其中的一句,先试着填一填。
师: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生:愣住了。
师: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生:感到叶老先生是一位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如春风拂面。
师: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师:学到这里,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知道好作文不仅仅是写出来的,还要怎么样?
生:还要好好的鼓励。
生:还需要好好地修改。
师:所以就有“文章不厌百回改,仔细推敲佳句来”这样的说法。平时老师在上课时也会教给你们一些修改符号。(在在黑板上出示常用的修改符号:增删改调)请你用上这些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二天我早上醒来时,看见桌上已经放着面包、牛奶和早餐,妈妈这么关注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教师讲评(略)
六:学生质疑
师:课上完了,你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呀?
生:老师,你怎么没有写课题呢?
师:你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直都在说修改作文的事情,我真的是不明白,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生:我也是想问这个问题。
师:那咱们就把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再来探究,好吗?下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实录07-02
有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教学实录07-0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07-09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05-0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文03-08
关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07-0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5篇05-2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07-0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设计07-03
那片绿的爬山虎课堂实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