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
九里山乡中学 常慧玲
【教学设想】
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首当代诗歌,因此要从朗读上着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要让学生对诗句的品味有自己的体会,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力求作到读音、停顿正确,逻辑重音恰当。能根据诗歌思想内容较为准确的读出诗句的语气。
2.了解诗歌借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征。
3.具有品味关键句和词语的内涵,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入手,领会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4.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勇于面对困难,执着向前,奋力争胜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1. 本文的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诗歌语言。
2. 本文难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借助形象抒情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蕴藏在“山”“海”的深层次的内涵。
【教学理念】
1.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让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语文.
2. 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使之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深入体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
【教学教法】
1. 用探究、合作、讨论朗读的学习方法。
2. 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诵,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字面到深层,对诗歌的思想情感作准确把握山海等形象是诗歌语言与思想情感的联结点,也是理解诗歌的关键点.。
3. 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运用课件海洋的图片音像等,使之对这两种意象的特征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
4.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朗诵诗歌时的伴奏音乐,以营造利于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情景氛围.
【学生学法】
1.抓住诗歌中的”山””海”,理解全文
2.根据诗歌的形象及其感情内蕴的发展脉络背诵全文
3.课后的字词,研讨与练习中提出的问题.
【教学教具】
多媒体、CAL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全诗
1.导入.
师:同学们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的?没见过的说一下你脑海里的海是什么样的?
生:海很大,一望无际,波涛汹涌,与天相接,有许多动物,还有植物!
师:那你们想不想去?山里的孩子想不想看海?
生:想,山里的孩子一定想去看海了!
师:那同学们见过山吗?
生:见过太行山,九里山,还有云台山,等好多山!师:对我们焦作是一个多山的城市。有云台山、神龙山、凤凰山,九里山等等,而我们就在九里山的山边。那我们一起看图片“山”来想一想看到山你想到了什么?
生:山是高大的,雄伟的,险峻的、连绵不断的……山里边有树木、花草,有矿产,有珍惜的植物,和在大山里住的人!
师:好,我们对山的了解很多,那么我们想一下:山路是什么样子的?
生:没有修的路,弯曲的,看不见尽头的,很陡的……
师:好同学们,大家看路是这样的不好,那么山里人想去山那边容易吗?他们相对来说是什么的?
生齐:不容易的,他们是封闭落后的。
师:那山里的孩子想出去吗?
生:想!
师:的确山里有丰富的资源,可是也很落后,所以山里的孩子都很向往山外的世界,因为山外有着无数的新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从山里走出的作家王家新写的文章,《山的那边》体验一下山里孩子的心思!。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十分钟读课文,查字典)
师:谁来朗读生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出示课件并点名朗读生字词 )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在山的那边的课堂实录07-02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4-12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7-02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范文07-02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03-09
《在山那边》教学设计05-11
教学设计《在山的那边》06-01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07-03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07-03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5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