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雨之歌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04:14:22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余映潮雨之歌课堂实录

  《雨之歌》是纪伯伦所写的散文诗,用雨水象征美丽的爱情。分享了雨之歌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余映潮雨之歌课堂实录

  今天全天是初中的同课异构《雨之歌》。

  上午第一节课上课人是青岛24中的张玉秋老师。她的上课流程如下:

  一、

  1、有关雨的诗句导入。

  2、请学生读注释,介绍纪伯伦。

  3、齐读“目标”( 诵读诗歌,把握雨的形象。理解主题,品味诗歌……)。

  【目标似乎有点笼统,不细化。】

  二、读一读,评一评。

  1、①教师配乐范读,

  ②师:从老师朗诵中,你听出需要什么样的语速来朗诵这首诗歌?

  生1:缓慢轻柔美好!

  师:非常好。缓慢的语速,语调呢?

  生1:活泼欢快。

  师:欢快与缓慢有矛盾了?哪位补充?

  生2:亲切。

  师:亲切、深情的倾诉。自由朗读课文,根据屏幕提示自由朗读。

  【多好的点拨啊!教师敏锐地抓住学生发言中的矛盾进行点拨,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和正确所在,好。】

  (PPT)语调:深情地;语速:舒缓地;重音:重读、轻读;停顿:节奏。

  ③生各选一段诵读。教师评价,指导诵读。

  ④学生齐读。

  【这是一个流畅而精彩的环节。有范读,有指导诵读,有生的个读和互相点评,也有齐读感知。我当学习。】

  2、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A、诗歌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这个意象?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B、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思考。

  ②、生答师点。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1默然。

  师:雨是这样一个奉献的形象,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感情?

  生1仍默然。

  生2主动回答:表达了作者的喜爱、歌颂和赞美之情。

  【又是一个漂亮的点拨!说实话,听课的我乍一听分析感情,也没有反应过来,但听到老师点拨:“雨是这样一个奉献的形象,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感情?”我豁然开朗。教师在这里引入了学生的体验,把学生拉进了纪伯伦的世界,课文不再仅仅是纪伯伦的,而也是“我”(听课学生和老师)的。“我”对雨的感情自然是歌颂和赞美的。妙!】

  三、品一品,说一说:

  请从诗歌中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品读提示:关键词、修辞、情感……例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一个“偷”,巧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雨的珍贵,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之情。

  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引导。

  【自由赏析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总结了本文的艺术手法。】

  四、写一写,展一展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事物,如风、花、草等,展开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仿写一段话。

  例句:我是根据根根晶亮的银线……

  生写作,展示。

  五、1、教师抒情总结。

  2、生齐读全文。

  【课堂最后以学生的齐读结尾,这是语文课的漂亮结尾。】

  【总评:

  1、教师喜欢说:“你请。”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2、各环节恰当、整齐,有整体有局部,有内容有艺术,这是一个优秀老师的优秀设计。】

  上午第二节课上课人是大连开发区七中的董鹏老师,董老师曾获得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她的上课流程如下:

  一、导入:

  (幻灯片出示: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语》

  物本无情人有情。——宋  程大昌《浣溪沙》)

  请学生齐读这三句话,然后问:“读完了,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各谈感受,最后教师也谈感受:“老师想说,寻常之物在作家眼中往往充满灵气,充满活力。作家借寻常之物展示情感的变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及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从作家对景与物的描写中,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的律动。”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出示关于散文诗的知识:兼有散文诗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总体来说,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学生齐读。

  师:这段话选两点重要信息,你选什么?

  生:抒情类的文字;抒写心灵、主观情绪。

  师:请大家记笔记。

  2、出示作者简介,齐读。

  师:你会摘录哪些要点?——生1说摘录内容,几乎把所有要点都摘录了。——师:太多了,可以删去几点,我们课下注释已经有的可以删去。——生2说摘录内容,非常好。——教师提醒大家记笔记。

  【这是我最佩服的环节。这个环节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选择性摘录,记笔记。在摘录中培养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我当学习。】

  三、1、请学生大声读课文。

  难读的字音已经出示在大屏幕上,学生读完课文后又读字音。

  2、齐读重点字词含义。(教师提醒:请把重要词语画线,课后查字典补充。)

  3、生齐读课文。

  【这也是一个成功的环节。生自由读后,把字音、字形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自行读,自行记,挺好的。】

  四、研读课文:

  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我从    这句(段)话,读出了     的雨,感受到了作者    的情感。

  老师给个示范,我从第一段,读出了雨的关注之情,从晶亮、银线读出了珍贵的雨,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对雨的真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此环节中可能是教师想赶时间,学生齐答有点多,教师的有些点拨成效不大。】

  五、美读课文。

  读出雨的形象,读出作者的情感。

  1、生自由读。

  2、生个读。教师点拨。

  六、小结

  【这也是一个成功的环节。生自由读后,把字音、字形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自行读,自行记,挺好的。】

  1、齐读小结。

  2、齐读导入中的名句。

  七、作业。

  【总评:

  1、这节课朴实而大气,不热闹,有实效。

  2、教师尊重学生,尽量让学生展示精彩。

  3、但整节课缺乏情感引爆点,导致课堂略显沉闷。教师不妨在合适的时候展示一下,不为炫耀,而为调节课堂节奏和气氛。】

  第三节课的上课人是青岛的张桂荣(音)老师。我认为这节课是上午四节课中最精彩的一节课。上课流程如下:

  一、出示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全文,请学生在听读中思考:A“我”指的是什么?B这首散文诗表现了“雨”怎样的精神?

  (教师范读很好,抑扬顿挫到位)

  生听读后,回答,教师点拨。

  2、问:本来写雨的自述,为什么诗题是《雨之歌》而不是“雨的自述”呢?

  生答师点,引出本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这个换标题的问题好。修改比较分析出了语言美和情感美,这也是全课的总纲。这个架构很大气。佩服。】

  三、朗读课文,研读赏析。

  1、①教师讲解如何诵读。

  ②生齐读。

  ③请一个女生评价。

  2、以第一段和第二段为例,分析语言美和情感美。

  学生分别分析,学生的发言特别精彩,教师的点拨也很精彩。

  生:我觉得这两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比作晶亮的银线,比作珍珠,把雨的特征给描写了出来。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大自然把我……”这些都体现了情感美、语言美的特征。

  师:从修辞角度分析,谈到比喻、银线珍珠。雨丝像银线,雨滴像珍珠。所以唤起了我们的美感,除了修辞,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用词?你觉得哪个词语特别美?

  生:装点、镶嵌。(为什么)着重写出了雨的奉献特点,(装点美化,什么用镶嵌?)珍珠啊。

  师:还有哪个词用得美?

  生:我认为第一二段两个动词,撒、散。

  师:语言美在哪里呢?语言美——美在修辞、美在用词。这些词应该用重音表现,哪几个词应该用重音轻读?这位女同学你来说。

  生:我觉得撒还有偷,我先讲偷。偷偷的,轻手轻脚;撒,很轻。(天女散花,读得轻柔,你读读)。“我是根根……”

  师:我觉得你这两字读得不够。还想问大家,哪个词应该拖拖音?(装点)为什么?因为在句子结尾,表现结尾。这两节诗情感美,美在哪?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因为在写的时候在大自然把我干嘛干嘛,并没有说自己,这就可以突出“甘于奉献精神”(她愿意去吗?)愿意。

  师:所以体现情感美,甘于奉献。你说用什么样的节奏?(高兴轻快)

  生:我是根根……

  师:请坐。我们阅读越好,我们全班一起读一遍。“我是根根……”

  【上一环节中教师的范读好,基本功扎实。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出色,回答精彩。】

  【教师引导学生用刚才介绍的诵读方法来找重音和拖音,品析进入到了细处,到了具体的字词上。好一个精彩的诵读赏析环节。】

  3、师:我们就以这两段,选其他的诗节,你认为最美的一节。品味它的语言美,体会它的情感美,用朗读来歌咏它的美。注意停顿、重音、节奏。

  生分析,诵读。

  生:我喜欢最后一段。第一句“我是大海的叹息……”几句写出了雨甘于奉献精神,不怕(为什么是大海的叹息,大海气息吞吐,成了云)田野的微笑(其实写出了生命的)过程。(美在哪?)

  生:这段写了雨的一生,为什么叹息,升到天空,田野的微笑,体现雨甘于奉献。这里的爱情不是男女之间,之大爱。(哪地方感受到?)付出显得博大。(哪地方感觉到浩大?)大海、天空浩瀚无垠、田野丰厚肥美。(你能不能读一下?)“我是大海”

  师:她注意到最后一个词注意到了拖音。还有谁说?

  生:我觉得第三段。“我哭,山河却在欢笑;”用了修辞,特别是哪个“昂”“挺”,体现我的甘于奉献。(为什么)我的甘于奉献,花草昂起了偷,花草有活力。

  师:我凋落,生命消逝,换来花草生机勃勃。有没有人也喜欢这一节?除了拟人,还用了什么修辞?(对比)有什么好处?我哭了,山河笑了,我凋落了,却换来了花草的生机。我们一齐读读。

  生齐读。

  师:我好像看到花草的笑脸了。有没有同学也喜欢最后一节?有没有男同学?咱们请一位男同学,比较好的,来读一下。

  生:我是大海的叹息……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有的同学觉得可以更好的地方?

  生:我觉得有些字不准,比如翘舌音更刻意。

  师:我来源于自然,要回归于自然。这和人类感情一样,如大海般奔腾如天空般广博如田野般丰厚。齐读一遍。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因为是一个排比句,注意感情层层推进,知道最后拖音,表现语音不绝的感觉。再读一遍好不好?

  生读,达到高潮。

  【分析排比修辞,并用到诵读上,使诵读达到高潮。我当学习。】

  四、朗读课文,总结深化:

  1、朗读全文:领读与齐读结合。

  2、用一句话谈谈这首散文诗对我们的人生启迪。

  学生谈“用一生的时间去奉献”等。

  【败笔,画蛇添足。用很短的思考时间逼着学生说大话空话,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3、以纪伯伦的诗句作结:

  有些星星很久很久以前就熄灭了,不再发出光焰。

  有些人很久很久以前就死去了,我们仍然受到他们人格的影响。

  【总评:

  很精彩的一节课。总体架构好,分析细部到位。】

  第四节课的上课人是南昌16中的刘胜(音)老师。上课流程如下:

  一、诵读诗歌,感受雨的美好形象。

  1、幻灯片上,沙沙的雨声响起,教师用诗意语言导入,并顺势进行了范背。

  【好精彩的导入!导入中的诗意语言、雨声的背景音乐和漂亮的范背融为一体。一上来就是一个满堂彩!我当学习这种导入的方法。】

  2、学生齐读。

  3、思考:本文写了雨的哪些特点?请用从   这句诗中,我感受到这是    的雨说一句话。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二、再读诗歌,诗人如何将人生思考融入雨的思考中。

  1、介绍纪伯伦,教师强调:他只活了48年,短暂生命在贫困痛苦中度过的。可是他却在文中说:“我哭,山河却在欢乐。”

  【上午四节课中,只有这节课提到了作者,这使得课堂有了深度。我听到此处,怦然心动。我想起我参加全国赛课时,也把帕斯卡尔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文本中,可惜做得仍不充分。】

  2、学生再次齐读全文,感受。

  3、自由赏析

  师:我们来欣赏这句诗。“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迷人。”诗人用生动的拟人手法来写雨对生命的滋润。在这段话里,语言如此生动美好,雨的生动可爱呈现在我们面前。

  你能不能找个这样的句子,你来体会雨对生命的思考。

  学生做旁批,起来交流。

  三、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用几个句子来写一首《花之歌》。

  【45分钟的课堂中,练笔从第31分钟开始,是否早出?是否更关注文本?】

  1、学生写作、交流。

  2、展示纪伯伦的《花之歌》:“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

  【总评:

  有亮点,但整节课似乎不出色。这位女老师似乎该拉拉头发了。】

  下午是余映潮老师的课《雨之歌》和评课时间。

  余老师的课堂流程如下:

  一、1、用有关雨的诗句导入。

  2、出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积累,诗意读写。

  二、知识积累

  1、关于纪伯伦的知识。

  2、关于散文诗的知识。

  3、介绍《雨之歌》。

  4、词义的积累。

  【知识积累部分进行得很有实效。要知道,一般老师在全国大课中是不敢用这么长的时间进行积累的。余老师朴实有效的教法给我们做了榜样。】

  三、诗意读写

  1、读:

  ①教师读第1段,请两位同学评价,教师引导:读第一段应该“亮丽地”读。

  【教师范读后请学生评价,很有意思。我当学习这一点。】

  ②生自由读,品析每一段的读法。。教师出示每一节的读法,让学生记——

  第一节:亮丽地

  第二节:甜美地

  第三节:轻柔、欣慰地

  第四节:自信、自豪地

  第五节:清亮地、感悟地

  第六节:温情地

  第七节:柔和地

  第八节:深思地、深情地

  ③教师范读第二节,学生自由诵读。

  ④教师出示演读方法,请学生进行演读。

  【演读的形式好,课堂很有意味。】

  2、写:

  请写几句诗来传达你读《雨之歌》的意味。

  【听课的李俊兴老师评价得好:课堂推进不紧不慢,学生的未知,教师的预知,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如“不恋战”,是因为胸中有丘壑,知道哪是沟哪是桥哪是坎,从容。不会担心评课者说“控制课堂,讲得不细致”。新的东西永远会遮盖这些不足之处。余老师的普通话不准,朗读也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他敢读,他变着法儿让学生去进入文本,每次进入文本又来一些小花样,给学生的果子高一点点,又不会太高。想分神而不得,心痒痒的感觉。余老师的用心,用一句话概括——在汉字中出生入死。这一段,余老师给了很长时间做练习,知道轻重缓急,这样设计转了一个弯,转弯时给学生搭了个梯子。。】

  ①学生写作。

  ②学生展示:

  师:好吧,小雨在悄悄地下,大家的写作是润物细无声的写作。小雨美丽的声音,荡漾在我们的课堂上。开始吧,开始我们的以诗解意。举手啦。每一位举手的都会得到一声谢谢。(笑)

  生:第七段。我在这一段中,雨柔和富有智慧的,启迪诗人们心扉和灵感的意味。我表达——心时荒凉的高原,唯有纤细的……苍茫寂寥的旗帜。

  师:这种旗帜闪耀智慧的光辉。谢谢。你得到两句谢谢了。

  生:谢谢。

  师:他还给我一句谢谢。

  生:我选的是第二段。我自己认为感觉是,轻轻地我来了,带了纯的生机,滋润新生嫩芽,匆匆我走了,窗外现实在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师:美不美?她读出了神奇的雨,美丽的雨。继续。等待,哪一位?你来,就是你。谢谢你来读。

  生:……

  师:没写好,我帮你找一位代你读。

  生:……

  师:试一试。

  生:我从第一二段读出无私奉献。雨滴落了下来,花草都笑了,笑得最欢的是奄奄一息的雨滴。

  师:多好的生灵之光啊!继续读你的小诗。请你来。开始吧,他皱着眉头很可爱,我知道他的诗已写好。你读,我解意。

  生:我骑着闪电降落,留下的只有孩子的笑声。

  师:孩子们看到甜美的雨,啊,雨来了,这么好的诗歌不朗诵。请你来,试一试。

  生:第四段。

  师:她已经品出味道,没写出诗歌。

  生:我读第五段,品出雨看破红尘,坦然看待生死。具体诗句没写好。

  师:勇敢说品出味道,没写出诗歌来。你来!大地的雨。

  生:第四段。具体感情没理好,先说诗。我带着云彩的焦急,从天上而来,向充满希望田野而去,望着他们幸福的场面,我闭上了眼睛。

  师:解意在哪?为友谊为温馨而来。我希望还有一两个同学起来读一下你的好诗。我要谢谢你,还要谢谢你。两声谢谢,勇敢举起高高的手。

  生:第三句,第四句。“我哭……”我觉得而这句,写雨的无私奉献、付出。我的诗歌——我哭,流下的是泪,但留下的是辛劳的结晶。

  师:用了比喻,很形象。很好的诗句。还有一位。

  生:第五段。雨滋润万物的感情。雨来了,踏着轻柔的不凡,来到那么美丽的大地,为藏满大地注入新的灵魂。

  师:热爱生命的雨。你们完成了很好的任务,很难的。学习过程,终于有所成就。诗意读写到这里。

  【这个自由赏析的环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因有二:其一,余老师的点评语多样,如漫天花雨;其二,两个学生主动发言后,其他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再主动发言,课堂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在自己的课堂上曾无数次陷入这样的境地,并束手无策——但余老师表现出了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耐心,他耐心引导,用心鼓励,课堂终于重又出现学生主动发言的场面。——好佩服余老师啊!】

  四、学习小结:

  师:走出课本,在来感受雨的心理之歌。齐读——我飘洒、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我的生命,化为一首首富有情味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