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察物体名师课堂实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为,规范行为。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观察物体名师课堂实录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观察物体名师课堂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1.准备图片或照片: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图片和生活照片,教室的前后照片,荣壶四个角度的照片。
2.准备实物:玩具布狗、茶壶等。
3.教师准备:将桌子分组拼成方形,每个方形组桌四周各安排一个座位,组组的桌子上先摆好茶壶,再摆上纸盒、玩具布狗。
4.学生准备:课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并选举一人做组长。鼓励有数码照相机的带数码相机。
设计理念:
直观与操作在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实物、模型、图形及学生熟悉的图象等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来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很简单,就是请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准备好了吗?
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
向右转,请坐下。
请用左手摸摸你的左耳;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左手;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右手;(请一学生)请你到我的右边,看看我的左半边胸;再请握握我的左手(你好!);谁还想和我做朋友?(另请一生)请你站到我的左边,握握我的右手。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分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这样的一个课前游戏作为引入,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一、出示照片,教学例1
1.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
2.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出示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让大家观察。
3.首先:哪一张是教室前面的照片?哪一张是教室后面的照片?
4.其次:哪一线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提示:想一想,如果你是摄影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到的是哪里啊?
[案例分析:从我们熟悉的教室照片入手,让学生体验一种亲近的感觉,使学生容易接受。]二、共同拍照,教学例2
1.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你门想自己拍照片?我们来个摄影活动,好不好?引导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长把玩具布狗摆好,然后大家作为摄影师,摄影师按照自己坐的方向给玩具布狗拍照片。
2.摄影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照相机,如何拍摄才能使图象比较大比较清晰。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如何举照相机才能拍出比较正的照片。
3.开始拍摄。
将数码相机分别放在几个组,让坐在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用数码相机拍摄一张照片,将拍得比较好的.一组的照片输入电脑,准备投影。
4.摄影交流.
请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他们是如何拍的,站在什么位置,估计自己拍出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把照相机对准布狗,调整布狗的位置使它在照相机的中间。我站在小狗的右面,所以我估计我拍出来的是小狗的右半边头和脚。
生2:我的数码相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小布狗的样子,我在小狗的后面,所以我拍出来的肯定是它的背面!
老师加以鼓励。
5.作品展示
将刚刚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的四张照片按顺序展示出来。请其它小组的同学猜一猜这是谁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是某个同学拍的?请你说一说理由。
(1)好,你们觉得哪一张最容易看出来?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1张最容易看出来,因为拍的是小狗的屁股,肯定是坐在它后面的张徐健同学拍的。
(2)还有那一张也很容易看出来呢?
生:第2张也很容易看出来的,因为拍的是小狗的下面,肯定是坐在它正面的徐秋童拍的。
分别请拍摄小布狗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站起来,看看是不是如你所说?(对拍报的同学问题的同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请与他们拍摄的玩具布狗一样的同学站起来。
(3)指第3张和第4张问:这两张分别是谁拍的呢?(神秘的样子)指名几个学生说。提问:怎样区分这两张照片哪张是在小布狗的左面拍的,哪张是在小布狗的右面拍的?
(在小布狗左面拍的应该是它的左边的两条腿,在小布狗右面拍的应该是它右边的两条腿)
6.提问:为什么我们第组四个同学拍到的小布狗是不一样的?
生1: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
生2:因为我们拍摄的方向不同。
生3: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
……
7.小结: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样你就能看到物体不同角度下的没形状。
8.那么你们想从没的角度玩具布狗吗?每个小组的同学离开座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小组的玩具布狗。
[分析: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布狗为素材,通过2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和换位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布狗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考虑到不少孩子家里都有相机甚至是数码相机,我何不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摄影的快乐,于是有了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着,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拓展延伸
(一)观察茶壶。
1.师:我们每个小组也都带来了水壶是吗?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观察我们自己带来的物体,好吗?好,请小组长拿出你们这组准备好的水壶,放在桌子的中间,将壶嘴朝前。放好了吗?请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出示图)我们也像他们这样来观察观察我们的水壶。
2.师:你现在看到的水壶是什么样子呢?水壶的嘴在哪一边?(稍停)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睁开眼睛看一看。
3.投影出示茶壶图片,汇报观察结果。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壶嘴朝哪一边啊?小朋友们可以用手比划比划。(一手义腰作壶柄,一手弯弯作壶嘴)你看到的水壶是这个样子的小朋友请站起来。你站得对吗?同一组的其他同学可以到他位置上看看
电脑逐个出示水壶的另外三面,分别请看到这三面的同学起立(对起立并判断正确的同学加以赞扬)。
4.换位观察。师:你们想知道其他同学看到的水壶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交换位置再观察。(让学生顺时针逐个交换位置观察)请同学逐个说出你观察到的水壶是投影片上的几号水壶,其他同学做裁判,看他说得对不对。
5.师:好,小朋友们合作得非常好。刚才我们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水壶,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小结: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自然也不同。
6.现在请小组长把塑料杯子拿出来,像老师一样,*近水壶的嘴放好。你看到的杯子在水壶的哪边呢?自己说说。
选一组汇报。
师:哎?他们四个人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前面,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后面,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左边,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右边,他们说的怎么都不一样呢?(学生说)
师:哦,因为他们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分析:这是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首先将观察的物体改为茶壶;让学生再次进行本位和换位观察。接着,出现两种物体,即塑料杯子和茶壶,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向看这两种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在不同的方向,我们除了看到的物体本身不同,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也不同。 (二)看图片讨论观察者角度
所有同学面向黑板坐好。
1.投示楼房图:
介绍:(指正面)这是楼房的正面,这是楼房的哪一面?(左侧面)
我们能看到这栋楼房的哪些面?看不到哪些面?看不到的这几个面大概会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想象一下。
有一个人给这栋楼房拍摄了几张照片,可是不记得分别是在哪一面拍摄的,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来帮帮他,帮他确定这些照片分别是在哪一面拍摄的。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呢?根据哪些来确定呢?
每个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的理由?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第一副照片为什么一定是右侧面的照片呢?
生1:第一副一定是右侧面的。因为左侧面我们看到了,是第4副,而右侧面肯定和左侧面一样大小的,所以一看就知道了。
生2:第2副是楼房的正面,这个我们都看得到。那么第3副一定是背面,因为正面和背面是一样大小的,而且他们除了第一层外其他两层的窗户也是一样多的。
师:你这样思考真简洁,思维很活跃!
这几幅照片是否可能是楼顶面的照片呢?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让学生充分的表述自己的意思。
2.投示看钢琴图。
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这些图分别应该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并请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他们能够看到下面这幅图吗?这幅图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不可能看到下面这副图,这副图是在钢琴的上面看到的,小鸟可能看到,鸽子可能看到,老鹰可能看到。
(老师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能飞起来或者爬得高点的,就能从上面看到”)
是啊,我们观察物体时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来观察,有时候还可以从它的下面来观察。
3.动物看房子:投示动画片,形成课本房屋、树的底图(左图),然后一边讲解,一边动画出示动物小白兔和小松鼠,形成右图。
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白兔和小松鼠看到的房子一样吗?小松鼠是在房子的哪个方向上看房子的?小松鼠能不能看到房子的门?小松鼠能不能看到房子的窗户?小白兔又是在房子的哪个方向上看房子的呢?小白兔能不能看到房子的门?小白兔能不能看到房子的窗户?
那么,请大家判断一下下面两幅图,哪一幅跟小松鼠看到的是一样的?哪一幅跟小白兔看到的是一样的?
[分析:这一部分是课后练习。由图片讨论观察者的角度,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学生充分时间说)。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理解物体、感受物体,这样对物体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
总评
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比如数码相机,比如多媒体系统。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以儿童喜爱的生活情境“拍照片”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2.主体参与,探索新知。
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基于此,新课以观察布狗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分2个层次观察布狗,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设计时始终围绕着“自主参与,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的探索新知。并且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3.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如上课过程中的拍照,贴近了学生,延伸了学习,培养了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
观察物体名师课堂实录 篇2
一、引入和揭题
教师出示学校食堂正面图,
师:这是学校什么建筑?
生:食堂
师:你知道老师是站在哪儿看过去的?
生:站在食堂的正面。
师:对,如果用东南西北方位来说,老师是站在食堂的哪个方位看过去的?
生:南面。
师:好。下面还有一张图,你看看是学校里的什么建筑,老师是站在哪个方位看过去的?(出示食堂东侧面图)
生:是食堂,站在东面看过去的。
师:再看一张。(出示东南面成角透视图)
生:还是食堂,站在东南面看过去的。
师:真好。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幢楼,会有不同的形状?
生1:看的方向不一样。
生2:老师观察的角度不同,看过去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观察物体。(教师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小药箱
师:出示自制小药箱,请同学们观察,从你坐的角度看过来,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生1:我从药箱的前面看过来,看到了药箱的前面一个面。
师:说的真好,从前面看过来,看到了药箱的前面一个面。谁还能和他一样说说,从哪个角度看过来,看到了药箱的什么面?
生2:我从药箱的左前面看,看到了药箱的前面和左面。
生3:我从药箱的右面看,看到了药箱的右面。
师:你现在站起来,还能看到药箱什么面?
生3:我还看到了药箱的上面。
生4:我还看到了药箱的下面。
师:现在请你们把看到的面画在草稿本上。老师举着小药箱不动。
师:真好,同学们都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一个物体。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你看我画的是什么面,从哪个角度观察的?(正面,有十字标志的)
生1:是药箱的正面,站在前面观察的。
师:再画一个(长方形)
生2:是上面和下面。
生3:也可能是后面。
师:为什么有三种可能?
生4:因为你画的是长方形,上面、下面和后面都是长方形而且没有十字标志。
师:你说的真好。再画一个(小长方形)
生:左面或者是右面。
师:大家观察得很好。请大家把书打开,做练一练的第一题。用线把图形和观察的角度连起来。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生:从正面看是第二个图形,从左面看是第三个图形,从上面看是第一个图形。
师:真棒,大家都做对了。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下。选一个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请大家拿出学具,先想一想,再观察。
学生观察。
生: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师:你看到的是哪三个面?
生1:前面、左面、上面。
生2:前面、右面、上面。
师:如果举起来呢:
生3:下面、右面、前面。
三、图形推想。
师:现在我看到了一个立体图形的一个面,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出示正方形。
生:可能是立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师:立方体我还能理解,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怎么理解?
生: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师:像这个样子吗?(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还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生思考
师:你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
师:你能画在黑板上吗?三个同学板演。
生1:圆柱
生2:
生3:
师:如果这个圆柱看上去一个面是正方形,能是这个圆柱体吗?
要怎样的圆柱体看上去是正方形?
生1:变矮一些。
师:变到什么位置?
生1:这个圆柱的高和它的宽是一样的时候。
师:说得真好。当圆柱的宽和它的高是一样的时候,我们看上去会是一个正方形。但是这个面外框是正方形,其实它是一个曲面。
师:那么大家明白第二位和第三位同学画的图形吗?
生:明白了。
师:如果我们只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立方体、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圆柱、底面是正方形的棱柱。在确定一个立体图形,不能只看一个面。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回顾一下。(将课件重新回放)
师:我们知道了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观察圆柱可以最多看到几个面?
生:两个面,一个圆,一个曲面。
师:球体呢?
生:一个曲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观察一个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而且不同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
生2: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师:作业,练习九1、2
我的思考:
本节课是人教第九册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从教材看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观察小药箱,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会看到不同形状的面,并能对应。
思考一:观察物体的关键是什么?
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良好空间能力的基础,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还比较弱,相对来说空间想像也比较弱。因此,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表象,便于今后空间组合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教学观察物体时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被观察物体的位置不能移动。如果物体的移动,肯定会带给学生不同的视角,因此在教师示范小药箱时,不能随便走动,更要强调这个小药箱是不动的。同时,应强调学生的移动也会带来视角的变化。
二是要求学生有序观察,说得清。由于每个学生的位置不同,所看到小药箱的面是不同的,因此要强调学生从哪个角度看,看到了哪几个面。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取得方位的共识。
思考二:本节课学生的思维增量在哪儿?
由于本节课相对来说内容比较简单,如果仅仅从观察来说,学生有生活基础,自学也会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那么学生的思维增量怎样实现呢?
本节课我作了如下处理,力求让学生从低到高思考:
首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幢楼会有不同的形状?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基础引入,理解从不同角度会观察到同一物体的不同面。
其次,在学生观察小药箱的基础上,思考第二个问题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这是学生已经观察小药箱各个角度的前提下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可以直观的看到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同时,理解观察长方体时,在一定的角度可以看到一个面、二个面、三个面。然后进一步思考,圆柱、球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这样从同一个物体增加思维的深度,从不同物体增加思维的宽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像力。
最后,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这个立体图形会是什么?”学生比较多地回答是立方体,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当教师再追问还会是什么时,学生开始了深思。这里应有三个层次的思维,一是能回答立方体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但是教师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二是学生会想到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底面是正方形的梯形台、四棱锥等。这个层次是教师就进行引导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实际教学来看,部分同学还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想像来得到这样的图形。三是学生能归纳出只要底面是正方形,其它各个面不超出底面的立体图形都是可以的。就像把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直柱体用刀削去一部分,都可以形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因此可以有无数个这样的图形。可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不能进行提升和归纳。
【观察物体名师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的课堂实录07-02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07-02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07-02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07-02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模板07-02
关于课题观察物体的课堂实录及评析07-02
活动课观察物体课堂实录07-02
四上观察物体课堂实录07-02
数学肯《观察物体》的课堂实录及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