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05:10:07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导语:《登上地球之巅》描述的是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珠峰北坡攀缘而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以下是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供各位参考。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如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我们来考虑一下课文题目,“地球之巅”指哪里呢?

  生:珠穆朗玛峰。

  师:“巅”是什么意思。

  生:最高点。

  生:山顶。

  师:对,是指山顶,也就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顶。课下我让同学们自学了这篇文章,并搜集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材料,哪位同学上前面来演示一下你搜集到材料?

  (生利用投影仪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珠穆朗玛峰的材料)

  师:刚才有四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珠穆朗玛峰的有关情况,非常好。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穆朗玛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三支登山队。本文所描写的,正是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350米最艰苦、最惊险的那段经历。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下面我们打开课本,快速阅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过程。注意搜集筛选主要信息。

  (生看书思考)

  师:哪位同学来试着概述一下?

  生:北京时间上午9:30,年轻的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四人向珠穆朗玛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他们为了减轻背上的负担把不用的物品都抛弃了,只带着几件重要的物品往上攀登。他们走了两个钟头才上升了70米,这时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不畏艰辛、坚持前进。刘连满在前面开路,非常坚强,爬了几次跌倒几次,他还是继续开路。在接近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忽然他灵机一动,用搭人梯的方法把三个人送上岩顶。攀登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他们在天色特别黑、寒风呼啸着这种环境中继续前进。但是前一阶段花费时间过长,背上氧气筒的容量不多。刘连满因过度疲劳身体非常弱,但仍坚持前进。恶劣的环境没有打倒他们的意志,他们奋勇前进,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让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上顶峰。刘连满怕拖累战友,给战友写了一封信,告诉战友自己的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他们胜利归来用。与此同时王富洲、贡布、屈银华艰难的前进,他们翻过两座石岩,又登上一座雪坡。贡布在前面开路。最后王富洲坚持为大家开出一条前进的道路。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三人的氧气已用完,风也渐渐小了,对攀登十分有利。他们抛掉背上的氧气筒,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越过东面一段雪坡后,三人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师:刚才我们听了田阳的叙述,基本上是把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说完整了,但在她概括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概述得怎么样?大家评价一下。(田阳自己举手)你先自己评价一下。

  生:(田阳自己)我觉得我概述得非常罗嗦,既然概述就应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而我说得太多了。

  生:有的地方用一句话就概述出来,她用了好几句话才概述出来。

  师:对,概括得不够简洁。我们来练习一下如何概述内容。田阳在概述第二台阶时她说得比较多,大家看看怎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从哪开始写第二台阶的,大家找一找。

  生:第4自然段。

  师:到哪写他们攀登上去了?

  生:第8自然段。

  师:那攀登第二台阶的过程,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一下,注意概括时要搜集主要信息,找要点。看看在第二台阶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攀登上去的?

  生:在攀登第二台阶之前他们大约走了两个钟头才上升了70米。这时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冒着严寒艰难的行军,在接近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他们采用搭人梯的方法最终爬了上去。他们攀登第二台阶共花费五个多小时。

  师:这样概述比刚才田阳概述简洁多了,而且要点也突出了,所以我们概述事件时要抓住内容要点,力求语言简洁。突击主峰的过程清楚了,那他们在攀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靠什么克服了困难?

  (生四人一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发表你们交流后的结果。

  生:缺氧、体力下降、地理环境恶劣。

  生:我们组想给他们组补充,还有天气恶劣――有暴风雪、冷、天黑。

  师:同学说得都非常好,这些困难他们又靠什么克服的呢?

  生:无畏的精神、顽强的意志。

  生:爱国的精神,他们想为祖国争光。

  生:有信心有勇气、团结协作。

  生:奋勇向前的精神。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归纳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这是精神的力量,他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们克服了困难。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精神?快速阅读,圈点批注。

  (生快速阅读,圈点批注)

  生:在文中175页第6自然段,“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了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这体现了他顽强的意志。

  生:第16自然段,体现了团结的力量。

  生:181页第22自然段,“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这是团结协作的精神。

  生:第19自然段,体现了他们意志顽强、奋勇前进的精神。

  生:第11自然段,体现了刘连满的意志顽强。

  生:175页第3自然段,“他们一两一两地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从这可以看出他们的爱国精神。

  生:第12自然段,“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从这也能看出他们爱国精神和奋勇前进的精神。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英雄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下面我们再考虑一下这篇文章的详略问题。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的理由吗?

  (生四人一组讨论)

  师:好,就讨论到这。哪个小组先说说?

  生:175页第6自然段是详写。

  师:这一段详写?写了什么?

  生:写的是刘连满的顽强意志

  师:大家说是吗?

  生:不是。

  师:详写要跟细节描写区分开来。我们讲《木兰诗》时提到了详略的问题,详略的安排是跟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有直接联系的。其他同学说说?

  生:在如何攀登第二台阶时详写了。

  生:从第9段到15段写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也是详写。

  师:在哪略写的?

  生:最后十米攀登的过程写得比较简略。

  师:还有吗?刚才我们在讲第二台阶是详写的。在这之前他们攀登的70米是详写还是略写?

  生:略写。

  师:可以说这篇文章详略得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详写的地方可以突出刘连满的优秀品质,略写一带而过。

  师:对,作者是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在作文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叙述事件时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希望在今后的写作中你们能注意到这一点,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我们大多数学生不会遇到四位登山运动员所遇到的困难,因为能够攀登主峰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会遇到像攀登珠峰那样的困难呢?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困难,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如果你们愿意,请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谈谈你们的体会和感想。

  生:学习的时候不想学了,非常的累。这时候就要用顽强的意志克服这种懒惰的想法,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师:那你从登山队员身上汲取了什么精神?

  生:顽强的意志。

  师:非常好。还有哪位同学谈谈?

  生: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总怕自己回答得不对,怕同学笑话自己。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心理,要相信自己,要有勇气。

  师:很好,你学到的是做人要有信心、有勇气。还有哪位同学谈谈?

  生:比如说打篮球吧!一个人打不好,两个人也打不好,是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打好。这让我懂得了和同学要团结协作。

  师:打篮球需要大家的力量,这是集体主义精神。在平时其实也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是不是?

  生:(齐声)是。

  师:还有谁想说吗?

  (生沉默)

  师:我们看这些登山队员能为祖国的荣誉不怕牺牲,有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们应该怎么做?

  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爱国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想,课下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写在日记本上。课下我让你们小组合作搜集国际上或我国在探险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或探险故事,下面请小组派出代表介绍一下你们搜集到的文章。

  (各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材料)

  师: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非常丰富,我也搜集到一篇文章,参与到你们的交流中来。我推荐的文章题目是《珠穆朗玛峰南北大跨越是史无前例的》,这是另一篇记录征服世界最高峰的文章,是一篇完全记实的文章。作者就是参与者之一,记事简洁、紧凑,扣人心弦。希望大家在课下互相交流,拓宽我们的视野并每人写一篇读书笔记。

  师: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吧。

  附: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之处在于:我让学生找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英雄的精神时对学生引导的不够,学生提取课文内容的要点不够准确,有的说:“一整段都说明了英雄的某一种精神”。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让他说准确,可以到某一句话,甚至是某一词语。还有在讲文章写法时,我有些过急,没有很好的去倾听学生的看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者。我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做好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