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05:25:14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导语: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课堂实录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一、自主研究,确定学习目标

  师: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来学习这首古诗?要完成哪些任务呢?

  生:要理古诗的意思。

  师:对。他确立了我们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理解诗意。还有补充吗?

  生:要知道写这首诗的背景。

  生:

  要知道作者的情况。

  师:还是理解。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还要熟读这首古诗。

  师:非常好!在理解之前应该先熟读!只有读好,才能理解。还有补充吗?

  生:还要把古诗背下来。

  师:大家同意吗?

  全班:同意。

  师:好,我们就初步定三个学习任务:熟读、理解、背诵。

  二、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师:我们先完成第一个任务:熟读。分四人小组学习,一个一个地读,其他的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读错的马上帮他纠正。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声音不要太大,能听清楚就好,开始。

  (学生分小组朗读,老师巡查、指导。)

  师:(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告诉老师。

  生:“京口”的“京”我先读成了jìng,张雨同学告诉我应该读jīng。

  师:很好,还有吗?

  生:“照”字应是翘舌音,我读成了平舌音,是小组的同学告诉我的。

  师:把这句诗读一下。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刚才小组学习时候,我还注意到:有些同学读得不是很流利,小组长就多给了这样同学一次机会,请他再读一遍,非常好!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精神。现在敢读给大家听吗?

  全班:敢!

  师:请站起来朗读吧。

  (多名学生朗读古诗)

  师:很好,语音准确。有一个字要注意:一水间的“间”应该读第四声。有没有哪个小组集体读一读?

  (小组齐读诗句)

  师:非常好!(学生鼓掌。)这掌声是情不自禁的。

  师:好,看来我们第一个任务完成得不错。现在我们完成第二个任务:理解。请同学们看课后的注释,认真地看,认真地想。看看,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再连起来想这首诗歌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不会的,请打上个问号。

  (学生按要求学习,老师巡查指导。)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不用“吹”而用“绿”呢?

  师:这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问题。还有吗?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是什么意思?

  ……

  师:小组学习,讨论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如果小组里的同学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离开座位找你认为最有水平的同学来解答。开始。

  (学生按要求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巡视,逐一到小组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有的同学还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一起学习研究,很好!现在我要来考一考你们了。请把诗歌朗读一遍,老师请你们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你读了这一首诗,知道了什么?知道一点就说一点。开始。

  全班:(有感情自由地朗读)

  师:知道些什么啊?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知道作者非常地想回到家乡。

  师:你能把诗句这个意思读出来吗?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他是不是很思念家乡,急切地要回去?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面向同学们)读得如何?

  学生:一般。

  师:(微笑着)你可以再读。

  生:(读)

  师:怎么样啊?

  全班:有进步了。

  师:读出些意思了。我们好象看到了月光下诗人着急地想回到故乡。你们还知道什么?

  生:我从“京口瓜洲一水间”这句知道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很近。

  师:我们想听你读这一句,能不能把很近的意思读出来?想想怎么读?要着重把哪些字突出来?

  (生读)

  师:还知道什么?

  生:我还知道作者停船靠岸的瓜洲和钟山只隔几重山。

  生:我知道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的原野。

  师:冬去春又来了,“我”格外思念春风吹绿的家乡。现在我们再读这首诗,要把诗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出来。

  三、自主探究,体会思想感情

  师:我们刚才再一次读这首诗,有没有产生新的一些问题呢?

  生:既然京口和瓜洲相距这么近,和作者的家乡也只是隔着几重山,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能回到家乡呢?

  师:好问题!王安石为什么这么想念家乡,为什么又不回去呢?你们课前搜集的关于这首诗的资料,有没有谈到这个问题的?

  全班:(纷纷看自己的资料)

  师:我补充一些资料给大家看,看完以后回答问题。(发放资料,每一个学生一张)

  全班:(阅读自己和老师发下来的资料)

  补充阅读资料:

  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并在对西夏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有一天晚上,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师:看完以上的材料,你又知道了什么?请告诉大家。

  生:我还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我知道这首诗是作者赴任路上写的。

  生:王安石原来是不想赴任的,两次推辞皇帝都没批准。

  生:他之所以不肯赴任,因为他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罢去了宰相的职务。这次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怪不得他刚出来就这么忧愁、忧伤。他前面的,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危险的路啊!所以,他担心,这一去呀,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充满了忧愁和伤感。现在,我们再来读,感受就不一样了。

  全班:(很有感情地读)

  师:我们一起怀着忧伤的情感背诵这首诗。

  全班:(一起背诵)

  师:很好,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没有?

  全班:完成了。

  师:我要特别表扬你们,你们是自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节课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延伸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