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的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08:21:17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杨修之死》的课堂实录

  导语:对于《杨修之死》这篇课文,老师会怎样进行教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杨修之死》课堂实录,供各位参考。

《杨修之死》的课堂实录

  一、故事引入

  师:先请大家看屏幕。这是一幅三国时期的地图,(手指地图)这里,是汉中,同学们知道汉中吗?

  生:不知道。

  师:汉中处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是中国西部的战略要地。南凭大巴山屏障,北据秦岭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大战后两年,吃了大亏的曹操经过休整后又恢复了元气。此时刘备占领汉中地区,令曹操寝食难安,打算发兵争夺。曹操亲自修战书一封,发往成都。看过战书,刘备甚是忧虑,诸葛亮却哈哈一笑,在战书上面题下四句诗:黄花逐水漂,二人过木桥。好景无心爱,须防歹徒刀。

  曹操看了这四句诗,不解其意,问左右谁人能解,都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但有一人却在旁边冷笑,曹操便询问其意,他说:“这四句诗是一个隐语。”

  这四句诗隐藏着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生:(众摇头)不知道!

  师:(点击电子屏幕呈现四字“汝来受死”)这四句诗隐有‘汝来受死’之意。

  师:(手中电子笔指点四句诗解说)黄花者,女人也;女人水上漂,“汝”也。这是一个“木”字,桥下两人走过,繁体字““来””也。这是繁体的“爱”字,“爱”去掉中间的“心”字,为“受”也。“歹”字再加一把弯刀,就是“死”字。

  师:这个人聪明吧!但这个人最后也命丧聪明,《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首诗。

  生齐读: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师:这个人是汉代的名门世家之子,才华出众,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一开口就常常语出惊人,对答速度也在众人之上。诗句最后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他是谁?

  生:(齐答)杨修。

  师:对!他就是杨修。杨修死于何事?缘于何因?请大家跟随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去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就学习18课《杨修之死》。

  二、对话题目

  师:课文怎么读,老师有两句话告诉大家。

  师:《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几句话:“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抓关键词,“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一定要咀嚼语言文字。同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注意“对话”,所以大家学习课文首先要注意和课文进行对话交流。

  师:今天李老师就扮演一个狗仔队的角色,和大家来一番对话。对话我们最开始可以从对题目的提问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发深入对话的最好策略是问题。大家已经学习过17课《智取生辰纲》了,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问:谁智取生辰纲?是怎样智取的?智取之前做了哪些准备?智取中有哪些聪明做法?最后结果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我们很快就可以从文中获得许多信息。

  师:再比如《杨修之死》,你会提哪些问题?

  生1:杨修为什么死了?杨修是怎样死的?

  生2:杨修之死:背后有没有深层次原因?有没有八卦新闻?

  师:很好,如果阅读课文前我们能够根据题目进行一番这样的追问,我们就可以较快地和文本展开对话,把握文本内容。

  师:下面老师这个狗仔就出场了,直接采访同学们一个问题,“杨修死于何事”?请同学们不翻书,我看大家去经历了“杨修之死”这一现场后,是不是有了真正的了解。

  生3:他在军中假传军令,惹得曹操大怒,被曹操砍掉了。

  师:慢一点,你根据你的回答提取几个关键词。

  生3:假传军令,曹操大怒,被杀。

  师:是“假传军令”吗?

  生4:是误导军令。

  生5:是自取行为。

  师:对了,杨修不是假传军令,他是自作聪明,暗自揣度军令意图,收拾东西准备收兵,下属仿效,夏侯惇也这样收拾东西准备收兵了。刚才同学把基本的事实说清楚了,很好。还有同学愿意说吗?

  生6:因为杨修在曹操身边太过于自负了,凭借自己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管束,惹怒曹操。曹操接他扰乱军心这有理由,将他杀掉了。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来,大家翻到课本,我们来看是怎样一件事?如果我是一个狗仔,我一定就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先,事情的起因背景是什么呢?

  生7:曹操军队进不能进,退怕人耻笑。

  生8:看到庖官端鸡汤进来,想到夏侯惇请教的口令,就想到了鸡肋。

  师:退不能退,战不能战,由此想到鸡肋。接着呢?

  生9:杨修凭着聪明,暗自揣度鸡肋之意,收拾东西准备收兵,旁人也效仿。

  师:事情还有怎样的发展?

  生10:夏侯惇询问并效仿。

  生11:曹操绕寨私行,发现不对劲,招夏侯惇、杨修询问端倪。

  师:询问端倪用得好。结局呢?

  生12: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将杨修咔嚓了(生笑)。

  师:看来要说清楚一件事情,还很训练语文能力的。(课件板式用工整语言概要的事件情节)大家看,用这样的方式言说,就是语文。来,大家齐读一遍。“进退维谷鸡肋为令,主簿揣度不日退兵。”起。

  生(齐读):进退维谷鸡肋为令,主簿揣度不日退兵。收拾行装准备归程,魏王巡视见此大惊。招惇杨修问个究竟,造言丧命误于聪明。

  师:怎么样?语文就可以这样学习。狗仔队记者就可以根据这些语句把整个“鸡肋”事件报道出来。

  师:如果再拟一个标题,可以怎样拟?

  生13:杨修之死。

  师:聪明,你看编者都已经拟好了,大家英雄所见略同。其实,整个事件的关键词是“鸡肋”,你看,可以这样拟两个题目:揣度“鸡肋”口令,造言祸乱军心;造言“鸡肋”乱军心。用这样的题目,配上以上的情节,狗仔记者就可以将整个事件报道出来。你们看,李老师就通过题目提了一个问题“杨修死于何事”,让大家和课文来了一次交流。

  三、深度追踪

  师:李老师这个狗仔还想让大家再来一次“深度追踪”,请大家小组讨论:杨修死因揭秘。要求“依据课文,分析言之有据,阐释合情合理”。

  师:杨修究竟死在哪里?原因何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分钟,自己在课文空白处批注一下。

  师(边巡视变提示):从文章找依据归纳,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归纳。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讨论时间,请小组边讨论便做好交流记录。

  小组讨论两分钟后交流。

  师:讨论结果出来了吗?

  生14:杨修恃才放旷。

  师:恃才放旷什么意思?

  生14:他很自以为是。

  师:恃才是么意思?恃才就是依仗自己的才能。放旷呢?不加约束,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师:除了杨修恃才放旷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4:数犯曹操之忌。

  师:能具体说说犯了曹操的哪些忌?

  生14:比如说那个门里写了一个“活”字,其他都不知道意思,杨修建议修窄一点,曹操表面赞美,心甚忌之。

  师:他为什么心里忌之?

  生14:他嫉妒他。

  师:哦,他嫉妒他,你把我看穿了,我希望不被人看穿的,你自作聪明把我看透了。

  师:其他组还有补充吗?来你们组来说说。

  生15:他杨修,不应该参与政治,他帮助曹植,他不该暗中帮助曹植,让曹操对他产生了灭杀之心。

  师:他不应该去参与曹植与曹丕的内部权力的争斗,所以曹操要杀他。请坐。还有吗?

  生16:我认为呢,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曹操他嫉才。他对学才比他高的人,有一种嫉妒的心理,这也是他心胸狭窄,所以他导致曹操对杨修越发嫉恨。

  师:你能不能从文中那段具体文字看出曹操心胸狭窄?

  生16:比如说曹操在门上写一个活字那一段,曹操本来想炫示一下文采,结果被杨修识破,曹操对此很是嫉妒。再比如第四段最后写道,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师:心甚忌之就是说表面上称赞他,心里面却忌恨他,你把我看破了,所以这里看出他心胸狭窄。请坐,还有补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