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石钟山记课堂实录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石钟山记课堂实录,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环节一:诵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坡公第一首记文”——《石钟山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诵课文。
师:请每个学习小组为大家推荐一段,并集体诵读。
魏思遥组:至莫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蔡兰芳组:事不目见耳闻……而笑李渤之陋也。
丁 丰组: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师:从诵读情况来看,同学们预习课文是用了心的,大家对文章的语脉、感情把握得较好,老师非常高兴。
环节二:整体把握课文
师:读一篇文章,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和结构。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
(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同学们独立思考,做笔记。)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
温小妮:作者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蔡兰芳:作者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讨,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
师:内容理解了,可惜语言不够简洁。哪一位能说得简洁一些?
张晓怡:探寻石钟山命名真相之旅。
师:“旅”作为中心词恰当吗?
林芷豌: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师:把握了文章内容,语言也很精炼,不错。还有新的意见吗?
丁丰:我用一首诗概括本文内容:“苏轼夜游石钟山,探其来历方归还。耳闻目睹乃可信,一钟一山一感叹。”
老师:不愧是文科班的才子!
全体同学惊叹并鼓掌。
师:本文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共三个段落,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同学们独立阅读,做笔记)
师:思考好了的同学们请将自己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范小婉(板书):
1、质疑
2、探寻
3、得出结论
林芷豌(板书):
1、所闻
2、所见
3、所感
许 倩(板书):
1、质疑
2、游山
3、感慨
温小妮(板书):
1、置疑
2、考查
3、结论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答案。第一段有“质疑”,“所闻”,还有“置疑”,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
生:质疑!
老师:好!我们就取“质疑”,第二段,有“探寻”、“所见”、“游山”、“考查”?是这个“查”吗?“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原文叙写的是到实地观察调查,应该是“考察”吧?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
生(大多数):探寻!
老师:不错,我们就取“探寻”吧!我们再看看第三段的大意, “得出结论”、“所感”、“感慨”、“结论”,哪一个更好呢?
生(少数):结论。
生(大多数):所感。
师:那么,我们第一段大意就取“质疑”,第二段取“探寻”,第三段取“所感”。
环节三:文本探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郦道元、李渤的观点吗?
杨凌星:郦道元的观点是水与石相击,产生像钟一般的声音,故命名为石钟山。李渤认为是山上的石头被敲击,发出钟一般的声音,所以命名为石钟山。
师:基本上把握了二人的观点,不过语言可以更简洁一些。还有没有其它答案?
范小婉:郦道元的观点是: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故命名为石钟山。李渤的观点是:叩石声如钟,故命名为石钟山。。
师:不错。
师: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
黎泽娜:我认为“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
师:声音大一点好吗?
黎泽娜:我认为“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人常疑之”,我不一定怀疑,或者是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说明自己怀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师:那么你的意思就是“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吧?
黎泽娜:嗯,对!
师:同意泽娜的回答吗?
生:同意。
师:第二段苏轼考察石钟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请问,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张晓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苏轼在文中是这样表述的:“山下皆石穴掣,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认为石钟山下有石缝,水从石缝进入,回旋激荡,撞击石头而发出钟一样的声音,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师:嗯,还有补充的吗?
蔡兰芳:我认为除张小怡所说的那句话外,文中“舟回至两山之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石钟山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作者认为空中而多窍的石头当中流,风浪出入石头的窟窿,发出噌吰与窾坎鏜鞳之声,如钟鸣一样,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师:兰芳同学认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更加明确。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则明确指出什么样的水与什么样的石相击,发出怎样的钟声。对吗?
蔡兰芳:对。
师:请你再叙述一遍。作者认为“石”是怎样的“石”?
蔡兰芳:空中而多窍。
师:“空中”什么意思。
蔡兰芳:中间是空的。
老师:那么“水”是怎样的“水”呢?
蔡兰芳:是风浪。
师:是怎样的钟声?
蔡兰芳:噌吰与窾坎鏜鞳之声相互应和。
老师:解读得非常好,请坐。
师:作者在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时,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精彩的描写。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月夜绝壁之景有何特点?你最欣赏哪个词(句)?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生:小声读书,做批注。
师: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月夜绝壁之景的特点吗?
许琼苗:阴森。
王治锟:雄奇。
林嘉生:阴森恐怖。
许倩:毛骨悚然。
张小怡:幽暗。
丁丰:恐怖。
师:看来,苏轼这次考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呢?
范小婉:我喜欢的是“磔磔”这一象声词,这一词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鹳鹤的声音,渲染了绝壁下的阴森恐怖。
丁丰:我喜欢“猛兽奇鬼”,写得好。大家想一想,月黑风高,两岸景物如猛兽奇鬼本就那么恐怖了,加上又要出来与人搏击,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觉得此处的景物渲染得很好。
师:说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见解?
许倩:我喜欢“老人咳且笑”一句,这句话是多么的形象生动啊!大家不妨想一下老人的笑声——苍老、低沉、沙哑,在寂静的湖面上飘荡,是不是有一种诡异的感觉,听后让人毛骨悚然。
师:不错。
林芷豌:我喜欢的一句是“如猛兽奇鬼”一句。这句话采用比喻手法,十分形象生动,把石钟山夜景的阴森恐怖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妙的是,这句话与后文相呼应,解释了下文中“士大卡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因而,这句话非常精彩。
师:对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大家还可以谈一谈。
杨凌星:我认为这篇文章总体上毕竟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棘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紧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
蔡兰芳:我认为这一段的描写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作了铺垫,正因为这样寂静的环境,静到连写的惊动都能听到,作者才能很好地听清楚石钟山的“钟声”,才能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师:大家都从一个侧面鉴赏了这段文字,谈得不错。老师也想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师:大家再浏览一下作后一段,想一想,作者对苏轼对郦道元与李渤观点的态度是什么?
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师:这是苏轼对这二人的态度吗?(学生再读课文)
生(齐):叹郦道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师: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这篇课文。
(下课铃响)
师:时间所限,如果大家还有疑惑我们可以课下交流。今天的作业是:1、以“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为题,写一篇随笔。2、整理课堂笔记。
扩展:
《石钟山记》的教案1
一、文学常识:
1.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起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卓有政绩。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北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在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在文学理论方面,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二、基础要点
1. 重点实词
①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空中而多窍(窟窿)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④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2. 重点虚词
(1)而: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业,而况石乎?(递进关系,更)
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志(承接关系,不译)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夜,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转折关系,可是)
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并列关系,不译)
⑤徐而察之(修饰关系,地)
⑥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果关系,因而)
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并列关系,并且)
⑧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假设关系,如果)
(2)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在那里,句末语气词也可)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 )
③微波入焉(代词,相当于“之”,这,指代穴罅)
④如乐作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译
3. 古今异义
①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实际上,副词)
②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③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古义:一种乐器;今义:计时器)
④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古义:支流的入口处;今义:可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
④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古义:船工;今义:水军)
4.通假字
①扣而聆之(“扣”通“叩”,敲击)
②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
③至莫夜月明(“莫”通“暮”)
④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着船)
②目见耳闻(目,用眼睛;耳,用耳朵)
③以小舟夜泊(夜,在夜里)
(2)名词活用做动词
①微风鼓浪(鼓,鼓动,吹动)
②而此独以钟名(名,取名、命名)
(3)动词的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
6.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余是以记之(介宾短语前置)
(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
(3)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
(4)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 )水中。(省略介词“于”)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省略宾语“之”)
(5)判断句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
②噌 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三、创新能力训练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归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理为将,东向面朝吏,吏无敬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即行,代廉颇之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对“身所奉饭者”、“所友者以百数”、“尽以与军吏”、“王以母先言”四句中加点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亲身 交友 赠给 由于 B.亲自 交友 分给 因为
C.亲身 结交 分给 由于 D.亲自 结交 赠给 因为
2.对“东向面朝军吏”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面朝向东,在早晨接见军吏。 B.赵括在东边,军吏在西边,赵括让军吏们来朝见。
C.赵括面向东朝见军吏们。 D.赵括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朝见。
3.对“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有不称职的情况,我恐怕要受到牵连吧。
B.就是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够不受到株连吗?
C.倘若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能够不受到牵连吗?
D.就是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恐怕要跟着受株连吧。
4.从全文看,对赵括兵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纸上谈兵。 B.赵括治军过于严厉而脱离了部下。
C.赵括只顾私利,不知体恤部下。 D.赵括不爱护部下,部下不肯出力。
《石钟山记》的教案2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时安排:
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三、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作业:
1、学案中的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
3、翻译背诵全文。
扩展: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 宋朝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记》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石钟山记》赏析二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导教案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通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么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对比?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石钟山记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孔乙己课堂实录01-28
《雪》的课堂实录01-28
《公输》的课堂实录01-28
《春》的课堂实录01-28
《绝品》课堂实录01-28
找手机课堂实录01-28
《倒数的认识》的课堂实录01-28
《爬天都峰》课堂实录08-04
师生互动课堂实录12-14
《云海日出》的课堂实录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