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晏子使楚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知识目标:
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能力目标:
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理解文言句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自学、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机智巧妙的语言,会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晏子使楚》,共同来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板书课题)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个“使”就是“出使”,“楚”指的是楚国。
2、对于这种名家名篇,对人物的了解也非常重要,我读,你听,听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看看你都记住了什么信息?晏子原名叫晏婴,字平仲,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本篇课文选自其中。
生:交流听到的信息。
3、晏子,他原名叫晏婴,在这里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
生:因为他是齐国的大夫,对齐国有功,他厚爱百姓,所以百姓尊称他为晏子。
师:中国古代还有哪些人拥有这样的尊称?生:“孔子”、“老子”、“孟子”……所以后人也叫他“晏子”。
4、晏婴被称为“晏子”,也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让我们随晏子一同出使楚国,领略齐国大夫的风采。下面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交流刚才读书的情况。几次受辱?受到哪些侮辱?
那晏子出使楚国那就是使节,到别的国家去访问,理应受到尊重,但是这楚王几次让晏子难堪?(三次)第一次就让晏子受到难堪。怎么难堪的?
生:钻狗洞。
师:第二次说这个国家没人,瞧不起他,说怎么让你这种人来了。第三次呢?
生:说齐国人没出息。
板书:
钻狗洞 没人才 没出息
师:好同学们,看我们就这样聊一聊,把课文内容都了解了,楚王就这样一次一次地侮辱晏子,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出示)这就是晏子使楚的最终结局了,再大声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快把这句话划下来,再齐读一遍。孩子们,“尊重”换个词可以说是?
生:尊敬、敬重、敬佩、瞧不起……
师:“不敢不”可以换什么词?──可以换成不能不尊重。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得不尊重。
师:真好,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吗?(生读)你读得还字正腔圆。还有可以这么说──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楚王只能尊重晏子了。谢谢大家!那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什么呢?一起说──
生:口才。
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再来读书,这回专读人物对话,因为以人物对话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下面我们变个阅读方式改为默读,请你把晏子的话用波浪线画下来,然后想一想:从晏子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在书的空白简单的写一写。好开始。
1、第一次交锋: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
生:读第一段。
师:从晏子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晏子不太服气,因为去拜访别人,别人应该亲自去迎接,而楚王不但不让他进去,还要让他去钻狗洞,所以晏子就说了这段话来让楚王知道他不是好欺负的。
师:听了他的解读,我们一起来看。
大屏幕:
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 ),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 )。
那为什么晏子不直接说楚国是狗国?这段话好在哪里?
师:你看这晏子多会说话啊,你不是让我钻狗洞吗?那楚国就是狗国。用推理的方式进行了有力地回击。晏子可真会回答。
师:大家再注意看。晏子是在怎么说的这句话?
出示。生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师:注意,晏子是怎么说的?
生:是“看了看”。
那如果把“看了看说”换成“想了想说”行吗?(不行)为什么呢?
生:晏子看了看,就说明晏子的思维敏捷,如果想想了说,那需要一些时间,而看了看就说,说明晏子非常有智慧,他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下面该怎么说了。
师:这晏子想也不用想,一看,就计上心头,说出下面的话──读。
生读:“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师:而结果呢?
生:而晏子没有钻狗洞。楚王只好打开城门。
板书:
只好打开城门
那么楚王根据晏子的什么特点,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狗洞(身材矮小)
师:(请一生站起来)孩子,你现在多高?
生:一米五几。
师:书上说晏子身高5尺,古代,一尺8寸,估算一下,晏子有一米几?
生:有一米四几。
师:对,还可以说成一米四左右,还没有他高呢。晏子可是一个成人,他还是个孩子啊。这晏子一看楚王这样对他,肯定会想:你就是看我长这样才故意让我钻狗洞啊。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听说了吧。如果晏子能不能也像韩信那样忍辱负重去把狗洞钻。有没有可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人的身份不同,晏子是作为一个外交官,他身份是要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如果他真的钻过去,楚王就会认为齐国人非常懦弱,可以侵犯。
师:掌声──你看看,就这样一个“看看”,晏子发现,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侮辱,那是对我国家的侮辱。所以有可能我在心态上也像韩信一样,但对于这种情况晏子是不可能只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尊严,最重要的是我代表的是齐国,所以这个“看了看”,你可以看出晏子的什么?
生:我看出了晏子的爱国精神。
师:“看了看”这体现了什么?
生:冷静。
师:你说得太好了,孩子。如韩信一样冷静,但又与韩信不同,他必须要这样,还能看出晏子什么?
生:为了国家的尊严,不顾个人生死。
师:非常有胆识。还能换个词──
生:叫有勇气。
师:还理直气壮。你看,就是这个“看了看”,我们忽然发现,刚才你说的“冷静”,那是睿智的标志;“勇气”那是获得胜利的前提。就是这个“看了看”,让我们看到小个子晏子背后藏着的是大智慧。就是这个“看了看”,让我们看见晏子的发言和表现那是超越了他的脾气,超越了他的性格,是真正的智者。所以从这“看了看”之后他说的这句话,我们才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分量和底气。不信,你读读看──
生:(放开声音,自己读自己的)“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谢谢这位同学给我们的启发,我们继续谈第二部分──,还有哪里有晏子说的话。
2、第二次交锋:
生:“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晏子用简短的语言,直接就把齐国的人多势众表现出来了,楚王看晏子身材矮小,来讽刺齐国没有人了,但是晏子如此一说,让楚王大吃一惊。晏子的话柔中带刚,刺中楚王的要害,让楚王无言以对。
大屏幕:这段话原话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后人在晏子说的这个简短的一句话里面找出了三个成语──
生:挥汗成雨,摩肩接踵,张袂成阴。
师:我们来对号入座,“张袂成阴”的意思是?
生:“张袂成阴”的意思是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比肩继踵”的意思是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挥汗成雨”就是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师:把这三个成语赶紧写下来,看谁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待学生写完。)来一起读一遍──
生读: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师:大家说得好。他不光是语言简练,还用了什么方法说出来的?
生:用了比喻。
师:仅仅是比喻?
生:还用了夸张的手法。
师:和你一样,晏子的语文学得真好。用了夸张的方法,你说这个国家,哪里袖子举起来就能成一片云?但晏子就用这个方法一说,就让楚王感到什么?
生:晏子这么一说,就让楚王觉得晏子他们国家的人真的十分多了。
继续谈,谁来读?
生:在第二个故事中,晏子跟楚王对话,晏子拱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你讲一讲吧。
生:一开始,楚王先侮辱晏子的国家,楚王问他:“为什么要派你来呢?”晏子用那种有点贬低自己的话语来回答楚王,来讽刺他。晏子用了他巧妙的口才来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还抨击了楚王的傲然之气。
师:你讲得太好了,我们仔细看,在这段话中,用了一个词语──所以。既然有“所以”,就必然会有“因为”。请你把“因为”送进去,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因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师:你这样一说我们听出这晏子可真会说话,还可以把这个“因为”放在哪啊?
生:因为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因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师:行不行?这样一说我们就明白了,这晏子可真会说话,用了两个前提,最后结尾,所以就派我到这来了。你瞧瞧这个晏子,如果用了两个“因为”,就重复了,于是就干脆不用了。
师:大家看!
出示: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是下等人,访问楚国,所以楚国是──
师:晏子说完这句话后,还故意笑了笑,你认为他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师:老师现在就是晏子。我吧是这样的,我们国家有个规矩,就派我这样的到这样的国家来的,所以我就故意笑了笑,我就这样,怎么着?这种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自嘲的笑。
师:自嘲,呵呵,就这样,对不对?我承认我,个子矮,我承认我,形象不成,只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规矩让我到这儿来的。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这个笑了笑大胆地想象,你见不到晏子,晏子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笑?
生:(模仿笑。)
师:你想想,晏子的笑会是种怎样的笑。
生:从他的话语可以看出他有点自嘲。他是种无奈的苦笑。
师:无奈,对谁无奈?
生:楚王。
师:楚王阿,你咋说出那种话啊,你还一国之君哪!无奈,是种苦笑,是真正的苦笑还是装出来的?
生:装出来的。
师:掌声!你苦笑一下哪?
生:“敝国……,哎嗨嗨……”
师生:哈哈哈哈哈。
师:谢谢哦,这种苦笑装得真不容易哦。再来!还有怎么笑?
生:晏子这个笑指的是得意的笑。(得意地读):“敝国……。”
师:还有吗?
生:有点讥笑、嘲笑,(嘲笑地读):“敝国……。嘿嘿嘿”
师:亲爱的同学们啊,这故意的笑一笑那叫一笑解千愁。用现在的时髦词那叫笑傲──
生:江湖!
师:我觉得,楚王那个冷笑,那里面可以说是藏了刀,是他无赖之意。晏子,他笑里究竟是藏的是什么!
生:智慧……
师:那叫智慧。哎!就是这故意地笑一笑,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笑出了自信,笑出了幽默,笑出了潇洒。
生:(笑)
师:所以这样的笑还让那楚王只好……
生:只好陪着笑。(板书)
3、第三次交锋:
好!下面同学们快速的浏览第三部分,完成屏幕上的练习。(学生看书,教师出示内容)交流练习,(板书:强盗国)师:谁来读读晏子说的话,其实,在原文里头,晏子说了一句很简单的古文。
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示)
师:这是句典故,孩子们快快背进脑瓜里,看看谁将来也能用上这句话,这句话可大有说法。快快背一下。
生:背。
4、讨论:
师:所以说这晏子的语文学得真是太好了。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晏子的话,请同学们总评晏子的口才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生1:通过读晏子的对话,我知道了晏子的口才特厉害,他足智多谋,能以口舌之战打败对手,是一个人才。
生2:我认为晏子的口才绝了,他很轻易的就反驳了楚王,还让楚王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
师:老师也想来夸夸晏子的口才,那真叫──
生齐:“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出示)
师:所以课文的结尾才肯定地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正如你们所说的“不得不”“不能不”尊重晏子的口才。
师:是啊晏子,至始至终都没有改,晏子还是原来的晏子,还是那小个子的他,谁改了?
生:楚王。
师:第一次楚王让人钻狗洞,最后只好──
生: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师:第二次楚王说怎么齐国拿不出人才,只让你这个小个子来,最后只好──
生:陪着笑。
师:第三次说那国家人有问题,犯罪偷盗,最后只好──
生:只好赔不是。(完成板书)
师:你瞧瞧这楚王,唉……送几句歇后语吧──
出示: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哑巴吃黄连──( )。
生:(读)
师:自己创造一个,积累的也行。我可不给出引子了。
生:丁香叶子捆着黄连,一味比一味苦。
师:可以,这我还没听过。你再说一遍。
生:丁香叶子捆着黄连,一味比一味苦。
师:这晏子可不苦,只是楚王一次比一次苦。
师:其实你们的积累呀,说不定什么时候,开动你的小脑瓜就用上咧。
这楚王最后的结局是,读吧。(出示原文)
生: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师:试试看,想象楚王当时的表情,他是怎样说话的。
生:楚王叹了口气,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师:楚王难为情地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配以夸张的表情)当然你比我想象得更丰富,谁再来试试。
生:楚王一边摇头一边叹气说:“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师:唉呀,那是从骨子到外哦,没办法的办法,最后就是──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生(齐):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再读。
生齐读、自由读。
师:你说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真奇怪,明明晏子不是代表齐国去了吗?按理应该是楚王不敢不尊重齐国了。怎么,人家楚王说的是尊重晏子的这个人呢?你就是楚王,现在你是谁?
生:楚王。
师:楚王啊,我要现场采访你啊!我可要采访你了。你可以结合历史学家的话,当然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观点,你怎么说你尊重晏子这个人呢?楚王,请讲!
生:我认为一个人,就比如说我们班,我们国家,有的人笨,也有的人聪明,也就是说,齐国的人有的人笨,也有的人聪明,所以我认为我尊重晏子,却不尊重齐国。
师:语言真是一门艺术,晏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所以同学们也要像晏子那样学好语文吧!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译文07-03
《晏子使楚》教学设想07-04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07-05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06-03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03-07
关于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06-29
晏子使楚的教案设计09-06
《晏子使楚》读书笔记04-03
《晏子使楚》读书笔记09-13
《晏子使楚》评课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