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的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13:39:1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石拱桥》的课堂实录

  师生互致问候,上课。

《中国石拱桥》的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这节课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赵州桥的结构图)

  师:这座桥是什么桥?

  生:赵州桥。

  师:赵州桥是谁设计的?

  生:李春。

  师:唐朝的张嘉贞是如何评价这座桥的?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评价的?

  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是从结构角度评价的。

  师:茅以升是如何评价这座桥结构的?

  生: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组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师:可见,桥梁专家看桥更重视它的结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是如何欣赏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

  (出示课题,作者。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你的耳朵听课文录音,用你的眼睛去看屏幕的图片,更重要的是,用你的心灵去感受。

  (放课文录音,展示桥的图片。)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桥很美。

  生:本文语言很美。

  生:本文描写了很多座桥。

  师:看来同学们都陶醉在一座座美丽的桥之中。桥的确很美,那么在画家的眼里桥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

  生: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师:你答得非常准确。那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

  生:就是写不同环境中,桥美的形式各不相同。

  师:很好,桥美在形式。在画家的眼中,形式美当然是绘画的形式美,那么什么是绘画的形式美呢?请再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

  生:绘画的形式美就是要注意块、线、面的搭配。

  师:你在哪一段找到答案的?如此专业的块、线、面知识,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楚的?

  生:第二段。作者从我们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

  (出示“小桥流水人家”的图片,教师指图片介绍块、线、面的知识。)

  师:画面的构成要有块、线、面的搭配,桥在画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说了,文章中写了许多桥,这些桥是在不同环境中的桥,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不同环境中的哪些不同形式的桥呢?

  生: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

  (教师展示每座桥的图片。)

  师:桥与周围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座桥呢?是因为景物描绘得美还是因为语言美呢?请四人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学生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巡视。)

  生:我们组最喜欢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因为早春时的细柳绿而柔软,是阴柔之美,桥是有坚硬石块的石桥,这是阳刚之美。

  师:细柳和石桥、阳刚与阴柔之美,的确美得动人。

  生:我们组也最喜欢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因为这段文字中“销魂”这个词用得很好,表达出画家的感受。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知道“销魂”这个词的含义么?

  生:不知道。

  师:“销魂”出自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时而已矣”。意思是说人们在分别的时候非常悲伤、愁苦。那“晓风残月”是何意?

  生:是景物描写。

  师:对。这句话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词听后,给人什么感受?

  生:悲伤、凄清。

  师:对。“晓风残月”这凄清的景象烘托了别后悲伤的情状,文中为何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呢?

  生:就是说细柳和石桥所构成的美景自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景物来烘托,已令画家销魂。

  师:很好。看来江南细柳下的石桥的确很美。文中有没有其它桥吸引着你?

  生:我们组最喜欢乌镇苇丛中的石桥。因为苇丛密不透风,给人憋闷感,其间出现了一座石桥,让人感到眼前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师:“豁然开朗”这个词用得好,能活学活用。书上是怎样写人的这种感受的?

  生:(齐读)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师:“苇丛”会“做深呼吸”么?会“透舒畅的气”么?

  生:不会。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对。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标明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深呼吸,想想以前有没有这种体验?

  (师生一起做深呼吸。)

  生:考试时,难题忽然想出了解题的方法。

  师:对。难题被你想出答案时的感觉就与苇丛中出现桥给你的感觉一样,通过文字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受么?

  生:(全体)能。

  师:其他组同学喜欢哪座桥呢?

  生:我们组最喜欢风雨桥。因为这段话中“驻足”这个词用得好。能让欣赏者停住脚步,可见景色美。

  师:景色美在何处呢?

  生:桥外是飞瀑流泉。

  生:桥上是遮雨的廊和亭,亭中有人悠闲自在地欣赏着景色;桥外是飞瀑流泉,惊险壮观。

  师:桥上的清闲与桥外的惊险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师不由想到卞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的是飞瀑流泉,“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是因为你和桥已构成了一幅画。桥上、桥下各是一道风景,别有情趣,大家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见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定要在此展开一番格斗。

  师:大家读得很好。以上,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看出文中,桥与周围的景物相映衬的确很美,语言也很优美。那么作者为何能把桥写得这么美呢?

  生:因为作者带着感情,带着“爱”去写桥的。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说,“画家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

【《中国石拱桥》的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08-01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1-05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06-13

关于《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设计08-04

中国石拱桥的评课稿08-11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08-25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08-27

《中国石拱桥》评课稿03-12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5篇05-23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