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贝多芬,你知道这个人吗?
板书:
贝多芬
生:知道。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
生:他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从书中读到的。
二、初读课文落实字词整体感知
师:一百多年前他就已经享誉世界,现在他的音乐仍然被人所熟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讲的就是贝多芬的传说,那么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就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借助课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第2个问题,有点难,那就说明读书的遍数还不够多,那怎么办呢?继续读
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了一件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小镇上听到一位盲姑娘弹他的曲子,于是他走进去弹了刚才的曲子,然后他又弹了另一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说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还用上了课题,不错,可大家有没有发现他说得好象有点太(罗嗦)。
师:再请一位。
生2:一年秋天,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为一位盲姑娘弹钢琴曲,后来又创作了《月光曲》。
师:这位同学就说得十分简略,我发现大家说的时候,都用到了这2个词语。
(板书几个词语。)
师:你能用上课题,再用上这4个词语来说说主要内容吗?
生: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这样谱成的:传说有一年,贝多芬小莱茵河边的小镇上散步,听见一位姑娘在弹他的曲子,他走进去为他们弹刚才的曲子,后又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和他的哥哥都被曲子陶醉了,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说的很好,当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课题,借助中心词。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师:月光曲是著名的钢琴曲,当我们听一个曲子的时候,就该理解它的。
生:旋律。
师:课文中有一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月光曲,读读这段话,看看它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
生1:2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那时大海很宁静;第二个画面是海面刮起大风,很不平静。
师:既然是月光曲,那就可以从月光入手,谁再来说说看。
生2:月亮从水面上升起,月亮照在海面上微波粼粼,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刮起大浪,一个边一个涌上岸。
师:如果你用刚才学过的文字给这3幅画配上的话,第一幅该用哪一段文字?
(出示图。)
生: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撒满银光。
(读。)
师:第2幅画呢?
生2:略。
师:第3幅画当然就是……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雨后的森林》课堂实录07-03
繁星的课堂实录03-21
《影子》的课堂实录03-24
六年级《月光曲》教学设计05-14
六年级《月光曲》评课稿07-24
人教版六年级《月光曲》教学设计07-14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06-23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4-12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04-15
《爬天都峰》课堂实录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