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课堂实录点评素材

时间:2022-07-02 19:28:5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予树》课堂实录点评素材

  ?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

《给予树》课堂实录点评素材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喜欢。

  师: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语文课?

  生:语文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师:说得真好!知识可以使人变得丰富起来。

  生:语文课上我们能够认识很多字,认识了很多字就可以去看很多书,看了很多书就会有很多见识。

  师:你的逻辑性很强,如果能够注意语言简练就更好了。

  生: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应该喜欢学语文。

  师:看的出来你是一个民族情结很重的孩子,我们国家这种灿烂的语言文化的确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很敬重你小小年纪就能够有这样的认识。

  生:我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课上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特别美。

  师:是啊,应该说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一份美好的感情,或者隐喻着一个很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给予树》。

  师:刚才我也注意到当我问大家是否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没有作声,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想的吗?

  (用鼓励的眼神望着那个男孩。)

  生:我觉得语文学起来挺麻烦的,而且很枯燥。比如学习每篇课文都是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什么的,好像学课文就是为了这个,没有悬念感。(掌声、笑声)

  师:首先我代表所有教语文的老师谢谢你中肯地批评。你所说的概括段意、主要内容等等,是一种语文能力,我想你是希望这种能力的训练不那么枯燥和机械。其实这也说明了你对老师上语文课提出的要求:那就是有情趣、不呆板。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试一试。

  点评:以学生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开始,可以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学生的表达可以看出学习语文的程度,为下面顺学而导做好准备。教师又能积极捕捉到学生反映出的信息,进行正面的评价,透露出教师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思想。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往,让学生都能说真话,抒真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师:(板书课题:给予树 并给前两个字注音:jǐ yǔ )

  “给”就是“给”(ɡěi)的意思;“予”在古文中读二声,是“我”的意思,在这里读“予(三声)”,表示“给”的意思,它和给(jǐ)合起来还是表示这个意思。这样的词还有个名字,叫“并列式合成词”。我们这一课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生字词,请你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课件出示一些词:

  圣诞节、宽裕、试探、甜蜜、猜测、拥抱。

  生:试探、甜蜜、拥抱这三个词语属于并列式合成词。

  师:你真不简单,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看看还有谁跟它们几个是一家人?

  生:“猜测”好像也是。

  师:不是好像也是,它的确就是。“猜”是猜想,揣度;“测”也有这个意思。

  生:“甜蜜”是吗?

  师:问得好。尽管你没有说出肯定的答案,但是你在思考。“甜”是用来形容“蜜”的,这样的词语单有一个名字,以后我们会学到。

  点评:教师解释“给予”,以此为例让学生找出文中类似的词语,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敏感,感受这类词语的意义,不用解词而学生已经明白了词义。“并列式合成词”这样的概念还是不给学生为好,因为学生通过教师举例,能够隐约感受到一个词中两个字是相近的意思,然后再找这样的词语,通过自己尝试,在以后的阅读中肯定会注意到这类词语。这个概念本身比较难理解,作为教师介绍还可以,作为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就没有必要了。

  师:“给予”这个词语教会了我们一个新的知识,那么,这篇题为《给予树》的课文又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呢?

  (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却给一个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妈妈知道后被感动了。

  生: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她用妈妈给的钱为一个穷苦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妈妈知道后很感动。

  师: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谁说得更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二个同学说得好!因为他在说的时候抓住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情的发生、发展还有结果。

  师:你很会评价。说明你认真听了他人的发言,而且听的时候还在思考,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的确如这位同学所说,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情的发生、发展还有结果来说,事情就完整了,显得很有条理。

  点评:让学生交流初读感受,注意从整体把握课文,引导学生从关注文本整体开始阅读。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想法会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用自己的评价渗透阅读方法,达到了“指导在讨论中”的目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金吉娅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这样一棵树上寄托了一个小女孩的愿望。

  板书:

  一棵树 一个愿望

  师:同学们还说到妈妈听到这件事后很激动,那么妈妈从始至终都是这样一种感情吗?(生摇头)在这件事情中,妈妈的感情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再读一读。

  (学生默读、标画,然后自己练习朗读。)

  师:请你读出表现妈妈情感变化的句子。

  生: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生:还有这样一句: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

  生: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几位同学的合作使得我们的发现更为完整了。下面我们按照文章的顺序先来看你们找到的这句话:

  课件打出: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师: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攒了100美元,要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可能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你们认为我理解得准确吗?

  生:我觉得您理解得不对,“只攒了”说明她家不宽裕,攒这些钱很不容易。删掉“只”这个字,表达得就不充分了。

  师:仅仅一个字,你却能够从中读懂它背后蕴藏着的潜台词,说明你很会读书。

  生:我发现您在理解时忽略了这个“却”字,它在这里表示转折,更加强调了100美元真的是太少了。还有,妈妈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意思是说根本不可能买到。而您说“可能买不到”,意思是说也有可能买到。

  师:你读得特别认真,每个字都体会得很准确。妈妈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和“分给五个孩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如果是“分”,只是把钱分了,如果是“分享”就有分享快乐的意思。

  师:是呀!妈妈由衷地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分享圣诞节的快乐,但是家里并不宽裕。你能够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吗?

  (生练习,教师指导)

  点评:教师给学生自己阅读、体验、感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划出“妈妈感情变化的句子”。划出句子后,让学生练习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感情变化。汇报的时候,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这些设计就是让学生体会阅读的方法,默读感受,划下重点句子,然后用朗读体会人物情感,同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出示改动过的句子,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只”“却”“怎么可能”“分享”“”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这种比较是教师在阅读中引导作用的积极体现,教师并没有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像猜谜语一样去找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情境中,自己比较、自己思考、自己感悟,得出自己的答案。语文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了,就是通过文本中语句来体会人物情感,通过词句的比对来感受作者写作的独特匠心。阅读的方法已经蕴含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以后阅读的时候也会注意追索词句,体会词语背后隐含的意思,读书会不断深入,最终会实现自能读书。

  师:妈妈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当她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但是,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你自己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投影打出刚才学生标画的句子: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只”字和“到底”这个词语,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够读出妈妈的生气。因为她只买了棒棒糖,说明没有其他的礼物了。即使妈妈给她的钱不多,也不能光买那么多棒棒糖啊?

  生:我觉得这里面不光是生气,还有妈妈的疑惑。妈妈想,她到底拿那些钱干了什么呀?怎么也没跟我说一声呢?

  师:这时,如果你是妈妈,你可能会想她用这20美元──

  生: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吃了。

  生:禁不住诱惑,买了一些小画片什么的?

  师:可是她的塑料口袋里只有棒棒糖啊?

  生:也许怕妈妈说,藏在衣服里了。(笑声)

  生:我想,她还可能没舍得花这么多,想留起来以后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师:可是,作为妈妈,她多么希望金吉娅能够心里想着兄弟姐妹,即便是家庭并不宽裕,也能够把亲情放在自己的心中啊!回到家中,不等妈妈问金吉娅,金吉娅就主动向妈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于是妈妈激动的拥抱了她。请你再次读读课文,找一找让妈妈激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生读句子。)

  (教师打出文字投影。)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这位同学读这段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大,而且速度还很慢,谁知道为什么?

  生:因为金吉娅心里很难过。

  师:她明明做了一件好事,为什么还要难过呢?

  生:因为妈妈当时还不知道她干了什么,妈妈的误会让她难过。

  师:可是,一回到家,她就开始向妈妈解释了呀?

  生:她也不知道妈妈是否同意她的作法,所以说话的时候底气不足。

  生:我认为是因为金吉娅的钱不够了,不能给哥哥姐姐买礼物了,所以有点难过。

  生:在她的心里,哥哥姐姐和那个陌生的女孩一样重要,但是“忠孝不能两全”,(笑声)她也是思考了一番才作出这个决定的。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真好。正如你们所说,这20美元虽然不多,但是也可以为妈妈和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可是当她发现还有一个陌生的女孩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作出了一个一般女孩不能够作出的决定。你能够从这段话中看出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女孩吗?

  (学生默读,汇报。)

  生:金吉娅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

  生:金吉娅还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怕妈妈生气对身体不好,所以一回家就赶紧跟妈妈说了事情的真相.

  师:(做恍然大悟状)原来是这样!你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一下子就读懂了金吉娅的心。

  生:金吉娅是个善良美丽的女孩子。

  师:你这里所说的“美丽”指的是她有一头漂亮的金黄色的打着卷儿的头发吗?

  生:我觉得她的心灵和外表一样美。

  师:美得和谐,美得统一。

  生:秀外慧中。(掌声、笑声)

  师:这个词比我说的好!更贴切,更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点评:这一部分的处理,重点在于通过妈妈的情绪变化,引出对金吉娅内心世界的探求。教师还是通过具体的词句让学生发表见解,进行讨论,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我注意到……”引起学生对词语的关注;“如果你是妈妈,你可能会想……”给学生角色换位的机会,促使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位同学读这段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大,而且速度还很慢,谁知道为什么?”通过说明为什么,让学生体验金吉娅此时的内心世界,同时感悟如何朗读能表现文中人物的心理。教师用这些富有实效而又了无痕迹的指导语,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关注语言,关注情感,并且调动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积累的语言。

  略感遗憾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去运用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对于一些词语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品味,然后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即使是三年级的学生,也应该逐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发现的快乐!

  师:你们听,商场里响起了圣诞快乐的音乐(播放音乐),这个善良美丽的、懂事可爱的、秀外慧中的小姑娘情不自禁地在给予树上摘下这张小卡片,她会在这张小卡片上写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金吉娅,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

  (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写卡片。)

  师:现在你就是金吉娅,你愿意拿着你写的卡片和礼物送到援助中心去吗?

  生:愿意。

  (师扮演工作人员,一生扮演金吉娅,开始交际。)

  师:你好,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金吉娅。

  (师接过生手中的卡片和洋娃娃。)

  师:好漂亮的洋娃娃,这要花掉你很多钱吧?

  生:是的。

  师:我猜你家里一定很有钱,是吗?

  生:是的。

  师:那你给你的兄弟姐妹或者朋友是不是也买了很精致的礼物?

  生:(犹豫了一下)是的。

  师:但是,我从你的眼神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些不安。来,让我看看你的卡片上面都写了什么?

  (师打开学生写的卡片,生读自己写的卡片上的内容。)

  生:小姑娘:你好,我是圣诞老人,我会满足你的愿望,祝你圣诞快乐!

  师:为什么你在卡片上没有写上自己的名字呢?

  生:因为这个小女孩希望圣诞老人送给她礼物,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我愿做圣诞老人,帮助小女孩实现她的愿望。(掌声)

  师:多善良的孩子呀,明明自己家里不富有,却装作很有钱;明明是她买的洋娃娃,却不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妈妈听到金吉娅这样的讲述,该是多么感动啊!此时此刻,她怎能不感到激动呢?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点评:语文课上“书声朗朗、议论纷纷”的情景已经比较常见,而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写的还不多见。教师在这里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写的情境──以金吉娅的身份写卡片。学生已经了解了金吉娅,已经能够体会她的内心。以金吉娅的身份来写卡片,给学生一个总结和思考的机会,此时金吉娅会写些什么?这样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同时,又让学生把学习以后的感受融合进写的过程中,学生既有一次精神之旅,同时拥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不难看出,学生对金吉娅的角色体验也是真正投入的,说明学生是深有感受的。

  (课件打出最后一段,齐读。)

  师生: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什么叫如愿以偿?

  生:就是愿望实现了。

  师:愿望得以实现,就叫如愿以偿。

  师:那个小女孩的愿望得以实现,可哥哥、姐姐的愿望没有实现,他们会对妹妹说些什么呢?

  生:妹妹你别难过,虽然你并没有像样的礼物送给我们,但我们有你这样一个有同情心的妹妹,我们感到很高兴。

  师: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哥哥姐姐,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

  生:妹妹,棒棒糖是最好的礼物,因为她象征着我们一家人虽然生活不宽裕,但是生活很甜蜜。(掌声)

  师:这个哥哥真会说话,又有文采又有真情。

  生:妹妹,我们都会把最好的礼物给你。

  师:假如有人比妹妹还需要这份礼物呢?

  生:那就送给别人。

  师:是呀,妹妹在这一点上已经给哥哥姐姐作出了最好的榜样。

  师:(抚摸着扮演金吉娅的学生的头)哥哥姐姐对你说了这么多,你想跟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半天说不出话来。)

  师:显然,妹妹被哥哥姐姐的理解和鼓励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笑声)同学们,现在如果请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生:愿望树。

  师:我们唯愿这棵树上承载的愿望都可以成真。

  生:感情树。

  师:就像我们板书当中写道的:一棵树、一个心愿、一份真情。

  生:快乐树。

  师:给予不光能够带给别人快乐,也能带给自己快乐。

  生:爱心树。

  师:爱是人类最美的感情。

  生:友谊树。

  师:真正的友谊就是这样心心相依。

  师:那么,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

  生: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师: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的花园。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芬芳的花,结着丰硕的果。

  师:刚才金吉娅的哥哥姐姐都为有这样一个妹妹感到自豪,那么孩子们,现在我想问问你们:明天你打算怎样对你的同学说起这件发生在你家里的事?

  生:我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妹妹。圣诞节前,妈妈给了她20美元,让她给大家买礼物。她在商场的援助中心里看到了一棵给予树,上面有一个陌生女孩的卡片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她买了洋娃娃送给那个女孩。尽管她只给我们买了棒棒糖,但是我们的心里也很甜蜜。

  师:“尽管……但是……”这组关联词用的好,让我们感觉到理解的可贵。

  师:如果你是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到家里,与家人聊起这件事,你会怎么说呢?

  生:今天,我们援助中心来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自己并不富裕,但是还给一个陌生的女孩买了洋娃娃,我很喜欢她。

  师:我想,这样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女孩谁都会喜欢她。

  师: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妈妈,第二天早上一出门,就遇到热心的邻居,“听说昨天你的女儿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能说给我听听吗?”你怎么说?

  生:我的女儿偷偷地帮助了一位需要帮助的小女孩,她用我给她的20美元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那个陌生的女孩,我为她感到自豪。

  师: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相信金吉娅身上一定也有很多妈妈给她的影响。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得到礼物的小女孩,你又会怎样对别人提起这件事呢?

  生:我在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上挂了一张卡片,原以为没有人理我,但却有一位小姑娘帮我实现了愿望,我会永远记住她的名字。

  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她的美好的品德,记住她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刚才上课伊始,我记得有一个男孩子说语文课很枯燥,没意思,不知道现在他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请他简单说两句。

  生:我觉得语文课上好了也挺有意思的。(掌声、笑声)

  师:看来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朝着“上好了”这个方向努力,谢谢你,话虽不多,但是这是你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我会珍藏它。下课。

  点评: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口语交际的情境,以不同的身份来表述这个故事。既是为学习文本服务,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给学生创造“听”“说”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出具体的人物应该说出的话,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在不断的角色转换中,无形中锻炼听和说的能力,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总评】

  这堂课的典型特色是具有浓浓的语文味。整堂课都围绕着语文课的任务展开。“语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叶圣陶语)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始终没有脱离文本,没有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变换词句进行比较,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创设情境进行表达……教师独具匠心的引领,让学生在真正学习语文,同时又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没有毫无意义的空谈。听别人朗读,听别人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去评价;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学生无形中学会斟词酌句,有利于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安排了简单的写的练习,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为学生直抒胸臆留有空间,可以“我手写我心”。

  教师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捕捉语言的敏感性,教师评价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引导语言的文学意味,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就是徜徉在经典的语言中,无形中就是在亲近语言、学习语文。

  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在老师、同学的富有情味的语言中,度过了美好的一节课,相信学生是有很大收获的,相信学生内心是充满快乐的。

【《给予树》课堂实录点评素材】相关文章:

《蜜蜂引路》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特级教师薄俊生《给予树》课堂实录07-28

语文园地优秀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鸟的天堂》的教学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及点评参考05-31

《去年的树》的课堂实录07-04

《给予树》教学反思07-03

给予树教学反思07-03

《给予树》的教学设计07-04

给予树的课后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