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定风波》课堂实录
一、情趣导入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听老师用语言描绘一位古人,猜猜看他是谁?风飘飘,水寒寒,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之下,不经意间,“乌台诗”案的苦楚又掠过心头。面对这漫漫江水,他顿悟了。哀吾生之须臾,不如听江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只属于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只唱“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这位人物是谁?
众生:苏轼。
师:你如何得知?
生1:材料中出现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
生2:根据材料中的史实“乌台诗”案可以判断此人是苏轼。
生3:豪迈是苏轼词的风格。
生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名句。
师:看来同学们对苏轼的生平、作品、风格都非常熟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苏轼的词《定风波》。(投影)
二、诵读悟理
师:“三分诗词,七分读”,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一会大家来共同解决。”
1、学生自由诵读:
师:同学们遇到哪些不懂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生:一蓑烟雨的“蓑”怎么读?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读 suō,是古代草制的防雨用具。
师:对,这位同学的解释很准确,诵读古诗词,那是用声音去还原作者的情感,我想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看看他是如何用声音来处理本文,还原情感的。
生:按自己的感觉朗诵本词。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生1:声音响亮,但有些字音没读准,如“萧瑟(sè)”。
生2:读得太快了,好像不能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生3:感情是有的,只是节奏不对,太快了。
师:同学们就读音、节奏、感情等方面给这位同学提出了“更上一层楼”的建议,看来同学们对诵读古诗词的要求还是比较清楚的。
要读好一首古诗词,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基本的诵读要求:
投影: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情感。
师:读准字音,同学们很容易做到。第二点要读出节奏,关于节奏,指的是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或间隔。你认为这首词的节奏应该如何划分,请你示范一句。
生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师:为什么这样划分?为什么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或竹杖芒/鞋轻胜/马?
生:我是根据词义来断句的,如果象老师刚才那样读,会令人产生歧义,或者根本听不懂你说什么。
师:很好,理解准确,解释清楚。同学们都按自己的停顿给这首词划分了节奏,下面看看老师我的节奏处理方式。
(投影划好节奏的词作,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听完后不自禁的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已跃跃欲试,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词,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吧。深呼吸,调整情绪,定风波,开始……
(学生配乐仿读。)
师:读得节奏分明,有些抑扬顿挫的感觉了。大家觉得,读这首词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生:总觉得跟老师比,我们还欠缺些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情感呢?
师: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感。能读出情感是同学们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如何读出情感呢?其实情感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能够抒发作者感情的词语要强调,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来突出情感,请同学们合作讨论,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请你示范一句。
(学生合作讨论,小组发言。)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强调。如重读“任”字。(范读)
师:为什么重读“任”字呢?
小组1:因为这个字表现了作者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的心情,因此应重读。
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也表现了作者不怕风雨,风雨和晴朗都无所谓的心情,很潇洒,很坦荡,应该强调,可以拖长“风雨、晴”字的读音来达到强调感情的效果(范读)
(学生鼓掌。)
师:这个小组的合作结果范读效果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很不错,还有吗?
小组3:我们组认为还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一句,它直接抒发作者不怕风雨的心情,应该强调“谁怕”,这是问句,可以用升调来强调(范读)
师:(板书发言亮点)很好,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读出情感的诀窍了,下面我把同学们分成男、女生两大组各读一遍,然后大家来评评看,哪一组读得更好,哪一组更能读出情感。
(男女生分组赛读,互相点评。)
生:我觉得女生声音太小,不能读出那种无惧风雨的感觉,不如男生读得好。
生:男生读得很响亮很有气势,这是好的地方,但不整齐,还有读错字的现象,这是不如女生的地方。
生:女生虽然声音小,但讲究停顿,轻重音的处理,这些是男生比不上的地方。
师:不错,男生女生各有所长,通过点评争论,我相信同学们对如何朗读好这首词,如何诵读好一篇古诗词都有了清楚的认识。苏轼说:“好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熟读的基础上去鉴赏才能有更深的感悟,下面给时间同学们自由朗读正文,看谁记得又快,背得又好。
(学生自行诵背。)
(齐背。)
(抽背。)
三、鉴赏品味
师:这首词同学们已经熟读成诵了,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生1:我最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因为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平生任由风吹雨打,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有一种很洒脱,很豪迈的感觉,所以我喜欢。
生2:我最喜欢“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当时作者刚经历被贬,如果说风雨是悲,晴就是喜。作者无所谓风雨,令我想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有一种荣辱不惊的大气,有一种不计较得失的潇洒。
师:(板书发言亮点)从同学们喜欢的句子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的实质上是苏轼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的那种潇洒的人生态度。
喜欢这首词的人很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感受。
投影:
有人认为这一句透露出苏轼认为“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作一个老百姓”的思想。
有人认为这句透露出苏轼经得起挫折,不计较地位得失的暗示。
你的看法又如何?
请同学们思考后,小组交流,集思广益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小组1:我们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词中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说法,直接表明作者不怕风雨,用不怕风雨的象征手法来说明自己不怕政治风雨,经得起挫折的暗示。
小组2:我们赞成第一种看法,学习《赤壁赋》时老师说过苏轼生平受到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影响,道家讲究出世、避世,所以苏轼在受到挫折时想到归去,远离官场,做一个老百姓,是正常的。
……
师:同学们能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和词的背景去作有价值的讨,做到知人论世,真是精彩的发言?
四、延伸拓展
师:下面我们来阅读苏轼写于同期的另一首词《临江仙》,请同学们运用刚才诵读鉴赏《定风波》的方法来探讨这首词。
投影:这首词该怎样读?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范读)我觉得“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应该强调,我用重读动词的方式来强调情感,读出作者厌恶官场,不愿再为功名利禄奔走劳神的情感。
生:我补充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表达了作者从此弃官归隐江湖,希望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理想,也应该强调,可以用快慢的对比来突出作者的感情(范读)
师:同学们对诵读的技巧掌握得很快,对作者的情感的领悟得很透。这首词通过写作者酒醒夜归不得入门,拄杖听江一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而《定风波》也是通过写途中遇雨后晴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达观态度。从这两首词可以看出苏轼词在题材上的一个特点:即用生活小事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板书)
五、课后探究
师:学习了这两首词,苏轼善用生活小事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不知同学们对自己的人生作何思考?是否从苏轼面对挫折面对逆境的态度中受到一些启发?如果有,请同学们以《从苏词看人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短文进行探讨。
【教学后记】
第一次试教的《定风波》,也是一篇传统的诗词教学。我也不可避免地去教学生分析意象感受意境,领会苏轼的旷达人生,掌握诗词的各种技巧。一堂课下来满满的,可谓知识丰富、设计精巧、课件精美。但大家感觉,这是在牵着学生走,这不是新课标。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思去悟?我和备课组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在一遍又一遍的试教和反馈中探索琢磨。最后决定返璞归真,从读入手,学会读,读中悟,就让学生在一遍遍诵读中读出自己(欣赏、共鸣、个性感受),读出作者(知人论世),读出诗意(再创造朗读)。这样,二十几张的幻灯片减到七张,给的条框少了,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大了,但是学生的自由度大了,课堂也轻松多了,学生老师不用在一连串的问答灌输中赶课了。
感谢茂名市教研室与十七中备课组的诚挚指导。
【板书设计】
旷达
洒脱
潇洒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途中遇雨
醉复醒表达
不得归
【《定风波》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定风波教学设计06-01
定风波评课稿05-31
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06-16
定风波评课稿03-20
繁星的课堂实录03-21
《影子》的课堂实录03-24
定风波评课稿【热门】07-14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4-12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04-15
《爬天都峰》课堂实录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