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帐单》教学课堂实录

时间:2022-07-02 20:56:48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妈妈的帐单》教学课堂实录

  师:昨天老师给你们发资料,你们有没有预习?预习过的请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妈妈的帐单》教学课堂实录

  没有预习的同学认真听,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

  师:读得很流利,但读的时候有一些错字,谁听出来了。

  生:纠正错字。

  师:多音字“得”。还有吗?

  生:继续交流。

  师:看来咱们同学都能把它读出来,没有拿到资料的,快速把它读下来。

  生:读。

  师:咱们同学们有一个好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写。你写了什么?

  生:我写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生交流主要内容。

  师:你刚才写了什么?

  生:我在想……

  师:边读边想很好。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妈妈和孩子关于帐单的一个小故事。

  出示帐单。妈妈为什么写了“0芬尼”,妈妈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

  生:妈妈觉得小彼得是自己的儿子,妈妈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师:那么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怎么样的帐单?出示课件。

  生:读帐单。

  师:我把这两个帐单放在一起,同学们比较一下。自己看一看,你有什么想法?

  生思考。

  师:你对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帐单有什么想法?

  生:妈妈为小彼得做事尽心尽力,小彼得为妈妈做事是应该的,而不应该开这个帐单。

  生:妈妈养育孩子,孩子帮助妈妈,都是应该的,不能要报酬。

  师:谁还想来说?

  生:妈妈一直对他都非常好,都是理所当然的,为他父母做一些事是应该的。

  师:这么多同学都认为不应该,那么小彼得为什么要给妈妈开一份帐单呢?

  生:爸爸妈妈做事都是可以拿到钱,为什么我不可以拿到钱呢?

  师:小彼得是个非常勤奋的孩子,他这样认为。

  而妈妈为小彼得开的这份帐单,你又是怎么看的?

  生:妈妈非常喜欢它,小彼得为他要钱,她没有道理对他说,而是用笔。

  师:用了一个词,没有用道理,而是写了一份帐单,爱的表现。

  谁还有别的看法。

  生:小的妈妈很温柔慈爱。如果是别的妈妈,可能看到自己儿子开了一份这样的帐单,早就发火了,或者开一份这样的帐单,而她没有这样做,她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师:妈妈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儿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用一个词,可以写在黑板上。指名写。其他同学也要想。想好的就可以上来写。

  生:想好的纷纷下去写。

  (妈妈:和蔼可亲、慈爱、体贴有责任、关心儿子、无私、温柔)

  儿子:知错就改、勤劳、能干、懂事、天真。

  师:你为什么这样写?从课文中找出你的理由给我,你可以用来说服同学。

  生交流。

  1、知错就改:因为……所以……

  2、勤劳:因为……所以……

  3、懂事:……(师:和前面的知错就改差不多)

  4、能干:(师:和勤劳一样)天真:……

  师:妈妈这里温柔……

  师:小彼得开了一份帐单应不应该?再来思考。

  生思考。

  生交流:不应该,应该为大人做事。

  师:想想你自己,平时和妈妈做事有没有讨价过?

  生:每次洗碗,就为妈妈要钱。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为妈妈做了事,就得要报酬。

  师:在课堂上认为妈妈辛苦不向父母索取报酬,而回家就要报酬。

  生:现在就不这样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妈妈帮我做事我自己不做事还要向妈妈要钱,这是不对的,也就就没有生活能力了。

  师:这种观点我不是很赞同,我们一会再说。

  生:很小很小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想爸爸妈妈都有工资,而我自己也应该有些工资。

  生:做些事还不如做些事。

  生:妈妈爸爸做事 钱很不容易,我不能要钱。

  师:都是小时候,现在有没有?( )以后会不会?(因为现在懂事了)像妈妈索取一些报酬,就是不懂事吗?

  学生讨论。

  生:明知很辛苦却还要去要,这是懂事。

  师:为妈妈送点贷要一点钱,还不如在家里看电视,这是不懂事的表现吗?(我认为送货很辛勤劳)

  生:我认为这就是不懂事的表现。

  师:跟你的父母交流一下,做事要一点报酬,你会觉得我不懂事吗?

  师:推荐一本书《穷爸爸和富爸爸》,看完以后你还坚持你自己的想法吗?

【《妈妈的帐单》教学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画龙点睛》的教学课堂实录07-04

《赠汪伦》的教学课堂实录07-04

《鸟的天堂》的教学课堂实录及点评07-03

托班《种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07-03

一建筑公司买白鼠的帐单哲理故事07-03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课堂实录07-04

纪念日研究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07-03

繁星的课堂实录03-21

《影子》的课堂实录03-24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课堂实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