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定位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职业院校语文教育边缘化日趋突显。本文就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对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提高所起的巨大作用,阐明必须正确定位语文教育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育,定位
职业教育不但是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而且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育人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相辅相成。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标准是“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者最优化的组合,然而,当前职校毕业生情况并不乐观。
一、语文教育悲观定位的现状
笔者曾对部分职校师学就语文教育问题访谈。访谈得知,语文教育定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1)系科视为鸡肋。为迎合市场需求,职校不断增设新专业,加大专业能力培养的力度,排课中要么违背教学大纲压缩或“砍掉”文化基础课,要么象征性的选几个专业开设语文课,将语文教育置于食之无味、弃之不能的境地。(2)学生视为累赘。多数学生均经历了九年及以上的语文学习,正因为语文等文化基础课学得不好才走上职教之路,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也认为,选择职校就是为学技能找工作,学好专业课就行,文化课无所谓,视语文教育为累赘。(3)教师视为任务。许多教师自身也认为,职教中的语文教育就象宴席上的果点,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不必过多追究,只要帮助学生通过统考即可,加上工作任务繁重,语文教学工作令人视之为任务而非乐趣的育人工程。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育的地位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意义
中高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其他学科、启发思维、开拓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今后就职岗位的需要;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许多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学习者的智力水平是能力迁移的最重要因素,而在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中,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而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工具,同时语言还有建构作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决定了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手段,尤其是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能力的发展,更是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得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舍弃阅读能力而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那就只能使学生的智力变得迟钝,造成思维混乱。由此可见,智力水平是能力迁移的最重要因素,而语文能力又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语文能力较高,表明其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同样也会提高其专业能力的水平。
(三)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关系
所谓“语文能力”,是指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的能力,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能顺利完成某种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必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构成,也叫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这个构成基于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表现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传播的工具,是个人思维和想象的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人文性具有智育、美育和德育功能。而且它通过载道明理具有思想性、通过表情达意具有情意性,通过审美创美具有美感性。
1.语文能力是专业能力的基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语文学习天生重要”。但不少家长、学生甚至教育工作者轻视语文学习的意义,常常出现学生认字量少,阅读理解能力弱,缺乏逻辑有序的表达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质量。例如,学习《金属材料与工艺学》这门专业理论课时,部分文字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热处理中的淬火、退火、回火等相近概念的辨析不清、不知所云。
2.语文能力对专业能力的迁移作用
能力迁移是指一种能力对另一种能力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同样的迁移效应。他曾对初中学生成绩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做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在小学时阅读能力不过关,当他们面对中学的数、理、化课程时,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上面,他们害怕把字读错,碰到音节多的词就要停顿一下,根本没有力量去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这一现象在职教学生学习专业课时经常发生。面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然滞后,造成专业学习和能力形成的屏蔽。可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学习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四)语文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1.语文能力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必备条件
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学习:蕴藏财富其中》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和共同做事。强调职教要“科学准备教育”和“就业准备教育”和谐发展。职业能力决定着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在信息时代迅速到来的形势下,从业者的职业能力,比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等,是他们自立于社会的关键能力。而语文能力是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必备条件,有助于增强学生把握关键、创造能力,是他们适应社会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基础。所以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环境下,语文能力是形成较高职业能力的必备条件。
2.语文综合素质对职业能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来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确,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很强,而职业能力很低,那么他也是学无所用。比如有的学生专业技能过硬,但是在就业招聘的时候屡屡受挫,原因是口气太大,要求太高,人文素质比较差,没有体现谦逊有礼的道德风范。还有的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缺乏合作意识,在企业急需或临时调配时缺乏主动性,这样做的结果则是被用人单位退回;再如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缺乏心理的承受能力,在业务上没有业绩时马上就不干了。这些都说明学生在职业能力形成方面准备不足。
由此,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与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效对接,在语文教学的口语训练,思维训练,情感教育,伦理认知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实现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的良性循环。有理由相信,语文教育被正确定位之时,就是职业教育走向健康发展之时!
参考文献
1 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2 谢象贤:语文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
3 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4 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综述.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7
5 人民教育编辑部:21世纪初教育新理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6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中国大学教学.2006.3
【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定位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毕业论文的选题定位方法?07-10
关于广告的市场定位及其作用研究论文04-25
中职语文礼仪教育论文范文11-11
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论文07-04
职业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07-04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论文07-04
小学教育论文12-13
教育议论文05-07
学前教育论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