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地理课堂问题
一 、设疑激趣,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活动有始动和定向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力,设疑作为激趣的一种手段已为广大教师所运用。然而 怎样“设疑”才能使初中学生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动呢?并在其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推动作用,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景往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所以,我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除了直接利用教材中一些趣味性强的问题外,还想方设法将一些平铺直叙的知识问题化,并创设出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景。
例如进行“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一节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教学方法宜精讲多练。为了激发初一学生的兴趣,将较多的练习内容放在一个愉快的情景中进行,我用地理谜语“容千山万水,纳五洲四海,藏中外名诚,装绚丽多彩”引入新课。在学生思索议论答出谜底后,展示几张内容、图幅不同的地图,提出:“一张图如何容的下千山万水、五洲四海?”由此展开了地图上的比例尺的教学。在教学图例和注记时,我又提出:千山万水、五洲四海、绚丽多彩的地理事物怎样才能表示在地图上呢?”在这种情趣问题的启动下,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和高度的注意力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进行阅读、思考和练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设疑激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行,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起点。
二、体现思路诱导,将加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主线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明学习思维是由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考虑到初中学生正由形象思维走向逻辑思维,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形成等特点,我在设计课堂问题时特别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特点,在重点、难点、连接点、过度点等关键处设置问题,用问题搭桥。
例如进行埃及一节的教学,课文没有罗列埃及的自然地理要素,而是突出了埃及的经济命脉——尼罗河;对埃及的自然环境直接叙述的不多,但又处处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埃及的影响。这种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隐含在教材中的线索。为了揭示这一线索,我设计了下列问题情景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诱导。在这节课开头即要求学生速读“读一读”栏目“金子塔之国”,通过了解金字塔的高大雄伟,激发起学生对金字塔之国了解的渴望心理;提出“金字塔之国——埃及位于世界的哪里”的问题,自然的导入读图;了解了埃及的海陆位置之后,为了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尼罗河的赠礼”这一重点内容,我从纬度位置的角度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气候炎热干燥,国土90%以上是沙漠,是什么自然条件使得埃及曾高度发达,建造了世界奇迹的金字塔,成为世界最早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在教师的点拨下,他们产生一种急不可待的心情去快速的阅读课文,并以全力以赴的劲头讨论探寻问题的答案。在这一重点问题突破后,紧接着又依次提出:“埃及的发展与尼罗河的关系密切,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埃及的发展又产生了那些影响?埃及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经济支柱?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在发展中借鉴?”这些贯穿人地关系的线索,在过度处设计的问题不仅使教材各标题内容得到了自然的衔接,而且步步诱导着学生的思路,始终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不是简单地去识记教材的内容,而是借助教材努力发展探究的能力,使全体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
三、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问题设计追求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问题则是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的源泉与动力 。我在设计地理课堂问题时,密切联系实际,将课堂问题有机地延伸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为学生拓展了创新和实践的空间。
例如进行“中国的铁路和公路”一节的教学,我改变过去重点以北京为起点引导学生识记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传统教学思路。从经过当地的兖日铁路引入,从位于学校附近的费县火车站出发,联系学校邻近的费县建材机械厂生产的大理石建材远销,让同学们分组设计远销到祖国各地需经过的铁路线及主要城市,促使学生自觉的去阅读教材及有关地图,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理石建材除铁路运输外,能不能选择其他运输方式?”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选择公路运输;有的选择公路、铁路联运;有的选择先经铁路或公路运输到较近的日照港,再用轮船运往祖国的东南地区;有的选择先经铁路运输到南京,再经长江运往祖国的西南地区……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种思绪飞扬、思路畅通的情景中,有的同学突发异想,提出改进大理石制作技术,减轻大理石厚度和重量,用航空运输。我在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的各种想法后,引导分析当前条件下,大理石建材运输主要是用公路、铁路或公路铁路联运,在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探讨中,要求同学们熟记、简绘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外进行实地调查,调查费县大理石建材生产销售情况,最远能销售到哪里?用哪种方式运输廉价方便?能不能采用多种运输方式?为什么?你对当地大理石建材生产、销售、运输有什么建议?这些密切联系实际设计的课堂问题,不仅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了前一节知识的深化、本节知识的识记和后一节知识铺垫的教学内容,及时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问题】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06-1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有效性论文07-04
初中的课堂笔记07-03
初中地理考试反思08-10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1-05
初中地理研修总结02-01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02-26
注重课堂问题设计增强教学效果的散文07-03
初中地理评课稿08-01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随笔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