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
课改后的今天,要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不仅仅是要形式上动起来,还要内在的学习有力起来。今天那些大放异彩的公开课,处处显现出课堂活动设计的精妙,哪怕是完全陌生的学生,也可以让大家投身于其中,但这样的课堂又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呢?它的形式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呢?这样的一堂课与教育目的又相隔多远呢?
一堂死气沉沉的课,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评为一堂好课。但一堂活泼的课,也不一定就会比死气沉沉的课好。
当我们的课堂总是死气沉沉的时候,自然把课堂的低效归因于课堂形式的单调。但有了课堂的活泼以后,并不必然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活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设计得到位,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如果设计得不到位,反而会伤害课堂效率。课堂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有力起来,这个有力包括身体上的有力,还包括学习思维上的有力。
让学生在整堂课都保持学习活力,不是课堂活动的形式,而是课堂活动的目的。如果单纯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理解为掌握学科知识,这样的课堂目的对学生就不具有吸引力。课堂目的肯定包括掌握知识,但也还包括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东西,比如学生在课堂中的群体归宿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值认同感,等等。笔者听课的时候,经常在课堂上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向学生提问,但等到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的后续讲课又和学生的答案无关。相信这样的活动越多,学生离课堂反而越远。因为他会感觉自己被教师利用了,自我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就课堂活动本身而言,也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关键得看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之后的收获与表现,而不是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活泼程度。笔者曾经听过一节数学课,教师让学生们讨论一道题目,班级非常热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最后教师自己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下课后,笔者向教师询问,为什么会花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个没有结果的问题,他说这样讨论的结果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还曾听过一节作文课,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两组分别描述鲁迅的外貌。写完后学生之间彼此不交流,但交换自己的写作成果,在借鉴别人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再修改自己的成果。如此反复了两三次,教师用学生最终的成果作为课堂评价的对象。整个课堂表现得安安静静,也看不到学生间的互动,但正是这种思维上的互动,让学生们对这样的作文课乐此不彼,收获自然也是满满的。
【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相关文章:
如何开展课堂组织教学03-17
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04-24
充满活力的岁月作文05-02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03-23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03-18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09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言如何评价07-03
教师如何控制课堂纪律优秀02-21
浅谈充满活力的麦当劳人力资源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