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在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木兰从军》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木兰从军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木兰从军》的动画片等,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个大概的了解后,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教学设计,组织学生阅读感悟,让语文课堂因此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木兰从军》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心驰神往了。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
生2:我想知道花木兰从军的经历如何呢?
生3:我想知道花木兰从军的结果怎样?
师:(满怀激情、好奇地)那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呢?
(生争先恐后发言,众说纷纭)
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
……
师:(关切地)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
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那里是匈奴,匈奴一直进攻我们中原地区,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
生7:还指功劳很大!
师:(兴奋地)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多年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被称为——(女英雄)
师:(疑惑,充满期待)为什么说花木兰是位女英雄,她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军呢?
(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涌跃发言。)
生1: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不断下达紧急征兵的文书。可见,边疆军情紧急。
生2:一天,木兰在街上看到征兵文书中父亲的名字赫然在列,她不由得焦急万分。
(师灵机一动,顺势利导)
师:(充满好奇、疑惑)这时的木兰为什么要“焦急万分”呢?
生1:因为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去从军打仗。
生2:如果去了,不仅不能保家卫国,还会因无抵抗力而被战死。
师:(神情凝重地一愣)难怪木兰是“焦急万分”呀!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1: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生2:“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也是花木兰决定从军的原因。
师:是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也不能违抗。可是家里竟无人能去从军打仗,这真是让花木兰“愁眉不展”呀!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花木兰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呢?
(指名读、评议读、挑战读、范读、引读、齐读。)
师:(忧心忡忡地)木兰要从军,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的,家人会百般阻止她的,她是如何一一说服家人的呢?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么打得过凶猛的敌人呢?
生2: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从小就喜欢习武练功,我可有一身高超的武艺哦!你们就放心吧。
生3:母亲,你不舍得女儿从军,难道就舍得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吗?
生4:弟弟,你快快长大,在家要替姐姐好好孝顺父母。
……
师:(激情地)是啊!花木兰为了要替父从军,想出了好多理由去说服家人,真不愧是——
生齐声:(情绪高涨)一位女英雄。
师:(钦佩地)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
生齐声:(自豪地)一位英女雄。
师:(神情激动)花木兰征战十二年后回到家,将士们看到文静俊美的木兰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1:你和我们一同征战多年,原来你竟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呀?
生2:你作战就像我们男儿一样英勇,想不到你却是这样一位美貌的女子啊!
……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范文07-03
木兰从军阅读答案07-04
木兰从军的历史典故06-29
木兰从军评课稿06-03
关于木兰从军的历史典故06-29
幼儿教学反思案例07-03
物理教学反思案例07-04
大班教学反思案例07-04
体育教学反思案例07-03
教育教学案例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