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案例教学反思教案

时间:2022-07-03 11:20:5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案例教学反思教案

  一、问题: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

关于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案例教学反思教案

  二、分配角色:

  1.环保局工作人员

  2.博士生

  3.高中学生

  4.中学教师

  5.卖盒饭的小商贩

  6.游客

  7.记者(兼主持)

  三、参加人数:8(有一位工作人员)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

  根据个人的角色不同,征询各种意见,进行了几次调查活动,写了调查报告;听取各种社会角色对此问题的看法,确立个人的社会角色的立场;查询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参考书目及文献:

  《环境关系》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环境教育》杂志:1998年2、3、4月

  《环境保护常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环境科学实践手册》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共享未来》少年儿童出版社

  《少年科学》97年第4期;98年第6、7、8、期

  《城市导报》1998-1999年

  《新周刊》1998-1999年

  《新民晚报》1998-1999年

  《文汇报》1998-1999年

  五、主持人:刘珺

  六、指导教师:严黎炜、贾志辉

  七、日程:1998/12-1999/7

  各角色的主要观点

  记者:“一次性筷子”的名词,好熟悉,它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消费,约一角钱一副,便能快速解决您的吃饭用具问题,它是简单、方便的化身,有许多的优点,但有人认为也有许多弊端。下面我们将采访几位不同职业的朋友和学生,对大家关于“一次性筷子”的话题进行一番采访,请大家对此进行讨论。

  记者:众所周知,一次性筷子价格便宜,又省事,相信您作为一位消费者,一定有许多的感慨吧?

  游客:我是一名游客,长年在外旅游。记得一次,我从北京到上海,途径天津、济南、南京等地,那里的风景的确非常的优美。济南的泉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南京的古代帝城的气派,深深地震撼了我。上海的繁荣,夜色的迷人也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美妙的一笔。旅游是非常愉快和高兴的,但是象这样一次的长途旅行是不可能把吃的东西都带上的。所以,一日三餐也就在这些旅游地解决了。在这些地就餐中,不管是天津、济南,还是上海,我发现一次性筷子使用得非常普及,特别是在一些小吃店和客流量大的饭店。(有照片为证)我觉得一次性筷子方便,也很卫生,就像医院用的一次性针头,用完了就仍了,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一次性筷子的处理,我在旅店中路边小摊上看到的那些小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如:易拉罐,这样的东西做出来的,但是却很好看,很具有艺术性。一次性筷子,我觉得也可以象这样回收起来,做成一些小工艺品,不是也很好看吗?或是也可以回收起来,经过研磨,消毒,再次合成一些简单的家具,或者用来制造纸张,这不是既减少了森林树木的砍伐,又适当的处理了一次性筷子的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吗?

  记者:作为一名学生,您认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高中学生:我觉得是利大于弊。一次性筷子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经济实惠,一角钱一副,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并非是一种负担。还有它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比较卫生,这本身就是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目的。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密封性极差,运输比较随意,受污染的机会非常的多,其实倒并不见得卫生。看来,要真正让一次性筷子发挥其作用,那么,它的包装要求将更高。还有一个有利之处不得不提,它省去了我们携带筷子的不便,或是洗筷子的麻烦。增加了学习的时间。

  博士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使用一次性筷子弊大于利。一次性筷子推广并使用之初,便有人呼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浪费钱财,而且还浪费大量的优质木材,长此以往,必然祸及子孙后代。”据了解,制造1000双筷子需要耗费1.4-1.6kg木材,其中的浪费是如此的惊人。再说,我国的优质木材既少又珍贵,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松花江、嫩江流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与其说是天灾,其实却存在着极大的人为因素--乱砍滥伐,造成这些河流中上游水土大面积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间接的损失更为严重。只有减少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才能使城市多一份绿色。

  在我国大力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同时,附加值低至低层的一次性木筷却在毫无节制地出口,目前每年销往日本的就多达300万箱200亿双。其实我们每天扔掉的不是废筷子而是钱。我曾经去过日本,精明的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木筷。如今却从不用自己的木材制筷子,每年从中国廉价进口筷子,用后又把它们回收制成纸,返销中国,赚回的钞票比进口筷子时用的钱还要多“取之于中国,用之于中国”,想得真“周到”,想想日本人那么富有,却在小小筷子上大做文章,而并不富有的我们却懒的回收,用后一扔,何其潇洒?!

  记者:学生的意见往往受老师的影响,我们来听听老师的想法。

  中学教师:我不赞成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据1999/3/11《城市导报》报道,中国人每年吃掉的筷子有166万立方米木材,需16万辆载重4吨的大卡车才能运走。以每支筷子15厘米计,把中国人每年吃掉的1500多万箱筷子接起来,足以绕地球750多圈。

  据说,日本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控制。虽然,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左右,这远远高于中国,但是,据说,日本为了保护森林,严禁砍伐木材制造一次性筷子。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中国和印尼进口,并且,日本还严格规定进口的一次性筷子必须是桦木为原料的,因为桦木是制造纸浆的优质原料,日本大约1/3的纸是由回收的一次性筷子制成的。另外,日本对进口的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消毒情况也是严格把关的。反观中国人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密封性极差,运输条件随意,受污染的机会非常多,其实并不见得卫生。由此看来,我们是在不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造福子孙后代。

  而刚才那位高中学生的说法,主要原因我想是为了节约时间,或者说是有偷懒的嫌疑,这与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不符合的。而且长此以往,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浪费。

  卖盒饭的商贩:对于一次性筷子的问题,我倒想谈几句。我是个卖盒饭的,懂得也不多,不过卫生筷子还是知道点的。我们卖盒饭的人多了,我们几乎都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来卫生,二来方便。来我们摊里吃饭的人多了,什么都有,里边肯定有生传染病的,我们如果使用竹筷子,消毒就是个大问题,再说,就算我的筷子消了毒,顾客也不愿意来吃啊,认为我们的店不卫生,实际上这种讲法不对的,我们店蛮卫生的。

  要说用卫生筷子有什么经济利益呢?老实说不太有的,因为一双筷子一毛钱,我只有几分的赚头,主要是很多人看见我们用一次性筷子,所以对我们店的食品比较放心,才来吃我的饭,我从这儿倒可以稍微赚一点儿。

  个人认为,一次性筷子有利也有弊。先说好的吧,它实惠方便、卫生、便宜,我前不久进了一车的筷子,才六分钱一双,便宜呀。到我们这儿买盒饭的,本身就是为了图个方便,再说我们这里吃盒饭的大多数是民工,他们带筷子来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如果不用一次性筷子,我们白送筷子的话,这不是亏本了吗?让民工买,买得起吗?用一次性筷子,那才实惠呢。

  一次性筷子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我们一卡车一卡车地运一次性筷子,那么森林里的木材也将一卡车一卡车地运走,森林就将消失,同学们都学过生物,这样地话,臭氧层将受到破坏,对地球上的人类有极大的危害,重则会得哮喘。我有个邻居专门到我这里吃盒饭,可儿子生下来却得了哮喘,虽说与一次性筷子这个问题没有直接的关系,可现在的环境污染多么严重啊。

  记者:听了这么多得朋友的话语,的确对于一次性筷子的问题,大家都各抒己见,那么我们的现在来采访一下我们的最后一位嘉宾。请您谈一谈,作为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我们现在的一次性筷子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环保局工作人员:的确,一次性筷子在使用时非常简单、快速,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它的弊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低,全国森林覆盖率1949年为7.5%,1991年提高为13.4%,但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则更少,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3%,算一算,平均每人又能有几棵树来做一次性筷子呢?由于造一次性筷子等原因,而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已经使我国的外兴安林几乎棵木不存,大兴安林也危在旦夕。所以我觉得一次性筷子是弊大于利的。

  对于这一次性筷子的解决问题,我还是有一点个人的建议想说一说。我们不应该只重视于事后补救,为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寻求处理的方法。指标的同时也要治本,要做到标本兼治,要把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扼杀在摇篮里,在树木在未被砍下之前,就以制订法律法规和运用行政手段的形式来制止乱砍滥伐和限制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不过,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完善。

  记者:通过我们这次简短地讨论,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也有自己各自的看法,的确,一次性筷子有利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它的优点之处在于: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以及制造起来不复杂;而它的缺点之处则在于:它使用时会带来不少的污染,并且会使大量的树木被砍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一次性筷子得以充分利用呢?由上述讨论,我们简单地得出结论,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1.我们可以回收加工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使之成为木屑,再处理加工成一些简单的家具;2.我们可以回收一次性筷子经过加工制作成工艺品;3.我们可以利用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制造出纸张;4.我们还设想是否可以利用其他原料如:铜、玻璃、塑料等来替代木头,使得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不断地减少,乃至消失。当然,方法还有许多,那便需要我们大家的长期地摸索和探究,这也是我们本次讨论的最终目的。

  希望,在讨论之余,能有更多的朋友关注一下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筷子。

  决策报告

  由主持人总结得出

  为了了解到第一手资料,我们事先进行了一次采访,男女各一半,且涉足面较广,从职业来讲,从打工仔到博士,年龄,学历,跨度较大,最大程度上力求调查结果与事实相近。在问及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时,35%的人经常使用,其中大多数人因中午在外吃饭,天天使用;60%人偶然使用,频率约为每周两次至三次;只有一人表示还未使用,他的解释是怕传染病。

  对于一次性筷子的何去何从,10%的人认为一次性筷子方便卫生,应提倡使用;而45%的人认为由于一次性筷子的种种弊端,应禁止使用;另外,45%的人在权衡利弊之后,认为既不该大力提倡,也不该禁止使用,因为一方面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另一方面近期内也禁止不了。

  在问及几个有关树木的常识性问题时,75%的人回答出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3.9%”,另两个问题:“我国的人均占林面积居世界地121位”和“一棵树的经济及生态价值约为6400元”的回答正确率都只有40%左右。但当我们将答案告诉他们时,他们纷纷表示,没想到这么出乎意料,这使我们意识到环保知识宣传的必要性。

  对于一次性筷子回收,70%的人认为可由国家强制回收,有人甚至建议废品回收站回收。关于回收以后这么办,70%的人认为可制其他物品,如:三夹板、家具等,另外,有30%的人回答就有些不合理,认为反正木头是会分解的,就埋掉算了。这种回答显然没有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来考虑,这将使资源大量的浪费。

  最后一个问题问及乱砍滥伐的后果,结果较令人满意,决大多数人认识到了危害。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我们还发现跟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

  结合调查报告,查阅各种资料,又经过我们的激烈讨论,我们还得出了一些结论。各人的主要观点如下:

  游客认为,出门在外,带筷子明显不方便,即使带了也往往没地方洗。所以,使用一次性筷子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觉得一次性筷子可以使用,关键是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能到处乱仍,影响环境的美观。认为最好是可以继续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过并不一定要用树木、竹来制成的。而且,最好这种筷子会自然分解,不会影响环境的美观。这样的话,游客出门就方便了,而且也保护了资源,又节约了人力。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阅读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一次性筷子的思考案例教学反思教案】相关文章:

案例:对“反思笔记热”的冷思考09-30

猫教案教学案例反思07-04

一次性筷子的坏处07-12

猫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07-04

幼儿教学反思案例07-03

物理教学反思案例07-04

大班教学反思案例07-04

体育教学反思案例07-03

教育教学案例反思07-03

《青松》教学案例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