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探析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合作办学模式论文
1.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构成推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重要因素。为了适应全国范围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软件信息产业对软件信息人才的紧迫需求,在2003 年11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下达了《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明了我国软件人力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并要求构建功能配套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提出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是实现软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来源。部分高校尝试着改变现有的人才教学途径,但是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中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其在课程体系及专业设置上几乎是大同小异,其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在校学生都是按照“通才”模式教育,而对于软件行业的人才需求则应该更多侧重于软件领域的“专才”教育,特别是对于高职大专院校,由于生源门槛较低,学生自身素质条件有限,按照“通才”方式来培养软件技术人才,教学难度大,毕业学生在专业技能、知识结构、综合素养等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处于脱节状态,专业教育方向不能适应行业对软件人才的真实需求。
2.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与IT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通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并不被用人企业青睐的情形,社会上兴起的IT 教育机构推荐上岗的学员却受到软件相关企业的热烈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IT 业发展迅速,全国多个地区的“技工荒”现象日趋严重,很多用工单位招收不到适合的技术员工,而大量应届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形成了人才供求矛盾。IT 教育机构则是以企业需求为准则,强化实习实训,重点培养学员的操作与实践能力,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现场教学和技术指导,使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让学员上岗时直接就能与用人企业实现就业“零适应期”,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得到企业垂青。而IT 教育机构自身也存在着办学资质、办学规模与办学场地等多方面限制,在这些方面高职院校拥有着IT 教育机构无法比拟的人力与资源优势,首先高职院校具有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师资队伍稳定,教师在学历结构、职称构成等方面的搭配合理,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水平扎实。其次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均属于国家公立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设施齐全,文化底蕴浓厚,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学生毕业时可获得经国家和社会认可的学历及学位。实行合作办模式,有利于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提前下弥补各自不足,形成“优势互补,共享资源、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2.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和IT 教育机构共同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软件蓝领”。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其行业分工日益细化,软件业也不再是只有少数“专家型”精英从事的行业,软件领域的人才需求,已向层次化、系统化转变,形成软件系统工程师、软件开发、程序编写与调试人员、系统管理与维护员等分层的格局。不同职位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不同的培养机构及培养方式。高职院校与IT 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培养软件蓝领人才展开,满足我国软件产业金字塔底端所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
2.2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IT 教育机构对于企业需要人才所具备的素质条件较为了解,在软件专业合作办学过程中应该让IT 教育机构参与高职软件教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以及教材选定,为院校软件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设备,并参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及学生的考核等环节,让企业专家来到学院进行现场授课和经验指导,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操作,真正让学生融入到软件企业化的实训项目中来,为学生今后能“零适应期”进入到对口的企业工作而奠定坚实基础。
2.3共同建设师资队伍
在职业化教育中,教师不但要求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目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师资结构看,“双师型”教师比例甚少,不能满足软件专业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合作办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即学院派专业教师到合作的IT 教育机构进行挂职锻炼,参与软件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由工程技术人员直接进行传、帮、带。IT 教育机构同时让经验丰富的专技人员来学院兼课,定期交替轮换,形成高职院校与IT 教育机构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建的格局。
3.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合作办学模式效果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与IT 教育机构联合办学模式是一种对教育资源重新整合方式,它缩短了从课堂到岗位、从学校到社会间的距离,更有效地实现了人才定向培养目标,达到了软件技术“专才”的教育目的。这种联合办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实现了招生和招工的同步、教学和生产的同步、实习和就业的同步,达到了学校、企业、社会、学生之间互利共赢的目的。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为例,自2013 年9 月,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与深圳奋达教育集团正式开展IT 软件联合办学共建专业合作培训项目以来,已由学院选送百余名软件专业学生到奋达教育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学习,并成功推荐培训合格学生进入深圳软件园园区企业实习就业,就业职位为专业对口的软件开发或测试工程师,就业学生平均工资在8000 元左右。2016 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专业招生人数更是有较大提升,三年制、五年制软件技术专业开班数均由原计划的1 个班增设为2 个班。据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联合办学培养的高职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5% 以上。合作办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校教育就为企业培养怎样的人才,实现了学生零距离就业,做到专业学习和上岗就业的无缝衔接。
时代赋予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良好发展的契机,探索其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办学途径。
【探析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合作办学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论文07-04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论文07-04
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究论文07-03
对高职院校舞蹈建设的思考论文07-04
高职物流管理教育游戏模式初探论文07-04
探讨计算机软件整体保护模式论文07-04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研究论文07-04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软件技术探析论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