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研究论文
新时期我国现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突出的行政权力模式导致大学内部权力和利益制衡机制的缺失,这样就迫切需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开展创新构建研究,早日走向大学“善治”的理想状态。
1.完善大学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
为建立完善大学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协调处理好大学内部各种利益主体的关系,调节权利平衡。笔者遵循权力中心适当下移与权力适当分散的原则,结合大学的独有特点,以及我国大学治理的要求,建立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一般化模型,如图所示:
1.1明确党政职责、相互配合、共谋发展
一方面,建立大学董事会制度,调整校长产生方式:按照高校的产权结构特征在大学的决策机构中增强集体决策功能,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党委的带领下进行权力结构的调整,成立校董事会一类的学校决策机构。大学校长是董事会的当然成员,可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名,然后由校董事会选举产生’主要以董事会的执行者的角色出现’主持学校日常行政事务,接受校党委领导,执行董事会决议,负责与董事会进行沟通,并提出自己关于大学治理的意见,最后交由董事会进行决定。另一方面,需要调整党委领导方式:党委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表,在大学中处于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也是从根本上维护国家举办大学的利益。
1.2强化监督权,加强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需要充分地充实校务委员会的职能。另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权威。在大学治理中,要把属于学术方面的权力交还给教授,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决策中的地位和扩大权力范围。此外,还应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真正落实这些监督机构的监督权’加强其监管力度。
2.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力,大学治理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学术为本,育人为中心,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逐步消除官本位思想,明确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和范围,建立二者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分工、合作与制约关系。
一方面,由于学术权力对大学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所以如果现代大学要真正回归学术权力的地位,首当其冲应当做的就是强化学术民主制度建设。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健全专业委员会及学科委员会制度;此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另一方面,行使有限行政权力,健全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权力在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是有限的。行政部门只有参与决策权和执行权,没有独立决策权。对此,我国大学只有在摆正行政权力位置的基础上,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协调提供保障。那么,到底该怎样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呢?首先要建立集中与分散二者相互结合的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其次’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
3.实行院级参与型的治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学正在通过权力逐步下放、管理重心适当下移,实行学院实体化建设。而学院一级要真正成为管理执行的主体,其参与型的治理模式无疑成为我国大学的最佳选择'它能发挥学院各类利益群体自身主观能动性,让其有效参与决策过程。
总的说来,学院一级参与型的治理模式应具备健全的决策执行系统、有效的参谋咨询系统及完善的监督反馈系统,三者缺一不可。其中,院务委员会为决策机构,有向行政领导提出质询的权利,不过,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不得兼任院务委员会领导。当然,按学校规定设立的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分委员会,既要履行原有职责,又要当好院领导的参谋。而院级的监督机构可称为院监督委员会,由院分党委会兼任。
4.发挥新权力主体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为了使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应重视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其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大学的内部权力主体,可现实中我国大学传统的内部权力主体却主要是行政部门和行政管理人员,而作为新权力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包括家长),其数量在大学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手中的权力却与之很不平衡。因此,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应逐步加强他们的权力,发挥他们的作用。
一方面,逐步加强教师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权力。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学、科研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但现实中相对于在非教学领域的权力状况行政系统来说,教师权力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现象必将阻碍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重构。尤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现,在高教领域,教师是学校人力资本的集结者,也是竞争力的体现者,他们与投资者都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共同拥有大学所有权。因此,作为新权力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取得相应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另一方面,逐步加强学生(包括家长)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权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5.建构合理、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为建构合理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笔者认为需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当前,我国高校急需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性作用,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转变学校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职能,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竞争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全面推进和提升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
其次,我们必须要把培养、吸引、保持、管理等环节相互结合起来,做好管理和规划等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从人力资源特别是从优秀人才的开发来说,一般分为培养、吸引和保持三个方面。高校要把引进优秀人才放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首位,围绕学科建设,做好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吸引的规划工作。在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我们既要着眼近期培养’又要放眼长远,不断培养造就一批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知名的大师级学科带动人。与此同时,实施竞聘上岗可以有效地发现一些综合实力突出的人才,这样更有助于合理地完善与构建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度,从而进一步把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工作推向更髙更新的阶段。
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的人事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与量化评分的机制,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将考核与量化的结果与人才选拔、职称的评定与工资待遇等相结合,充分激发人才的潜力发挥。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和民主机制,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推动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下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研究论文07-04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论文07-04
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7-04
能源集团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07-04
雇主品牌理念下的员工离职管理07-12
电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现代物流管理研究论文07-04
论述税务管理体系构建及创新论文07-03
新中式风格家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