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论文
民国书籍插图在创作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开启了艺术风格的转变,在中国插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分析研究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对当今中国插图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演变的原因
书籍插图作为重要的艺术门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民国时期(1917 ~ 1949年)是中国书籍插图艺术由传统到现代的一个分水岭,而这一时期书籍插图艺术之所以呈现出百花齐放局面,是有其经济、社会、文化根源的。
1.1 印刷技术的引进对书籍插图风格演变的影响
印刷是文化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书籍插图如果没有好的印刷,与预想就会大相径庭,因此印刷技术对插图的视觉效果起到了主导作用。传统的插图主要依靠木刻版画的为主要的呈现方式,由于受到印刷技术的限制,只能以平面、线描、黑白的视觉效果为主,几乎没有色彩、明暗和光影的展现。民国时期书籍插图引进西方的铜版、石版、照相制版等先进的印刷技术为其他绘画方式提供了技术的支持,水彩、国画、素描、油画等画种通过照片的形式成为插图。尝试结合先进印刷技术的民国插图,带来了突破性的插图视觉表现效果。
1.2 创作群体对书籍插图风格演变的影响
民国书籍插图的创作队伍阵容强大,是一群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画家。新文化运动第一次打开了中国面向西方的大门,一时间,西方艺术思潮与理论涌入国门,同时艺术家、学者留学欧美国家,将欧美国家的文化思想、绘画风格带回中国,当时画家就运用这些艺术流派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法进行创作,丰富和拓展了插图的表现空间,即使是木刻这一形式,面貌也大大有别于传统的木刻版画。文学家、画家的参与对现代书籍插图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现代书籍插图留下一批经典之作。
1.3 社会背景的变革对书籍插图风格演变的影响
书籍插图作为一种大众的视觉传播媒介,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插图画家都是在社会因素的推动下进行创作,作品会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民国时期,插图的社会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插画风格兴起,插图艺术摆脱了传统的题材、样式,催化了插图艺术的新生,出现表现城市中市民的生活场景,情趣性很强。叶浅予先生的《两雄相遇》,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幽默趣味,因此很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也更容易受到群众的喜爱;第二,特殊的革命战争时期,插图承担起革命武器的任务,出现大量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的作品,是1937年张仃先生创作的《蹂躏的体无完肤》。在战火纷飞的历史时期,写实性的生活再现,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又拥有鲜明的革命特征的书籍插图应运而生。
2 民国书籍插图的艺术风格
民国时期的书籍插图创作,虽然时间跨度不长,但保留中国传统书籍插图的表现特质,吸收西方印刷技术和艺术手法,是中国现代书籍插图的萌芽时期。此阶段中国书籍插图由传统走向现代,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书籍插图风格经历了重要的转变,总体包括西画风格、漫画风格和木刻风格。
2.1 西画风格的审美趣味
民国时期,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语言、理念等被逐渐引入我国的绘画领域,插图也受到西方各种现代流派的影响,呈现出现代的审美趣味。书籍插图的西画风格主要以装饰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为主。
装饰主义(Art Deco)是与1966年在法国巴黎所举办的一场艺术作品展览,当时这个词被用来专门指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发生在法国的装饰性的艺术作品和风格。装饰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的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影响到了书籍插图艺术。张光宇、郑川谷、叶浅予、张仃等书籍插图艺术家是装饰主义风格的代表。张光宇先生绘制的《西游漫记》是便是装饰风格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构图结构严正,造型大胆夸张,色彩协调统一,至今都是插漫画学习不可多得得经典范本。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采用借喻的手段或借助客观事物表现来暗指事物背后得真实。李桦绘制的《怒吼吧中国》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象征性的讽刺批判最典型的力作之一。这件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以一个被紧紧捆绑、双眼被蒙蔽的痛苦而屈辱的男人躯体,预示一个民族终要起而怒吼和抗争的忍无可忍的选择。在这个时期具有象征意味的插图作品还有很多,与其说他们在图形的样式上探索上追求效果,不如说以另一种形式在探索书籍插图艺术的现代性。表现主义是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强调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对客观物体做夸张变形,线条用强有力的方法表达,反映在作品内涵的理性、思考、哲理性因素较多。黄新波、陶元庆、陈烟桥、刘岘、陈烟桥、罗清桢等书籍插图艺术家便是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黄新波《控诉》反映出艺术家悲悯仁爱的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和深沉的精神内省。
2.2 漫画风格的生活阐释
民国时期的书籍插图艺术漫画风格非常符合大众的精神需求,画家把传统线描同西方漫画技法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许多生动、饱满的插图作品。其中最具中国韵味的要数丰子恺了,毛笔作画,漫画式的风格,寥寥几笔便能将文字的意境丰富的展现,笔法极富韵律,即俗又雅,《看戏》反映的是市井生活,非常贴近生活,深受大众喜爱。除了丰子恺,当时有相当一部分漫画家从事着绘画插图的工作,如鲁少飞、张乐平、叶浅予、马国亮、郭建英、梁白波等便是漫画风格的代表。
2.3 木刻风格的讽刺批判
民国的木刻风格是本土风格与西方表现主义风格相互作用后的一种特殊时期的改良风格,是中国式的表现主义。其积极汲取西方的绘画技法,尤其是对明暗光影的塑造,形成了富有空间感,画面明快、动感十足的艺术效果;同时受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胡一川《到前线去》在表现形式上通过夸张、变形的造型和线条表现出了紧张、激动的情绪状态。在鲁迅先生的引导下,许多版画家纷纷拿起木刻刀,黄新波、胡一川、刘岘、力群等书籍插图艺术家便是木刻风格的代表。传统的木刻插图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因其特有的刀刻味道、直接表现和方便印刷等特点而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 结语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下发展起来,在与西方现代艺术因素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中逐渐走向成熟。它从简单模仿到结合民族审美观,艺术特殊性的吸收、融合和改进,一大批兼具中西艺术风格的优秀插图作品被创作出来,具有浓郁民族装饰风意蕴和时代感。从题材、风格处处彰显着传统意蕴与现代设计理念、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调和,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碰撞与调和,民国书籍插图艺术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奠定了其在中国书籍插图艺术史上的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论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论文】相关文章:
电视主持平民化艺术风格分析论文07-04
西方哲学近现代时间观的演变论文07-04
书籍议论文(通用5篇)03-21
从审美媒介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兴与衰论文07-03
设计插图合同07-07
论CPA职业判断质量的改善措施论文03-07
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2-23
书籍伴我成长_700字-议论文06-25
有艺术风格的女生个性签名11-06
校园安全黑板报插图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