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时间:2022-07-03 12:54:1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课前老师都会准备好教学案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1

  一、文章整体情况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所追忆的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她普通,普通得别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粗俗,粗俗得语言刺耳,动作可鄙;她迷信,迷信得愚妄可笑,麻木不仁。但她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尤其是目不识丁的她了解到儿时的鲁迅对《山海经》的渴慕时,竟超常人所不能地给鲁迅买来了《山海经》,此举此情震憾着鲁迅的一生。长妈妈去世30年后,鲁迅写此文以示深沉怀念。文中作者从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习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感悟那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爱,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的设定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2、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

  3、感悟文中“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爱。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蕴含的“爱”以及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策略

  (一)教法选择

  情境教学法。采用学生所喜欢的《真情》节目现场的形式,通过“真情导入-真情感知-真情探讨-真情追问-真情感悟-真情告白-真情总结”的流程教学。

  (二)学法引导

  分角色合作讨论法。学生扮演节目嘉宾—鲁迅先生、长妈妈,同时又是观众等多重身份。通过探究、讨论、采访,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真情导入——激学习之情

  1、(多媒体出示冰灾、地震、捐款、无偿献血等感人场面)

  血浓于水,血脉相连,成了我们无私关爱的理由,可是,不是所有的无私都基于血缘的纽带,也不是所有的关爱都需要血脉相连的理由。总有那样一些事,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那样一些人,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2、(课堂以真情栏目的形式出现。主持人---教师;嘉宾鲁迅---部分学生,长妈妈---部分学生;观众---全体学生。)

  (二)真情感知——悟文章之情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

  请作为嘉宾鲁迅的部分学生来说。

  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真情探讨——知文章之情

  学生再读课文,思索。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几件事,表现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3、“我”对长妈妈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探究到一定程度时,教师扮演主持人进行采访,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言表达能力。而多角度思考和赋有创意地表达是新课改对学生表达要求的创意之举。

  (四)真情追问——感文章之情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请直接向嘉宾提问。

  学生自主设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主解决好问题。

  可能有的问题有:1)长妈妈你为什么想着要为迅哥儿买《山海经》;你在买《山海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鲁迅先生你为什么不写自己的妈妈,却要去写一位儿时的`保姆呢,难道母亲不比保姆亲吗?

  3)长妈妈你为啥元旦要吃福橘,为啥夏天睡觉要摆成“大”字?

  4)请问长妈妈,鲁迅小时候听话吗,你喜欢他吗?

  。。。。。。

  学生的问题可能很多,通过这种扮演观众和扮演嘉宾的学生互动的形式,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从而感受鲁迅先生和阿长之间的这份“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爱。

  (五)真情感悟——思生活之情

  把你感受最深的,像阿长一样富于爱心的人,把那些“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事说出来,让我们用真情体察真情。

  理论联系实际,“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是将学生组织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这个意义上看,组织学生谈谈身边像长妈妈一样富有爱心的人,说说“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事,非常必要。

  (同时播放一些感动中国的普通人物和灾难中的一些感人的场面)

  (六)真情告白——献心灵之情

  请把你最深的感受说出来或唱出来,留在我们的真情节目。

  由他人联系到自身,心灵已经被触动的学生发出真情告白,道出爱的誓言,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七)真情总结——筑世界之情

  作为真情栏目主持人的教师总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更美好的明天”“大爱无言,真情无价,让我们用爱心连系你我,用真情构筑世界”!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真情》节目的形式,学生扮演课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作为节目的嘉宾出现。教师作为主持人有序组织。

  课堂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同时,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仅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2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难点】

  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浓厚感情。

  【自主预习案】

  1、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原名___ ,我国伟大的___ 家、__ 家和___ 家。本文选自他的《_____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__ 集。另外他还有小说《______ 》,散文诗集《_____ 》,杂文集《_____ 》。

  2、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惶( )急 憎恶( ) 粗拙( ) 烦琐( ) 惧惮( )

  jié( )问 震sǒng( ) jí( )贯 pī( )雳 孤shuāng( )

  3、解释下列词语。

  惧惮:_________ 震悚:__________

  诘问:_________ 惶急:__________

  4、初读课文。

  ①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 “阿长是一个____ 的人 ”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性格等方面说。)

  ③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怎样?试完成下列题目。

  _____ →____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_____

  ④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后文却写对阿长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这是_______ 的写法。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鲁迅先生一生没有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一篇怀念赞美保姆的文章。这位保姆不会识文断字,而且粗俗好事,甚至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所知,实在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可是鲁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普通的保姆呢?她身上究竟有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作者的心呢?请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听读课文。

  1、听录音,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检测预习)

  ①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事?

  ②从这些事中,你可以看出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③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要从文中找相关的句子。

  ④你知道文中这种写法叫什么吗?

  (二)品读课文。

  2、再次走进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然后与组员交流,分享你发现的快乐。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___________ ”这句话,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方法小结: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悟读课文。

  指名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阿长”买《山海经》的部分,思考:

  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有感04-29

阿长与山海经好词好句07-05

阿长与山海经好句赏析07-05

阿长与山海经的好词好句07-05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07-31

阿长与山海经的课后反思05-16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02-02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07-05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07-05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摘抄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