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研究范文
现代语文教学论认为,学生能否深刻地融入课堂,积极投入语文学习当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要素。学生的情感投入多,课堂就会活跃,课堂教学就会收获实效。那么学生的情感到底如何培养和激发?
一、深入挖掘教材,借课文渗透情感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之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情感,通过生动的形象,直观呈现给学生,使之受到深刻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从教材入手,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基于此,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各种情感因素,深刻把握教材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认知难点,教师要立足作者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作品的写作背景,然后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对话,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共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丰沛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古典诗词时,大部分学生根据小学时学的内容,能对此诗有基本的了解,但对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深刻意涵却没有把握。为此,笔者从教材的内容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这首古诗。学生是这样描述的:“在西塞山前,是一群纷飞的白鹭。他们在水上飞来飞去,看起来忙忙碌碌。在水里漂流着一片片粉红色的桃花,那花瓣无比艳丽、鲜艳夺目。鳜鱼在其中游来游去,追逐嬉戏,一只只看起来无比肥美。”也有学生这样写道:“钓鱼的老翁坐在小船上,悠闲自在。这时候,天空下着雨。老翁穿着绿色的蓑衣,头上戴着竹叶做成的斗笠,闲散自在,几乎忘记了回家。”通过这样的一番描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从中感受到美丽,不由自主地生发起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入以及深入的课文剖析,学生的原始情感被一点一滴地激发,情动而辞发,实现了学生、教材和教师的三情合一。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紧扣教材的主要内容,并立足教材当中的情感要素,带领学生步步深入到文章当中,细致体会文章当中的情感,实现了情感的有机渗透。
二、用心渲染氛围,以心灵感知情感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只有当老师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大家同心协力去探讨一个话题,那时候的情感才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有力量的。事实上,这时候,就已经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教学氛围其实就是一种围炉夜话的氛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材中的情感,并和教师产生共振而心心相印。如何实现这一点呢?教师应该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引导,带领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再造想象,激发学生进行多次创造。创造对于高中生来说,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体会融入教材中,与教材人物产生共鸣,并由此实现与作品人物、景物的共鸣。共鸣的基础,就是要打开自己的情感之门,走进教材的脉络中去。比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学生在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情投入。原因在于时代隔得久远,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人物命运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对社会背景进行梳理,带领学生了解在当时情况下闻一多先生的危险境地。在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就能够将感情表达出来。尤其是有的学生还能够通过提高音量一字一顿,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的愤怒。有的学生甚至通过擂桌子来表达闻一多先生对当时反动分子的愤怒。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手势、加强语气等多种形式,将文章当中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立足于用心灵拨动学生的心弦,用情感换取情感,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情感要素的激发,让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文的味道。
三、以情共振语言,融入个人情感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主要来自于共同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能够产生对教材文本的共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将会结成有效的同盟,在进行文本分析时就可以齐心协力,以情共振融入语言当中,深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涵。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并非易事,这需要教师放低架子,平视学生,观察学生,体谅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所产生的情感偏差。教师要想方设法用自己的情感去带动学生,进行有关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情感渗透教育。比如,在教学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对于诗中的句子“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学生在理解的时候较为扁平、浅薄,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想象,理解多情的柳树就像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丈夫作别。此情此景,情何以堪?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借助有效的情感渗透,才能让课堂呈现勃勃生机。通过情感渗透,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文章,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