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时间:2022-07-03 17:30:56 中元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元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中元节是什么节

中元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中元节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虽说鬼节会让人感觉可怕,但希望大家可以抱着正面的态度去尊重民间民俗风化的传统。中元节为现代人提供一个表达对祖先尊敬的场合,促进了家人感情,为人们的精神的寄托有了可存之处。尽管中元现象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批评,然而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中元节从古至今依然兴盛不衰,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的来历:本意祭司祖先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中元节的来历:“盂兰节”的故事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各地习俗都略有不同,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地方的习俗,多听从老人的说法过节。以下是中元节较为常见的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一:烧包

  烧包:“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中元节的习俗二:抢孤

  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民国八十一年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中元节习俗三: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中元节的禁忌

  1、七月初二到七月半这半个月内,按照传统的讲法来说,需要尽量要减少夜间外出的机会,旅游和出差也是能避免就避免,各种喜庆。重要的事情都不适合放在这一阶段,总而言之,本分一点没错的。

  2、给过世的亲人烧纸,要选在七月半之前的几天,这个禁忌应该大家都知道,烧纸的灰烬最好不要乱踩,文明一点的做法是要打扫干净,投往垃圾箱,或者在流动的河水中,把灰烬随水流去。

  3、七月半当天,太阳落山之后就不要外出了,夜间正是七月半最热闹的时候,千万不要和其他的未知抢路走哦,早点洗洗睡了是个不错的选择。

  4、我们可以不认同旧时代的观点,但千万不要造口业去诋毁哦,要怀着敬畏尊重的心情去对待这些七月半的各种禁忌,毕竟他人早已形成多年的观念不要随意去诋毁。

  5、生理期的禁忌。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