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

时间:2022-05-12 23:14:09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通用5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信息化技术授课成为教育行业适应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通用5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

  一、复习旧知,读题导入

  师:课前,我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那我想这篇课文,肯定是难不倒你们了,都知道学什么了吧。

  生:小猴子小山。

  师:那我写一写。

  师书写“小”。

  师:这个简单,下面一个猴子啊,请你伸出手来,跟着我一起写,猴是动物,所以它是“反犬旁”中间是个“单人旁”,右边咱们一笔一笔来,横折,横,撇,横,横,撇,点。

  (出示课题)

  师:它的名字,读的好听一点,读的活泼可爱一点,开始。

  生:小猴子。

  师:要是读的快一些就更好了。小猴子。

  生:小猴子。

  师:这个轻声啊,要读的轻而快“子”,小猴子。

  生:小猴子。

  师:恩,好多了。这个故事的题目是xxx

  生:小猴子下山。

  师:发现我们小朋友很聪明,刚才一提醒,小猴子题目也能读的很好了,要是这样稍快点,就更好听了,来。

  生:小猴子下山。

  二、梳理脉络,循疑读书

  师:这个故事你们都知道吧,有没有不知道的?哎,竟然都知道,很多小朋友可能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了吧,那我们下面这个游戏啊,肯定难不倒你们了。

  师:,那咱们就来做游戏,等一下,电脑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片,你要思考哪些图片画得都是故事中有的。有,我们就有这个手势,对。如果没有我们就打一下××,很简单,你们都知道做什么。

  师:小猴子下山中,“有小猴子吗?”马上就会玩了。

  有它爱吃的香蕉吗?哦,反应快起来了,桃子呢?,真不错,南瓜呢?西瓜呢?兔子还吃胡萝卜呢,苹果呢,玉米? 看来你们读的都很好,爱我们都知道了,故事的主角是

  生:小猴子。

  师:而这些就是他路上看到的好东西,(出示玉米、西瓜、桃子、小兔子)你看哦,小猴子下山来了,它看见了这些好东西,我们读读它们的名字。

  生:玉米。 (边说边粘贴)

  师:这个简单。

  生:西瓜,兔子。

  师:读子的要读的轻一些

  师:小猴子看见什么好东西了呢,老师先检查一下,故事都会了是吧。我们复习一篇这个故事,我请几个小朋友直接读这个故事,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在思考,小猴子先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好东西。来,谁第一位,我喜欢手举得高高的。这位是好孩子,看着大屏幕。

  生:朗读语段。

  师:我很喜欢你,第一个把手举的高高的,对着话筒读的非常很认真。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生:它那个“扛”读成kang,扛读的不好。

  师:这个字我们没有学过,一起读,“扛着往前走”女生读,男生读,个别读,一个字一个字读,扛,扛着,哎,好起来了,我们一起来“扛着往前走”

  师:还有需要提什么意见吗?

  生“那个”来“字没有读出来。

  师:哦,你真会听哦,小猴子下山来,一起读。

  生:小猴子下山。

  师:还有一个字,请你说,“走“读成zhou。他这里其实是读对的,只是你的要求比较高。

  师: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把它读做jie,(一声)刚才这个小女孩读成了jie,结果的时候读结,结束,结果读做jie(二声),树上长着什么的时候,我们读(一声)或者玉米杆上长的时候读jie,一起读: 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生:玉米结得有大有多。

  师:好,接下去谁来啊。

  生:阅读语段。

  师:太好听了,不仅声音好听,而且每一个字都读的很准确,表扬你,谁接着来。

  生:阅读课文。

  师:请你。

  生:阅读课文语段。

  师:恩,非常好,没有词读错,真棒。

  师:接着来。

  阅读语段

  师:也非常好,最后一段咱们就一起来。

  全班读

  师:课文又复习了一遍。现在请一个同学帮忙,根据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把小猴子下山遇到的东西放到路线图里面。我们认真看哦,看它摆的和你说的、你想的是不是不一样。

  出示相关句子,检查。

  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底下。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

  点红“往回走”

  修正前一个同学的摆法。(前一个同学是摆了西瓜,再摆兔子)重新摆好兔子。

  生上台

  师:我们给他拍拍手,谢谢你。你看,小猴子下山,先到了一块玉米地里,(师帮着贴)接着来到。

  生:桃树下。

  师:然后来到一片。

  生:西瓜地里。

  师:最后看见了

  生:小兔子。

  师:你看,小猴子下山,(师拿着小猴子走路线图)先来到了一片(玉米地),接着来到一棵(桃树下),然后来到一片(西瓜地) 最后看到一只(小兔子),你看,小猴子可高兴了。课文里有很多让人高兴的词语。比如说玉米长得——“又大又多”(词卡)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找到吗?

  生继续找词,贴上词卡“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师:看来词语也是可以读出感情的。一起来读读

  师:玉米结的《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小兔子(蹦蹦跳跳)

  我们再来读一次。师引读,小猴子下山来可高兴了,他看见——,看见——

  师:小猴子光是看就看到了这么多好东西,那他用嘴巴尝尝,会品尝到什么好味道呢?

  生:很香很美味。

  生:甜甜的。

  生:又香又甜。

  师:怎么才叫好吃,得用词才知道!你看老师就找到了这么多好味道!呈现,带拼音:甜 脆 松 鲜 多汁 可口 香甜

  师:你能用上“又 ……又……”来说说吗?

  生:又鲜又可口。

  师:可是可以,能不能改得更好听点?

  生:又甜又脆。

  师提示,一个字对一个字会更好听。

  再指名说。

  师:小兔子你也可以这样说一说吗?

  贴又()又())

  师:真棒!还有关于动作的词语吗?

  生:又蹦又跳。

  师:把又蹦又跳改了改,改成了又蹦又跳,真好,还有吗?

  生:又活泼有可爱。

  师:大家跟着他一起念,还有吗?这从兔子活泼可爱里说的?

  生:有白有胖。

  师:哦哟,这是说小兔子的样子,真聪明,咱们一起说。

  课件呈现;猴子愁眉苦脸的图片。

  师:刚才我们像小猴子一样,看见好吃好玩的,很高兴。现在我们看到小猴子回去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原因。那就是:生:拿到一样,扔到一样。

  呈现第一段。

  师:你看课文这一段没有插图,其他都有插图。我们也来画,但我们不用笔画,我们用——生:脑子来画。

  师读第一段,生想象。(配乐)

  师:你的脑里呈现了怎样的插图。

  师:老师也想象了,这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玉米结的又大又多,我们来看!咦,这片玉米地里有没有小猴子?

  展示图片

  师:如果请你选一幅,你会选哪一幅小猴子呢?一般画插图要和课文相配。

  生:掰玉米这幅。

  师:看老师口型bai,bai这是字真有趣,两只手掰开玉米,然后掰玉米给分开了。

  你怎么记住它呢?

  生:掰是左中右结构,有两只手在分东西。

  师:哎哟,说的更好了,掰玉米力气大的人够了。来,要是给你个桔子,想象把一个桔子掰开行吗?拿出一只手,就掰开了,你怎么记住得两手一分,就是掰,,其他图行吗?

  生:因为玉米很重,可以放在肩上扛着走,这个字,比较难哦,刚才就有小朋友读错,咱们在来认一认。“扛”这边小朋友读。你怎么让大家记住它?

  生:长长的东西扛着走比较好啊。

  师:对,看来这小猴子还挺聪明的。

  播放图片

  师:掰玉米,扛着走,多高兴啊,咱们也配上音乐高高兴兴的来读一读

  生:学生齐读。

  师:要是读的速度更快点就更好了。

  师:小猴子来到玉米地,先掰开玉米,扛起像这样的词语,适机把两个生字卡片贴在图片玉米的边上

  师:小猴子来到玉米地,掰、扛像这样的.词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师:像这样的字,课文中还有很多。

  读234自然段,找一找这样的动作,动笔圈一圈。

  生读。师打断:打扰一下大家,我们边读,边拿起笔来圈圈小猴子动作的词。已经找到的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

  生找读。

  交流。

  生1:扛、扔、摘、捧、扔、抱、追

  呈现(带拼音)扔、摘、捧、抱、追

  自由读,圈一圈。

  齐读。

  去拼音,读字卡,逐字贴黑板上。

  将“捧 扔 摘 跑”四张字卡放一起,“追”放一边

  师:看看这儿,发现了什么?

  引导发现——跟手和脚有关。

  生:捧扔摘抱和手有关

  师:加上手的动作来读,那追

  走之旁和脚有关

  你能帮我把这些动作也送到路线图里吗?

  生上前粘贴

  “抱”放西瓜边上,“捧”放桃子边上。

  师:我能把两个交换一下吗?

  为什么课文中不这样写呢?

  生:一个很重,一个轻一些。

  生2:一个很大,一个小。

  建议:可以适机让生1试着做“捧”的动作来捧西瓜,孩子可能就想到不知是轻重的问题。

  师:摘:放在西瓜上、桃子上、行吗?那我应该放在哪里?

  中间

  师:扔呢?放在哪里?,好吧,中间

  师:你看,简单的几个动词,课文用的可准确了!

  师:现在整个故事都在黑板上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图片和这些词语来说说这个故事了吗?

  师生合作。

  在说故事的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适机把玉米一组扔了,把桃子一组(图与词)扔了,把西瓜一组(图与词)扔了,把兔子一组(词与图)扔了。(“扔”了,即摘掉)

  师:你看,小猴子是这样回去的(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不过,没关系第二天太阳又出来了,小猴子又可以高高兴兴地下山了。这次,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教学点评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图,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示范讲解一个自然段,教学生总结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支配课堂,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很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后,我抓住文本特点,让学生自主积累课本中的好词,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2

  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同学们昨天学习的生字情况。看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打出指语,并给这个字组词造句。

  师:出示生字“非”。

  生:fēi 非常 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

  生:fēi 非常 小猫死了,我非常难过。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fēi 非常 小猴子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生:齐读。

  师:出示生字“扛”。

  生:kánɡɡ 扛着 爸爸扛着镐下地干活了。

  生:kánɡɡ 扛着 叔叔扛着一桶水走进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kánɡɡ 扛着 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

  生:齐读。

  师:出示生字“捧”。

  生:pěnɡɡ 捧着 我捧着一些糖送给小弟弟。

  生:pěnɡɡ 捧着 我捧着几个苹果送给奶奶吃。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

  (pěnɡɡ 捧着 小猴子捧着桃子往前走。)

  生:齐读。

  师:出示生字“追”。

  生:zhuī 追小猫 小猫跑了,我去追小猫。

  生:zhuī 追小兔 小猴子追小兔。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zhuī 追小兔 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点评: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将音、形、意整合为一体,为下边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点评:初读课文,理清层次,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生:课文有5个自然段。

  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找一个同学来读这一段。

  (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动画,一天,一只小猴子走下山来,它走到了什么地方啊?(播放flash动画)

  生:(观看 回答)玉米地里。(板书)

  师: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样?

  生: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板书)

  师:“高兴”说明了什么?

  生:“高兴”说明小猴子爱玉米。

  师:那么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呢?

  生:小猴子掰玉米,扛着往前走。(板书)

  点评:让孩子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观看课件,图文结合,强化理解。板书设计巧妙,符合聋生特点有利于记忆。

  师: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它又走到了什么地方?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同学来读第二段。

  (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小猴子走到了什么地方,我们接着来看动画片。(继续播放flash动画)

  生:(观看 回答)小猴子走到桃树下。(板书)

  师:它看见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生: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板书)

  师:“高兴”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它喜爱桃子。

  师:对,那么小猴子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板书)

  点评:根据聋生的年龄特征,教者播放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渗透学法。

  师:小猴子摘了桃子以后,它回家了吗?它又去了哪儿?接下来由同学自学第三自然段。

  生: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点评: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师:读完课文,我们分组讨论:在这一段里要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学生分组讨论)

  师:讨论结束,现在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

  生:第一个问题是“小猴子怎样走?”

  师:谁来回答?

  生:小猴子捧着桃子走。(板书)

  师: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生: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

  生:小猴子走到一片瓜地里。(板书)

  生: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生:小猴子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板书)

  生: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生:小猴子非常高兴。

  生:“高兴”说明什么?

  生:“高兴”说明小猴子爱西瓜。

  生: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生:小猴子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板书)

  师:这一自然段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动画片。(继续播放flash动画,复述本段内容)

  师:动画先看到这里,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小猴子把这个大西瓜带回家了吗?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还是由同学自己学习。

  (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在这段里,你们想想该怎样提问。

  生:小猴子怎样走?

  生: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回走。(板书)

  生:小猴子看见了什么?

  生: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板书)

  生:小猴子的心情怎样?

  生:小猴子非常高兴。(板书)

  生:“高兴”说明什么?

  生:“高兴”说明小猴子很喜爱小兔。

  生: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生: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板书)

  生:这是什么地方?

  生:树林旁。(板书)

  点评:引导自学,实践学法,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师:这一段同学们分析得也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动画。(继续播放flash动画,复述本段内容)

  师: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下面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读课文。)

  师:读完坐好,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

  生:小猴子没有追到小兔。

  师:那小猴子是怎样回家的?

  生:小猴子是空着手回家的。(板书)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空手回家了?

  生:因为小猴子扔了玉米,扔了桃子,扔了西瓜,小兔也跑了,所以小猴子空手回家了。

  生:因为它见一样爱一样,一件事没做完就扔下了去做别的事,结果一件事也没做完,所以空手回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归纳出中心)

  师:对,同学们说得都对,因为小猴子见一样爱一样,一件事没做完就扔下了去做另一件事,结果一件事也没做成,所以小猴子只好空手回家了。

  师:那么,我们要不要向它学习呀?

  生:我们不要向它学习。

  师:对,我们千万不能学习它。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有始有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点评:用“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小猴子空手回家的原因,同时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才会有收获,否则将一事无成。

  师:好了,这篇课文我们就先学到这儿。 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习题。(小猴子下山到过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怎样做的?)

  生:小猴子下山到过玉米地,看见玉米又大又多,它掰了玉米。

  生:小猴子下山到过桃树下,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它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生:小猴子下山到过瓜地里,看见西瓜又大又圆,它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出示答案)

  生:齐读。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道题。(小猴子是怎样回家的?)

  生:小猴子是空着手回家的。

  生:小猴子是空手回家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把玉米、桃子、西瓜都扔了,小兔子又跑了,所以空手回家了。

  生:因为它见一样爱一样,一件事没做完就扔下了去做另一件事,结果一件事也没做成,所以小猴子只好空手回家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出示答案)

  (学生齐读答案 )

  师:到这里,我们学完了这节课,习题同学们也会做了,那么谁能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呢?

  (生讲故事)

  师:她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我们一起给她鼓掌吧!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点评:习题设计合理,达到了巩固应用的目的,同时注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师:董明月的故事讲完了,非常好。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总评:

  本课教学突出以下特点:

  一、媒体课件应用得当。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做到图文结合,符合三年级聋生的特点,改革过去的大文章教学。

  二、 本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扶有放,扶放结合,注重实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三、注重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了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板书设计新颖,用大屏幕打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有利于聋哑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3

  一、激发兴趣,陶冶情操阶段。(准备部分)

  师:放歌曲。这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歌?

  生(齐):动画片《西游记》。

  师:在这动画片里你最喜欢的是谁?能不能模仿一下。

  生:孙悟空。学生纷纷模仿。

  师:同学们,那你们觉得孙悟空本领大吗?有哪些本领?

  生:大,它有一根金箍棒,能72变……(纷纷举手回答)

  师:孙悟空住在哪里你们知道吗?

  生:花果山。

  师:戴上头饰,闭上眼睛,我们转一圈飞到花果山上去和孙悟空一起上体育课。(众笑)

  生(齐):好的。

  (上述片断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导入课的开始,重在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

  师:一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希望小猴子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好吗?

  生(齐):好!

  师:遇到困难,小猴子们就学着我这个大猴子的样子做,好吗?

  生(齐):好!

  师:我们开始出发吧!

  师:我们随着音乐,开开心心去见孙悟空。

  师:前面一块乌云飘过来啦,要下雨了,我们怎么办?

  生:讨论后得出,穿上雨衣,抱住头前进。(模仿)

  师:打雷我们害怕怎么办?

  生:讨论后得出,几个小猴子在一起蹲下,捂住耳朵。

  师:雷雨过后我们继续高高兴兴前进。

  师:不好,前面又刮起了大风怎么办?

  生:讨论后得出,我们几个小猴子手挽手前进。(学生纷纷手挽手前进)。

  师:风雨过后,我们来到了花果山上,见到了孙悟空(教师马上戴上头饰,扮成孙悟空)。

  (上述片断的准备活动也利用情境教学进行练习,准备活动时充分体现了师生间民主、和谐、相互模仿、平等讨论、气氛极浓,但又起到活动学生的身体,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活动。)

  二、培养兴趣,发展能力阶段。(基本部分)

  1、小猴子的水果。

  师:欢迎你们来到花果山,我们花果山有很多水果,今天我就带你们去摘水果好吗?

  生(齐):好的。

  师:我们先去摘北山上的桃子、西瓜、苹果好吗?

  生(齐):好。

  师:到北山上要跃过一块光滑的石块,很滑,走上去要摔倒的(示范)。我们的小猴子们都很聪明,肯定会想出好办法的。

  生:爬过去、滚过去、滑过去、游过去……纷纷举手。齐鼓掌。

  师:很聪明,接下来就用你认为既快又安全的动作去摘水果。

  生:学生练习、互相加油、鼓励。

  师:教师指导、服务、鼓励。

  师:小猴子们你们都摘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接下来我们先去把它藏好。好吗?

  生(齐):好。

  师:按所持水果归类重新分组。

  生:大家藏水果。

  师:小猴子们接下来我们去南山摘水果。但要经过一条小溪,所以要小心注意安全。(教师示范)

  生:学生摘水果。

  师:指导、鼓励。

  (上述教学片断是一个搬运练习内容,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愉快活泼的参加练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2、小猴子吃水果。

  师:刚刚我们从两座山上摘到了许多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齐):好。

  师:吃水果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生:洗手、洗水果。

  师:那么我们就洗洗手、洗一下水果再吃(模仿)。

  生:学生模仿洗和吃。

  师:请几只小猴子来表演一下。

  生:小猴子纷纷举手表演。

  师:你们吃得很香、很甜,还有的水果你最想给谁吃?

  生:小猴子纷纷举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孙悟空、老

  师、其它小动物、世界上喜欢吃水果的小动物等)。(鼓掌、表扬)

  师:你们真棒,你们是有孝心、爱心的小猴子。

  (上述教学片断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重再培养学生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孝敬长辈的好美德。)

  3、小猴子讲卫生。

  师:那么,我们吃剩下的水果皮应该怎么办?

  生:放进垃圾筒,不能随便乱扔。

  师:假如有其它小猴子丢开来怎么办?

  生:讨论后得出,阻止他,帮他捡起来,并对他说要讲卫生。

  师:你们真乖,你们是一群讲卫生的小猴子,大王喜欢你们。

  生:扔到垃圾筒,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师:表扬、鼓励。

  三、恢复身心阶段。(结束部分)

  师:太阳快落山了,也差不多回花果山了,好吗?

  生:好。

  师:让我们满载而归,高高兴兴随音乐回花果山,把我们摘的

  水果带回去给你们最想给的人吃,好吗?

  生(齐):好。

  师:回去前,让我们找个好朋友结伴回去。

  生(齐):好。

  师:《小猴子找朋友》,放松、开心。

  (课的结束部分安排了一个放松舞蹈《小猴子找朋友》一则调整学生心率帮助学生恢复身心。二则让学生边歌边舞的欢乐气氛中,增进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友爱互助、关心、团结的人际关系。)

  点评:这是一堂生动活泼的体育课。

  第一,教师突破了以教材为中心,根据学生年龄小、心理、生理的局限性,特别是学生对《西游记》动画片的喜爱,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摘水果、主动参与吃水果、主动参与讲卫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

  第三,教师突破了以课堂为中心,拓宽了教学的空间,教师课前作了大量准备,精心设计准备了场地、器材。课中充分利用器材调动队伍,使学生易懂、时间节约,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身体。

  第四,教师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真正尝到体育带给学生的快乐。因此,这堂课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4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的生字,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集中学完了。

  现在,我们复习几个生字(老师先拿出《小猴子下山》一课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演示,让学生集中读、个别读、再对比较难的字进行分析。)

  同学们,谁会分析“掰”字的字形结构?

  生:(一个学生发言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两手中间一分开,就是“掰”字。(这个学生还用两只小手做了一个“掰”的动作。)

  〔分析准确,比画得当,动作示义,一目了然。〕

  师:好!(老师接着问)蹦蹦跳跳的“蹦”字的字形结构谁会分析?

  生:(一个男孩举手,大声说)“蹦”字是左右结构,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老师表扬同学们把生字记得牢固)

  〔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一些笔画多的生字化整为零,编成简短的口诀,形象有趣,帮助学生识记,这也是一种识字方法,这样做,小学生对所学的生字,想起口诀会认,背着口诀能写。〕

  师: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好不好?

  生:(学生齐声回答)好!

  (教师板书课题)

  (老师一边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一边演示幻灯片,彩色的小猴子动来动去,同学们仔细地看着画片、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

  师:这一课的生字我们学过了,老师又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想一想,小猴子下山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打开课本,先小声预读课文,然后集体大声朗读了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课文。

  大家看,这只小猴子从山上下来后,先到哪里?

  生:(学生齐声回答)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老师把彩色玉米图片挂在黑板的第一条线绳上)

  师:玉米结得怎么样?

  生:(齐答)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老师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第一幅图画,再把词语卡片“又大又多”也挂在第一条线绳上。)

  师: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小猴子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老师把“非常高兴”的词语卡片竖挂在黑板上的线绳上,把“就”字的卡片挂在“非常高兴”的右面的中间线绳上。接着在第一条线绳的右端挂上“掰”、“扛”的卡片。)

  师: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后,又到了什么地方?你们按小黑板上提出的几个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自学下面几段课文。(老师同时挂上小黑板后,请一名学生念一遍问题。)

  生:(念题)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念完后,同学们小声读起课文,同桌互相讨论,气氛比较热烈。)

  师:谁先回答?

  生: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心里非常高兴。小猴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生: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又走到一片瓜地里。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心里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生: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回走。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师:结果,小猴子得到什么?

  生:小猴子没有追上兔子,结果一样东西也没有得到,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去了。

  〔由于课文第二、三、四、五段有共同的构段方式,老师重点指导第一段,其余几段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来理解课文,从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黑板的板书如下:

  〔老师将课文里的关键词语,用图片、字卡展示,予以巧妙组合:横观为段,竖显特点,连接起来,全文可见,使故事内容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对于帮助学生理清层次、把握重点、概括大意、归纳中心,定有裨益。〕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知道了小猴子下山后,做了四件事。

  (老师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片、字卡,复述课文。几个同学都很流利地复述课文。这时,老师便趁热打铁,及时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这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了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一件事也没做好。

  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做事情时,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小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小声嘀咕,互相议论,小手都举起来了。)

  生:我预习生字时,拿字典查字,有时第一个字没查出,就去查第二个字,第二个字没记住,又急着学第三个字,结果没有预习好。

  生:我打扫卫生也和小猴子一样,地没扫完,就去抢着擦桌子,桌子没擦完,又去扫院子,结果人家把教室打扫干净了,自己一件事也没做好。

  师:同学们联系小猴子的做法,检查自己,这很好。今后我们小朋友做事可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做好。我们不论作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

  〔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先将小猴子的行为与小学生的实际挂钩,这种由物及人,从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是同一现象的类比,属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易被学生接受。再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再看看黑板上这些图画,画的是什么?(老师用教杆反映着四张图画)

  生:画的是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师:这些词属于什么词呢?(教师以前曾初步讲过识别几种常用实词的方法。)

  生:是名词。

  师:对这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老师用教杆指着词语卡片中的“大”、“多”、“红”、“圆”等词)这些词是什么词呢?

  生:是形容词。

  师:对!这些说明事物、描写事物样子、好坏的词叫形容词。谁能用这些词造句呢?(学生争着发言)

  生:冬于,王奶奶买的萝卜又大又多。

  生:农民伯伯种的玉米又大又多。

  生:学校里种的西红柿又大又多。

  生:我家有个又大又红的气球。

  生: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

  师:同学们这些句子造得都比较好。

  (老师用教杆指着卡片的“扛、捧、抱、掰、摘、扔、追”等词,让学生读。有的学生还边读边做动作。“扛”,两手举起往肩上一放;“捧”,两手在胸前做捧的动作;“抱”两手抱成一个大圆形……)

  〔一般为说,表示相近动作的词语,其细微区别,小学生不易掌握。然而,他们能够比画出不同动词所表示的不同动作,可见学生对词义理解得透彻。〕

  师:这些词的名字叫什么呢?

  生:动词。

  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表示动作的动词,哪些部首最多?

  生:因为手脚和“动”最有关系,所以提手旁、走字旁、足字旁的部首最多。

  (老师表扬了这个同学会想问题。接着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才”、“辶”、“足”偏旁部首的动词。学生议论。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学过的带“扌”、“辶”、“足”部首的动词进行复习。)

  师:(老师小结)形容词和动词都能用在名词的前面,表示事物的样子、动作,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现在我们做一个填空练习,老师用幻灯片打出来,看谁能填上适当的形容词或动词。

  (同学们举手发言,填词)

  (又酸又甜)的桃子(又大又白)的兔子

  (又红又沙)的西瓜(又大又黄)的桔子

  (为了加深对形容词的理解,教师用幻灯又打出一组题来。同学们争着填词。)

  (火红的)太阳(红红的)果子(勇敢的)战士

  (绿色的)森林(粉红的)桃花(亲密的)朋友

  (温暖的)春天(又大又圆的)西瓜(天真活泼的)孩子

  〔低年级语文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重视词和句的训练,无疑应予肯定。老师采取组词、造句,填空练习等方式,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或词语。至于几种常用实词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学生掌握得如何,仍需教学实践的再检验。〕

  (学生做完练习,铃声响了,下课。)

  教学点评

  本课为“集中识字、分步读写”实验第三轮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课。此项实验以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把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前两年集中识字,读写启蒙;后三年读写并重,全面提高。

  仅就本节课而言,至少具有“从小、求实、创新”之特点。

  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课如何进行?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至关重要。米老师采取编口诀记难字,以动作示词义,用图片、幻灯等手段辅助于教学,儿童化的语言,这些做法都是服从儿童实际,体现了一个“小”字。

  从实际出发,利用课文结构特点安排教学。小猴子下山,做四件事,其表达方式基本相同。米老师在教学中透过课文形式的特点、抓住主要内容,较好地处理了课文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对于课文第一件事详讲,其余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语不放,提出恰当的问题思考,联系学生实际正面诱导。注意让小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不只使低年级以词句训练为重点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有益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对学生以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进行篇的理解的训练奠定的基础。再者,米老师在教学中,还利用本课图文对应的编排特点,以具体的画面形象,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又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加深对具体形象的画面的认识,图文密切配合。这样做,把学生观察和学习表达联系起来,把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无疑,促进了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

  识字教学,全国两大流派,一是分散识字,一是集中识字。平心而论,各有所长,各有其短。实验力图兼蓄所长,补其所短。于是,将教材每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集中起来,以类相聚、分类相比,按形声字、同音字、基本字带字,偏旁部首归类等方式组合,循其特点,教一个字,学一批字。谓之曰,小单元集中归类识字。小单元集中归类识字,从识字角度看,由于每单元阅读课文均在本单元分组集中识字之后,因而使刚刚学过的生字在阅读课文时得到复现,从新的角度予以重视,在新的情境中获得巩固。从阅读角度看,为小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扫除了生字障碍,易于唤起阅读兴趣,利于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早阅读多看书,益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5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猴子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生:认识,小猴子。

  师:多可爱的小猴子呀!聪明的同学不仅会看老师写,还会跟着老师一起写。

  (师板书“小猴子”,生书空。)

  师:大家看“猴”这个字,它和我们认识的哪个字很相似?

  生:“时候”的“候”。

  师:对,“时候”的“候”,“等候”的“候”。把“候”中间的一竖去掉,再加上反犬旁,就变成“小猴子”的“猴”。

  师:通过与熟悉的字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生字。

  师:有一天,小猴子下山了,它会来什么地方?又会看见什么?做些什么呢?(师板书“下山”,并简笔画出一座山。)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请同学们根据拼音认真读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生读书,师巡视。

  师出示生字:你能读准这些字的字音吗?老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读得不准确,帮他指出来,读准确了,就跟着一起读,

  生:认读生字。

  师:再仔细看每一个字,你有好方法帮大家记住它们吗?

  生1:“抱”是提手旁加上书包的“包”组成的。

  师:这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生2:“扔”去掉提手旁,加上女字旁就是“奶奶”的“奶”。

  师:换偏旁的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生字。

  生3:“摘”是提手旁加上“商店”的“商”。

  师:右边不是“商”,我把提手旁换成三点水,你还认识它吗?

  生:“水滴”的“滴”。

  师:“捧”和“掰”这两个字,谁来说一说?

  生4:两只手分开就是“掰”。

  生5:把“捧”的提手旁换成木字旁,就是“棒棒糖”的“棒”。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掰”是黑色的,其余的字都是红色的`,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其它的字都是提手旁的,

  师:提手旁的字,一般都和手上的动作有关,“掰”和手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掰东西也要用手。

  师:老师做动作,你能猜出是哪个字吗?

  (师做动作,生逐一猜生字:摘、扔、抱、捧、掰。)

  师出示插图:第一幅图是小猴正在掰玉米,老师把它和“掰”连在一起。后面的几幅图,你会连吗?

  生1:第二幅图是小猴扛着玉米,连“扛”;

  生2:第三幅图是小猴扔掉玉米。所以连“扔”;

  生3:第四幅图是小猴摘桃子,连“摘”;

  生4:第五幅图是小猴子捧着桃子,连“捧”;

  生5:第六幅图是小猴子抱着大西瓜,所以连“抱”。

  师出示“满、瓜、蹦、追”:这些字,你又认识吗?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

  生1:“瓜”可以组词“西瓜”;

  生2:“满”可以组词“满地”;

  生3:“蹦”可以组词“蹦蹦跳跳”;

  生4:“追”可以组词“追赶”。

  三、梯度练习,朗读课文

  师:小猴子看到满地的玉米“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你能说说吃在嘴里是什么感觉吗?

  生1:西瓜吃在嘴里甜甜的,凉凉的。

  生2:桃子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

  生3:玉米吃在嘴里黏黏的。

  师:这么多好吃的,不过,最让小猴喜欢的是,它看到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

  师出示图片:快速地读一读。

  生(快速地):蹦蹦跳跳。

  师:一路走来,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可爱的小兔,惊喜不断,多高兴啊,连起来读读。

  生(高兴地):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师:老师把这些词放到句子里,你还能读得好吗?

  指名读句子,老师也读一下。

  师:比较一下,读得有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读出了味道。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读出味道吗?还可以加上动作。

  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读得真棒,老师仿佛看到小猴高兴地样子,掌声鼓励一下。

  师:今天我们读的故事,就像连环画一样,你最喜欢哪副图呢?选择最喜欢的部分,同桌合作读一读,读得好就夸夸他,读得不好就帮帮他。

  生合作朗读,师巡视指导。

  师指名朗读并评价

  师:一路走来,小猴子多么高兴啊!可是这幅图中,小猴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出示插图)

  生:小猴子一路走,一路扔,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师:是啊,小猴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了,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小猴后悔的心情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四、观察指导,学写汉字

  师:课文读到现在,让我们安安静静地学习书写两个生字(出示“瓜、非”)。

  师:仔细观察“瓜”,在田字格里写好它,要注意什么呢?

  生1:中间的竖提的竖不能写在竖中线上。

  生2:中间的点不能丢了。

  师:大家再仔细看一看,这个字有两个撇,它们的写法一样吗?

  生:第一个撇是平撇,第二个撇是竖撇。

  师边板书边讲解,生练习书空

  师:“非”这个字左右两边是不是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横长短不一样,两竖高低不一样。

  师:写好这个字,第一笔很重要,跟着老师写一写。

  师边板书边讲解,生练习书空。

  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师投影出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点评

  《小猴子下山》是一则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够专一,把手中好吃的食物扔掉去追擅长跑跳的小兔子而一无所获,只好空手回家去。课文通过这一简单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要有始有终,否则一事无成。

  老师抓住故事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精美的课件的展示,把学生愉快的带入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地融入文章中,充当其中的角色,能自主的读、说、演。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及点评】相关文章: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1-05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05-27

《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07-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04-12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5篇06-0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0篇01-03

《小猴子下山》评课稿07-08

一年级《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1-20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