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螳螂捕蝉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受故事起因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春秋时期,吴国的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但吴王不听劝阻并下了个死命令。大臣们为何反对?吴王又下了什么死命令呢?请打开课本,自己读第一小节。(学生读完后交流。)
师:其他诸侯国乘吴国出兵之机攻打吴国,就是——“乘虚而入”(齐读),后果将——“不堪设想”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险呀!吴王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书上用了一个词,说吴王——“固执”
(引读:吴王固执地说“……”)
二、感知并复述故事“螳螂捕蝉”。
师:可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寻找机会给吴王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就让固执的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想听“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吗?请你们边听边看边想后,也来讲讲这个故事。
师边讲述边板书: 黄雀 → 螳螂捕蝉
↑
少年
生:(同桌相互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让学生同桌相互复述故事,做到了让学生人人开口说话。)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一故事概括地讲给大家听?
生①:故事主要讲了蝉边叫边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要去捕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我”在它身后。
师:概括得真简练。
生②:肥头肥脑的蝉美滋滋地喝着露水,可没顾到身后有只螳螂想吃它;螳螂舞着小镰刀要去抓蝉,可没顾到身后有只黄雀想吃它;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可没顾到身后有位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
三、理解课文
师:和文章的表达有所不同,富有创新!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生:是这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
师: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呢?出示:
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生:(自学课文后分小小组讨论)
师:读懂了吗?能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些问题的?
生:蝉眼前的利益是露水,隐伏的祸患是螳螂要捕食它。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蝉,隐伏的祸患是黄雀要啄食它。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螳螂,隐伏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要打它。
师:“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从哪里看出来它们专注于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Article/List/List_4183.shtml请你们找出描写它们的语句好好读读,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一下他们各自的想法。
(生交流时选取其中一个来说,并把它的想法通过朗读声反映出来。指名读——齐读)
生①:蝉可能会想:今天的露水真甜哪,我真有口福。(读)
生②:螳螂可能会这样想:蝉又大又肥,今天我可以美美地吃顿早餐了。(读)
生③:黄雀可能会这么想:哼,等螳螂捕了蝉,我再吃它,来个一举两得。(读)
师:谁有本事把这个故事连起来,把它们的想法都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大家的想象真丰富!面对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的蝉、螳螂和黄雀,你想对其中的一个说些什么呢?
生①:蝉啊,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你保住了性命,今后清甜的露水有你喝的!
生③:螳螂螳螂,别捕蝉了,你身后有黄雀呢!如果再不离开,性命就难保哇!
生④:黄雀,你别太得意了,你身后的少年正用弹弓在瞄准你呢!你要大难临头了!
生⑤:蝉、螳螂、黄雀,你们一定要看看身后是否隐伏着祸患。要记住,自然界中可是弱肉强食的啊!
(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本课时教学中,充分体现老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张扬。围绕你想对蝉、螳螂、黄雀它们说些什么等发散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做到了让学生个个动脑,让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的体悟,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们说得都很合理。看来你们已经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就是——“……”(齐读)
师:同学们已经领悟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吴王明白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①:吴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是从“你讲得太有道理了”看出来的。
生②:从“恍然大悟”也可以看出。“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的意思。
师:吴王明白了什么?能联系第一小节讲具体吗?
生③:“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是结果。从这一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吴王已经明白道理了。
师:同学们结合课文,理解得很全面。
四、分析人物特点,返顾课文
师:少年达到了劝说吴王的目的,但是吴王为什么没有处死他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2-12小节,回顾当时的情景,深入体会一下。
(学生交流)
五、选择不同方式,表现课文
师:同学们对课文基本理解了。要表现课文内容,你们认为可采用哪些方式?
生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生②:表演课本剧。
生③:复述课文。
师:你喜欢哪种方式呢?请大家自由选择,然后分表演组、分角色朗读组和复述组,
分别排练课本剧、练读课文和讲述故事,等会儿分组汇报学习结果。
(学生分组准备、汇报及师生评价略)
(在要求学生表现课文内容时,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请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分“表演组”、“分角色朗读组”、“复述组”等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提供了可能。)
板书: 黄雀 → 螳螂捕蝉
↑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少年
简析: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定位准确、科学;教材处理大胆重组,不拘泥于面面俱到;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关注知识生成;教学评价充满情感,注重激励,体现了多元化。在本课时教学中,教者抓住“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提出问题:蝉、螳螂、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点拨学生通过表格提示读课文、小组讨论议问题、发挥想象练说话等方式解决问题,理解课文,领悟寓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作繁琐的分析,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螳螂捕蝉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繁星的课堂实录03-21
《影子》的课堂实录03-24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4-12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04-15
《爬天都峰》课堂实录08-04
《要下雨了》课堂实录03-12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05-09
《生物的特性》课堂实录03-25
机械摆钟课堂实录07-29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