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层次教学法对篮球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以分层教学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中篮球教育的现状、篮球教学中引进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内涵、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篮球课堂分层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以及提高篮球教学分层教学法应用的策略5个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的篮球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分层教学法;现状;策略
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深化高校的体育课教育,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提高了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力量,努力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中就包括改革体育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强调个性化发展的今天,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模式已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应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强调因人而异的分层教学法,在这种大背景下,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探讨,并在一些试点高校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以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情况为例,主要探讨了其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现状和提高的策略。
1我国高职院校篮球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部分学生接触篮球运动的时间较早,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了参与篮球运动的锻炼习惯,因此他们的篮球基础和篮球水平较高;部分学生虽然对篮球有一定的兴趣,但也仅限于观看篮球比赛,自身投入运动的时间却很少,对篮球的技战术和运动规则的切身体验不足,篮球运动水平不高;另外,还有少量学生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篮球,对篮球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则都是一无所知。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篮球水平差异性的存在,致使他们在进入同一个篮球选修课班级之后,教师需要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往往出现“水桶效应”,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课程安排不佳。因此,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亟待改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
2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引进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1传统高职院校篮球教育模式
限制了学生个体特性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中的传统篮球教育,将重心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方面,注重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一碗水端平”,对学生个性思维运动方式的关注不足,因此学生普遍缺乏技战术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篮球教学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趣味性不足,学生只是闷头学习,体会不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不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高校篮球教师们总是套用同一个教学模式,期望学生们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这种模式抑制学生个体发展的做法,挫伤了学生们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自信心遭受打击,不利于篮球水平的提高。
2.2分层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侧重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教学目标进行了更细致的层次划分,并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入了更多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们充分重视、了解并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与每一位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情感的培养当中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在分层教学法中,教师们注重学生的身心感受,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们学习篮球的兴趣,从而按时、按量、保质地完成既定课程目标,达到“处方”式运动教学的目的。
3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处方”式的教学方法,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并像医生开处方那样,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运动基础和篮球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打破僵化的课程组织模式,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篮球运动进行分层教学法,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教学对象的分层次安排
这一层面的安排主要是指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并结合一定形式的篮球水平测试,对学生们的篮球基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将学生进行基础性、提高性和优秀性的分类。其中,基础性是指对篮球知识一无所知,也从未参与过篮球运动的零基础学生;提高性是指对篮球运动一知半解,之前参与过篮球运动,但是技能水平尚且不足的学生;优秀性则是指篮球基础好、运动水平高,能够参与和组织比赛,并且根据比赛情况安排技战术的学生。这种教学对象分层次的安排,可以帮助教师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分别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使得篮球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有一点需要篮球教师格外注意,那就是在进行学生类型划分的时候,教师们要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使学生们明白分层次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打破对于教师的课程安排方法的偏见,克服自身的自卑、自大等不良学习情绪,养成积极向上、乐观主动的学习习惯。
3.2教学目标的分层次制订
教学目标的分层次制订,就是指将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基本规则、技战术特点等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充分发挥运动潜能,提高篮球水平,获得进步。3.3教学过程的分层次实施教学过程的分层次实施,就是指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安排不同的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这是落实分层次教学法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分层次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得以最终体现的一步。
4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篮球课堂分层教学法应用的现状
虽然分层次教学法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师生的一直肯定,但是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篮球的整体教育现状而言,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1)部分高职院校中没有脱离“重视文化课、忽视体育课”的传统教育窠臼,对于体育教育新方法、新模式不关心、不关注、不积极、不采用,这种消极的态度,直接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尤其是篮球教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教师课堂上敷衍了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压抑,结课之后学生们的收获也有限。(2)应试教育的格局没有改变,阻碍了分层次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在许多高职院校当中,对于课程的考评机制,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以分数作为最终目标,不关注学生个体的主观感受,也不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篮球运动的习惯,课程一旦结束,大部分学生又重新回到篮球运动的学习起点,各行其是。(3)学校设施陈旧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善。由于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学的忽视,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不足、教学场地缺失的问题。篮球教学当中,虽然没有特殊的设施要求,但是篮球数量不足,也直接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观赏”,参与运动和竞技的时间不足。除了以上3点之外,分层次教学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还与教师的消极倦怠、课堂多媒体手段的不足等等原因有关。
5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分层教学法应用的策略
5.1改变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教师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思维,摆正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建立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对于学生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内容。另外,教师们要积极调整教学结构,提高学生层次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为分层次教学法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5.2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贯彻分层教学法,要建立在师生彼此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使双方建立起稳固的关系,使教师能够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学生了解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增加课程开展的顺利程度。教师要主动调整自己心理和身份定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对话和交流,并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便对学生的篮球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3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课程内容的主次划分,改变“一刀切”“一把抓”的教学思想,在充分了解学生篮球技能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课程,做好篮球技战术内容的分层次拆解,使学生们能够尽快掌握技术要领,从而逐渐产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师要放平心态,不要给学生过多的课程压力,在教学中增加游戏环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们还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或者比赛录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
5.4提高教育硬件设施
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篮球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于篮球场地、教学设施等的硬件投入,并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合理调配,保证分层次篮球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要利用科技手段的进步勇敢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通过多种课堂活动的开展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断活跃课堂氛围,使篮球的教学更加专业。
参考文献:
[1]徐雄俊.高职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法应用探微[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68-69.
[2]马书燮.情感式层次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1(5):30-31,34.
[3]刘永杰,吴晓芳,李杨等.关于层次教学法的文献综述[J].体育时空,2015(11):99.
[4]孙传伟.浅谈层次教学法在高职篮球课程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2(21):63-64.
【层次教学法对篮球教学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学的应用论文03-22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1-03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3篇11-03
教学法教学设计02-01
钢琴兴趣教学法07-11
情境作文的教学法03-2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07-29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08-07
体育教学与训练实施中多媒体技术应用论文05-09
教学法教学设计7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