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及教学思路转变论文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生只承担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至于听、说、读并没做要求。换而言之,中学语文并不需要学生写文言文,说文言文,运用文言文进行思维,这是文言文特殊性的方面。
(一)中学文言文特殊性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教法方面,首先,教师通常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章翻译、文章结构、思想主旨等方面教授文言文。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其次,老师偏重于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的讲授。这种与现代文毫无区别的教法,不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再次,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的不同,几乎把文言文当做一门外语来学。因此,一切方式方法都与现代文教学不同。教材内容方面,由于字义障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情况比较普通,学生对文言文所处的时代环境比较陌生。学生不太熟悉,容易误解;在学生心理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常常使他们望而生畏。这是因为缺乏语感基础,不能直接以文言文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也少于应用,容易遗忘;在教师方面,大多数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再加上在考试机制的压迫下,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识记而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改革,转变文言文教学思路势在必行。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讨论质疑,教师解疑。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逐字逐句的翻译。虽然字字落实,但没有重点,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老师上得口感舌燥,学生听课质量却不高。改进教法才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根本途径。第一,重视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利用工具书,结合课后注释和已学过文言知识,自由讨论和交流,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第二,教师将重难点语句提炼出来,由学生自主解释、翻译、探究、评价。老师只是对其规律性东西加以点拨指导。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下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重要的知识在讨论中得到强化。
二、在识记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推断能力
第一,根据以往学过的相同实词义来推断,用“代入法”。“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爱”作何解释?可以联想所学的“爱”的几种义项来试“代入”:1、爱护,“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2、怜爱,“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说赵太后》);3、吝惜、“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4、喜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以这几项试“代入”其中,译为“喜爱”,文意贯通,符合语境。第二,语法结构推猜。文言文中有许多上下句语法结构一致的句子。有主谓结构,有动宾结构,有偏正结构等。可以根据这一语法特征来猜测词义。例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根据句式结构相对这一特点,“据”和“拥“相对,都是动词,“固”也应和“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由此推断“固”也应该是名词,所以“固”译为“险固的地方”之意。第三,根据语境推猜。有的词义要根据上下语境来推测其意义。“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根据对上文的理解得知,郦道元对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在观点的阐述上还不够详尽,因此,“言”可以推断出是“叙述”的意思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更应该传授方法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是真正的学懂学会。
三、在识记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
散乱的知识点若不加以归纳整合,学生学习也只会是“填鸭式”的学习,显得散乱,繁杂。学会归纳总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2、“辱而逐之,折而族之”。(《原谤》;3、置人所置罾鱼腹;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5、“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6、“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7、“公子怒,欲鞭之”。(《晋公子重耳之亡》)。8、“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察今》。首先,让学生解释加点字,并把这几个词联系起来,悟出规律,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总结: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能愿类词语“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被结构助词“之”取消独立性的谓语上的名词活用。除此之外,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系统条理的归纳整合,学生加深了理解,积累识记也更方便了。
四、从课内走向课外,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高考考纲要求现学现用,形成自我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培养学生文言知识和能力的内外迁移很重要。教学中,在学习新文言篇目时尽量巧用已学过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对照阅读,例如:学《过秦论》时,可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迁移,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自然而然的提升。
五、以传统空洞的字词讲解变成落脚文本寻找信息点
新课标要求训练学生“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老师的分析不必面面俱到。在上《归园田居》这课时,我提出了一些思考题:1.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2.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有了较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中,这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结合、无为补充。教师传授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学生轻松学习文言文的同时,能力及效率也大大的提高。转变教学思路,建构有效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好文言文 作者:李杰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第一中学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及教学思路转变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面试问题的回答思路07-13
《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02-26
16个经典面试问题的思路07-13
国外面试最难问题的思路07-13
经典的面试常见问题回答思路07-13
经典面试问题回答思路攻略07-13
《文言文》教学设计09-13
物理教学论文07-09
生物教学论文11-24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