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反思家校教育交流的负面行为
家校教育交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这其中包括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仔细思考家校教育交流中的某些行为,其结果与上述目的相去甚远。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教育真正做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教育行为,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彻底摒弃。
1、以考试讲评为重点内容的家长会。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行为。但在实践中,家长会往往是以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来提高成绩为目的,家长会的本质就发生了异化。目前,大多数家长会以考试讲评为重点,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较大,仔细分析,弊端有三:
首先,这样的家长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家长对学生考试结果的过分关注,从而使他们不能正视期望值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并把这种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部推给学生,进而不能正确评价甚至否认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努力。学生还没有从考试所带来的痛苦中走出来,又面临家长批评带来的苦恼,心理上承受不了。
其次,它使学生形成对考试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主要表现在,要么考前焦虑不安,要么对考试满不在乎。考试只具有诊断性和评价性等“手段性”而非“目的性”的作用。他们从根本上忽视了平日的学习,在认识上把考试结果与学习过程剥离出来,错误地注重考试结果所带来的周围环境的反应。因此,为了避免引起对自己不利的反应,他们不乐于参加考试。
第三,它使考试挫折的影响扩大到家长,反而增加了学生摆脱挫折的难度。学生考试受挫折后本能的出现后悔和自责。这时学生需要的是关心、信任和帮助。家长会上的考试讲评给受挫学生的家长同样带来挫折感,家长的这种感受也会直接的给学生带来刺激,从而使学生更加后悔、自责,加深其痛苦,增加了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突破自我的难度,使得他们更难树立信心。鉴于此,我们认为学校的家长会应力求办成家长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介绍一些学习心理、学习方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变化规律的知识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从关心考分转移到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庭教育再现“育人而教”而不是“育分而教”的局面。
2、以会诊学生“缺点、问题”为主的老师与家长的秘密联络。
老师与家长加强联络,经常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有助于教育学生。这种联络形式可以是教师家访,也可以是家长访校。但联络应让学生知晓,最好是让其准许的情况下进行。违背学生意愿,尤其是学生表现出缺点错误后,请家长来校或找老师告状,往往事与愿违,且危害极大。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家庭里表现出一些缺点和不足,他们可能在学校尽量不表现出来,甚至在学校力求掩饰。学校里表现的缺点,他们在家里也很少表现。这实际上是人格两面性的一种体现。家长违背学生意愿,把在家庭生活中的缺点告诉老师,学生知道后觉得其隐私受到侵犯,没有得到尊重,受到伤害。学生在学校出现错误后,教师违背学生意愿,动辄请家长到校,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因为家长对被传到学校和对学生错误的理解方式,以及由此引出的教育方式,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快。如果此事发生较多,学生会在心理上觉得家庭和学校都不是安全的地方。他们对家长和教师感情上疏远开来,对双方的教育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其实,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在每一种场合都表现出完全一致、完全正确的行为。人们在一定场合再现某些缺点和不足,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调整的需要,也是人们作为生活的主体,认为周围环境能够接受其某些缺点错误时,才表现出的一种行为,一般它的程度都比较轻,周围环境中的人对此应予以宽容接受。
如果不能,也只能在周围环境这一特定范围内予以指出或提出建议,这是人们在一起和谐相处的一种本能需求。至于学生犯了严重错误,学校和家庭当然不能听之任之,应严加教育并密切配合。但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和承担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是有显著差异的,因而要配合,但有不同分工。学生对教师和家长在教育的情感、方式、角度等方面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很难接受这两种角色就同一问题,在同一场合甚至用同一方式对他们的教育,因为他们心理上对这两种角色难以认同,学生面对这种教育就会表现出封闭性。因而,对于学生的教育,家长、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作用,双方联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达此目的,首先应扮演一个合适的教育者角色,联络的方式和教育的方式都应与此谐调一致。
【反思家校教育交流的负面行为】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行为11-23
家校交流活动心得体会11-11
家校教育心得体会03-15
家校共育经验交流——教师篇04-07
家校合作的教育心得体会04-03
家校联系总结02-01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心得体会09-01
家长家校合作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11-12
家校合作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11-16
家校教育互动交流会讲话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