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3 15:00:50 王娟 语文 我要投稿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9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准备:

  每个人查阅镜泊湖及中国其他名胜景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谁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名胜美景?说的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美丽的镜泊湖。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交流、展示所收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

  三、再读课文,聚焦重点

  1、导语:“镜泊湖”这个名字就那样神奇,它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⑴了解吊水楼瀑布的'形成原因。

  ⑵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原因。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⑴标记出描写镜泊湖静态时美丽景色的句子。

  ⑵标记出描写镜泊湖动态时美丽景色的句子。

  4、组织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找到镜泊湖的景色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⑴原因一: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独特景观。

  ⑵原因二:静态美和动态美相结合。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教师随机指导。

  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

  学生自主选择诵读,标出表现镜泊湖奇观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

  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关于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

  3、教师引导,讨论解决。

  六、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简析:

  《镜泊湖奇观》是第八册第六组的一篇阅读课文。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的重点在于突出镜泊湖景色的壮丽奇特,故而以“奇观”为题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绘了镜泊湖动人的传说故事和形成的实际情况,接着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也就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其次重点描写了吊水楼瀑布的景色,最后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层次清楚,比喻生动,词句优美,描绘细致。

  《镜泊湖奇观》一文在描绘镜泊湖整体特点时运用了静态描写,在吊水楼瀑布这一段则运用了动态描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镜泊湖的特点。

  作为阅读课文,在教学内容上则要结合单元的训练目标,运用旧知,扶放结合逐步形成技能。

  二.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的定为以下4点。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④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重点的制定,由于本文文质兼美,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所以定为理解文中优美词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描写镜泊湖奇观的。难点是吊水楼瀑布冬季不结冰断流。因为学生对于冬季气温低达三四十摄氏度,瀑布的水却从不结冰这一奇特罕见的现象不易理解,教学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教法和教学程序。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词句品析法,辅以朗读法和点缀法。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朗读,品词析句,感受文章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一)(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先从审题入手,通过朗读理清层次,感知内容。

  本文课题是《镜泊湖奇观》,我在开课时就抓住了这个湖泊为什么叫“镜泊湖”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朗读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观”,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让学生明确文章的重点在“奇”字,让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弄清段落层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哪几部分来描写的,使每一个学生既对全文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逻辑思维上做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二)(实施目标)以读带讲,品词析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本篇课文,优美的词句较多,如果学生能够体会这些词句的精妙,那镜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现在我们眼前。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诵读课文,然后分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神奇之处,品词析句,哪一句写得美,美在哪里,哪些词精、哪些句妙,它们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描绘的。然后让学生质疑,对于镜泊湖奇观还有什么疑问吗?对疑问分类,学生讨论,自行解决,教师适当引导。

  (三)(目标测评)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学生在赏析完全文后,能够在回顾全文后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以及这种相结合写作方法的优点,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本文写作方法描写一处景物。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目标检测。

  四.学法指导。

  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本课教学着重指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方法:

  (一)指导学生掌握品味词语的方法。

  如课文第二段,描写镜泊湖整体特点时,学生已经提出具有概括性的两个词,“自然朴实”、“绮丽多变”如何理解这两个词呢,我让学生在文中用波浪线和横线画出能够体现这两个特点的词句,如“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我让学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缤纷、一望无际和点缀等词,理解了这些景色的特点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镜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没有太多的人工点缀装饰,这就是“自然朴实”的意思。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要看它是否准确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抽象的词语要联系课文内容具体化,具体的内容要善于运用词语进行归纳概括。

  (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各种阅读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写作知识,以至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动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已比较熟悉,我就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描写一处景物。

  五.课堂训练与作业布置:

  课堂训练主要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听——听老师的问题要求,在赏析词句时听取同学的发言。

  说——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读——全班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

  写——描写一处景物。

  六.板书设计如下:

  镜泊湖奇观湖自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

  瀑布壮观从不结冰断流动态

  地下森林长在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

  对于板书的设计,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学生受到板书的启示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镜泊湖及其周围景观的特点,体会镜泊景象之“奇”。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提示”,从课题入手,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景色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镜泊湖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镜泊湖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镜泊湖是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有哪些奇观?

  2、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相互评议。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在汇报中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互相补充。

  三、细读课文,想想品味。

  1、分组研读,互作讨论。学生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镜泊湖的神奇之处。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按小组汇报研究谈论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1)播放录像,再现镜泊湖景致,引导学生感受景象的奇丽。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景泊湖的'“自然朴实”?哪些地方是写景泊湖的“绮丽多变”?

  (2)播放瀑布的响声,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边朗读边想像瀑布的气势。自由读,讨论:描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和江瀑布从不结冰、断流一句有什么关系?

  (3)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再加上生动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作业设计

  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板书设计

  吊水楼瀑布自然朴实

  镜泊湖奇观

  地下森林绮丽多变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了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和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奇观。

  2、了解课文是怎样从静态和动态来描写镜泊湖的。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开火车读词语:消、灾、弭、祸(词义)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

  镜泊湖位于(),是由于()而形成的,又因为(),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

  (2)学生反馈,师板书: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三、深入研读3-5小节

  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

  (1)镜泊湖最大特点是-----

  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2)师:你们看,这就是峭拔的山岩。看看图,“峭拔”是什么意思?(山岩高而陡)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这就是——

  (生:自然朴实)

  (3)师: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然而它静得并不单调——

  引读:(四周……,湖心……,石岛……,湖中……,真是……。)

  师:这样的`景象就是——(生:绮丽多变)

  (4)师:这句话不改变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师:叠起的峰峦。生:耸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看来作者的语言也像这镜泊湖的景色一样,并不单调,而是富于变化。)

  (5)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镜泊湖自然而又多变的景观,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镜泊湖奇特的景观之美

  (师读概括句,生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6)师:是呀!自然中有变化,朴实中有绮丽,而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它是一大“奇观”。

  2、吊水楼瀑布,第4节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镜泊湖,还有哪些奇特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吊水楼瀑布也是一大奇观,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

  句子一:瀑布宽43米,高25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千激流的冲击,被蚀成几十米的深谭。

  (1)师补充:看,这就是吊水楼瀑布,给你怎样的感受?学校操场宽30米,25米高度相当于8层楼房。

  (2)小结:一系列的数字形象地描述了瀑布奇特的形状,远远看去,吊水楼瀑布凌空而立,这个瀑布也因此而得名。

  板书:形状奇特女生读

  句子二: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1)让我们站在吊水楼瀑布的脚下欣赏一番。播放视频,师画外音。

  (2)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吊水楼瀑布给人的那种先静后动的雄伟气势?

  指名读。

  (3)比较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到陡崖处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华,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原文比较,“一到”、“”突然、“顿时”等词语写出了湖水的变化,导致瀑布的千军万马之势。

  师:指导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了吊水楼瀑布的水势浩大。

  板书:水势浩大

  (4)练习说话:

  本来清澈的湖水(),一到陡崖,(),顿时(),势如(),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令人赞叹道:“()”

  句子三:所以即使“这里地处北国,——结冰断流。

  交流: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就结冰?

  而这里的气温呢?去过北方的人回来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情况下是呵气成冰,而这里的瀑布却——

  引读:(是啊!此时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唯有吊水楼瀑布却……,可见瀑布的水流是多么急啊!所以说是——一大“奇观”)

  3、地下森林,第5节

  过渡: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文中哪句句子告诉了我们?

  句子一:游客们爬上火山口-----充满了活力。

  ①生交流

  板书: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②引读:地下森林充满活力,欣欣向荣。“林中有---还有---东北虎——”

  ③指导填空:那里全是火山口,为什么出现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呢?可以看看图,读读第五节,想一想用“PP:因为---所以---”说一说(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

  由此可见: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地下森林真不愧为一大“奇观”。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现在能否借助课题和老师的板书来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

  2、学生准备、交流。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湖泊。镜泊湖的景

  色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形状奇特,水势浩大,镜泊湖附近的地

  下森林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稳重的好词好句。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镜泊湖的“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1、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

  2、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3、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5、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6、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二、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再读课文,思考:

  (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

  (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出示镜泊湖美景。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4、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是静态描写。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著名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2、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3、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蚀成”表现了时代久远,慢慢腐蚀的过程,联系上下文,也显示了水的冲力。“跌”水从上往下落。用“跌”加强了突然的特点。

  4、(媒体出示)“……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势如千军万马……。”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它的意思,体会它的好处。

  5、怎样说明瀑布的温度?

  (因为它地处北国,当地气温极低,它不结冰断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观了。)

  6、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这与瀑布飞流直下有什么关系?

  7、齐读课文,体会领略美景,总结写法上的`特点。

  8、总结学法:读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9、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读读体会好处,领略美景。

  10、了解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小组讨论,运用学法,自学第四段。

  1、集体订正,质疑。(媒体出示重点词句,加以理解)

  2、指导朗读。

  3、纵观全文回顾第一段镜泊湖多美啊!关于它的传说也非常美丽、动人,你知道吗?其实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

  4、这么美丽,这么壮丽的景色,大家喜欢吗,还想不想再去?

  5、看录像,听录音,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6、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观察校园一角写一篇文章,注意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得到美的熏陶。

  2、体会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通过动、静态的描写表现奇观的。

  课时: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音乐磁带、三张题单。

  教学过程:

  一、引导、审题,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镜泊湖奇观》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看黑板读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上看,你认为文章重点会写什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讨论:

  1、镜泊湖到底有着怎样的奇观?

  2、作者是怎样通过对镜泊湖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表现奇观的?

  3、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奇观。

  二、质疑。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从内容到写法上你有些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板书疑问)

  三、按兴趣分组根据提纲自学。

  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个景点,即(指板书)湖、瀑、林。这几处景点中,你最喜欢哪一处?(按兴趣自由组合学习)

  四、[先讨论提纲之三(林)]哪个勇敢者首先上来给同学们展示你的学习提纲。请将书及提纲带上来,放在投影仪下。按提纲,依次汇报你的学习情况。大家都要认真听,仔细看,一起学习讨论。

  1、正确。(你还有补充吗?)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条件。请订正。大家拿起书来读一读这一句,地下森林形成的条件书上是怎么写的。

  2、请接着汇报。看了画,你明白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了吧?(擦疑)所谓地下森林,实际上是……。书上有图,请看投影。这是从上面往下俯视看到的。

  3、请接着讲。用简洁的短语板书。(长在火山口里)(相机擦掉本段疑惑)。大家懂了吗?你懂了吗?

  4、地下森林长在火山口里,称为奇观,那么镜泊湖又奇在哪里呢?

  五、[次讨论提纲之一(湖)]请喜欢湖这一景点的同学,谁争取上来展示?掌声鼓励。

  1、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正确。拿起书来,老师引读,同学们注意接上。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它表现在……然而它又绮丽多变,并不单调……

  2、请接着汇报。哪些同学也欣赏?为什么欣赏?(用了优美的词语写出了事物的形态、颜色、位置,即写出了景区的静态。说得真好。大家一块来欣赏这两句。读得不够美。要注意强调修饰形容的词语,速度稍慢,语调轻柔平缓。女同学齐读。

  3、请订正。

  4、湖奇在哪里?水平如镜正确。你能说说水平如镜为什么在这里就是奇呢?(湖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流阻塞了牡丹江河道水面被抬高而形成的。江是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呢?可是湖面却水平如镜。)请板书。昨天预习时,有个同学认为它奇在波平如镜。这波指波浪,又怎能说平如镜呢?这说明江水在流动,但从水面上看,却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不能不说这是奇观。(板书:波)

  5、相机擦掉疑惑。

  六、[最后讨论提纲之二(瀑)]林奇在……,湖奇在……,那么瀑又奇在哪里呢?哪一位同学上来当小老师。

  1、正确,请订正。

  2、正确,请订正。刚才××同学提出为什么瀑从不结冰断流?这个问题,你现在能不能用因果关系解释一下。投影请看图图,这便是飞瀑。

  3、继续汇报。正确。你能能不将飞瀑直下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读出动感来。声势还不够,读时注意语速稍快,音量较大,强调数量词,千军万马,声闻数里等。男同学读给大家听听,女同学一起来,读出气势浩大的动感美。

  4、瀑布真美,请回忆一下还有哪些课文对瀑布进行过描写?背给大家听听。

  5、吊水楼瀑布奇在哪里?请用简短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瀑布不结冰断流,堪称奇观。

  七、总结内容及写法。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镜泊源奇观便是湖,瀑,林长在。作者主要采用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来表现镜泊湖奇观的。镜泊湖的幽静与吊水楼瀑布浩大的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实际上就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对照。因此我们在读文明,注意了动、静态描写,就能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在作文时,注意了动、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个体、更准确。

  八、配乐齐读。

  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幽静的镜泊湖与飞流直下的吊水楼瀑布这两段,进一步感受一下它的奇观。

  九、中心。

  学到这里,你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了吗?表现了……表达了……

  十、现在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写传说的作用:

  ①写在文章前头,引起读者兴趣。

  ②反映出人民对镜泊湖奇观美好的解释和向往,更增添其神秘色彩。)

  十一、作业:

  本课及本单元的课结束了,请拿出自读课本,请你运用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自读《五花山》一课。用二、三分钟时间快速默读,找出静态和动态。

  十二、总结学习情况(非智力因素)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弄清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及其有关的传说。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

  (二)了解镜泊湖的形成及有关传说。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我们祖国不仅有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许多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镜泊湖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的一个有名的湖泊,那里的景色迷人,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到镜泊湖去游览一番。“奇观”是什么意思?(题目中的“奇观”是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二)听录音,边听边想:

  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观?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消灾弭祸:消除灾祸。弭同“弥”,止息的意思。忌妒:这里指因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好东西而心怀怨恨。炽热:极热,炽,是火旺的意思。缤纷:种类很多,五颜六色。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胜,能够承受。不胜,接受不完的意思。耸峙:高高的直立。斛:过去的量器,一斛等于五斗。郁郁葱葱:形容森林苍翠茂盛。欣欣向荣:形容林木繁密,生机勃勃。)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可以先让学生置疑。)

  (五)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1段〈第1、2自然段〉:讲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第2段〈第3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第3段〈第4自然段〉: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情景。第4段〈第5自然段〉:重点描写地下森林景色的奇观。)

  (六)指四名同学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镜泊湖在什么地方?课文主要讲了镜泊湖哪些主要景点?读后让学生回答。

  (镜泊湖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课文主要写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两个主要景点。)

  (七)学习课文第1段。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1段。

  2.提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后给予解答。(可先让其他同学给予解答,然后老师再给予补充纠正。)

  3.让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复述课文中的传说故事。

  4.说说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

  (八)作业。

  1.朗读课文。

  2.复习词语: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2、3、4段。

  (二)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两处景点的具体情景。

  (二)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点的特征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的。

  (三)体会文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1段课文,并说说第1段所写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说出这段话的段式待点是什么?

  (总——分段式。先总说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然后再具体展开说明它怎样“自然朴实”,又怎样“绮丽多变”。)

  3.课文是怎样写镜泊湖是“自然朴实”的?读出有关语句。

  4.课文是怎样写镜泊湖“绮丽多变”的?读出有关语句。

  5.“有的'直插湖中如屏似壁,有的退避三舍形成水湾,湖心石岛耸峙,湖心倒影奇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话的?

  6.仿照这段话,自己组织语言说一段话。(要求运用:“……除了……没有…………只有……然而……”这些词语。)

  小结:课文第2段,作者是从整体上向我们描述了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即: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7.齐读第2段。

  (三)学习第3段课文。

  1.学生自学第3段课文。边读边思考:

  (1)吊水楼瀑布在什么地方?

  (2)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3)“千军万马”、“声闻数里”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在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时,吊水楼瀑布结冰吗?为什么?

  2.分小组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

  (在学生自学后,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充分发言。)

  小结:课文第3段,作者重点介绍了镜泊湖的著名景点: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景象。由于瀑布流水处在剧烈的运动中,即使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下也从不结冰,这是动态的描写,与第2段的静态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

  3.齐读课文第3段。

  (四)学习课文第4段。

  1.学生自学课文第4段。边读边思考:

  (1)地下森林为什么要说“所谓地下森林”?

  (2)为什么能在这里长起郁郁葱葱的森林?

  (3)什么叫“俯视”?游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时感觉怎样?

  (4)为什么地下森林的树木会“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2.自学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由于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镜泊湖这里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3.指名读第4段课文。

  (五)朗读课文。

  (六)镜泊湖的景色有静有动,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七)总结(略)。

  (八)作业。

  1.复习课后练习第1题。

  2.填空。

  (1)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山岩,()的湖水,()的花树,()林海。

  (2)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着,一到陡崖,突然下(),顿时()万斛珍珠,()起千朵银花,水雾(),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9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读)

  (生读完后,叫一学生站起来)问:你听了这一自然段,知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吗?

  第二自然段交给你们同桌之间去学习。一人读一遍,然后再商量一下,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看哪一对同桌完成得最快?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接下去读第三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板书:镜泊湖

  让学生动笔画出第一句话的两个词(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指导朗读。(最大)

  2、读着读着这句话,你读出什么问题来了吗?

  “自然朴实”表现在“除了镜泊山庄……的林海”。这句话怎样才能读出自然朴实的味道来?想不想试一试?自由读→抽读→品读

  “绮丽多变”表现在“然而并不单调……真是美不胜收。”

  自由读→抽读→品读(读中理解“单调”、“美不胜收”)

  3、师生合作赏读。

  4、男同学自然朴实读第二句;女同学绮丽多变读第三句。第一句谁读好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合作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好不好?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下面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如果老师读错了,请你即时纠正。我每读完一句,你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越精炼越好,不需要举手,想好了的我一读完你就站起来说。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板书:吊水楼瀑布)

  2、听了老师读,自己也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段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你把它画下来,然后读一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形、势、声联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3、你能把这壮丽的景色读出来吗?请同学们大胆地试一试。

  4、我知道我们班读书读得好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班里读书读得最好,请站起来读这句话。

  点读——评读

  5、其他同学愿意读这句话吗?(齐读)

  6、突破“鲜明的对照”

  是什么跟什么的对照?

  对比读: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的“只有峭拔……真是美不胜收。”老师读“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男同学读“顿时抛洒万斛珍珠……”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第五自然段我想请没有回答过问题、没有站起来读过书的同学来读。

  接着板书:

  森林

  的地森林

  请你在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师:昨天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今天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明天的地下森林也一定会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因为它们充满了活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可是底下的林木却不在乎这谷底的阴暗潮湿,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小结:(指着板书由学生小结)

  板书

  五、取名练习

  师:我们这节课一共游览了三个景点,欣赏到了许许多多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这些美各具特色,你能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来提一个问题吗?(静态美、动态美)(板书:静、动、静)

  这三个景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构成了一个美丽的风景区。现在请你来给这个风景区取个名,使人听到或看到这个名称就想去。

  (板书:镜泊湖奇观)

  六、说话练习。

  招聘导游。

  同桌合作说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体会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查阅镜泊湖的图文、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4·《镜泊湖奇观》。看了这个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2.看了这个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样的?

  镜泊湖有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师小结:对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对提不到的'问题进行点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形象感知,一边看镜泊湖的录像,一边听读课文,—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读文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刚才提出的问题分别能在哪几个自然段解决。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情。

  1.自主读书,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懂课文。

  2.小组交流,将你读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将你没有读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小组同学讨论,研究,合作学习。

  4.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适当的进行点拨、指导。

  动态静态美相结合:将镜泊湖景色的静,吊水楼瀑布的动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这种描写方法所体现出来的美。

  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去解决。

  四、激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导朗读方法。

  板书:

  形成:火山喷发

  24

  镜泊湖奇观

  瀑布:从不结冰

  森林:火山口里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6篇05-03

《镜泊湖》教学设计05-17

自然奇观作文02-07

世界建筑奇观教案09-08

天下奇观的意思是什么04-25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an教学设计11-23

用奇观造句及词语意思04-22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06-15